APP下载

民族民间音乐传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1-12-05肖强

艺术品鉴 2021年33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商业化音乐

肖强

民族民间音乐通常分为五大类,分别是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而每类音乐又拥有多种体裁、乐种、形式。例如,民间歌曲中包括山歌、小调、长歌、多声部歌曲等,而民族不同,歌曲又风格迥异,各有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来突破困境,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并真正爱上民族民间音乐。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概述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歌曲和歌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个朝代的音乐文化发展的十分繁荣,特别是唐朝,其音乐得到了高速发展,处于当时世界音乐的先进前列,对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漫长的历史源流中,因为各个朝代人民意识的更新变化,所以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发生了诸多改变,但其扮演的角色一直十分重要。民族民间音乐不单单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一特殊载体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同,民族民间音乐也融合了周边民族民间音乐的精粹,进而演化出了本民族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如南方民歌的山歌、东北的二人转等。各个民族的音乐正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才生生不息、逐渐繁荣的。不过,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商业化、信息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传播变得不畅,并逐渐为年轻人所遗忘。对此,为避免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没落、消失,探究实施有效的传播策略十分重要。

二、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现状

(1)受到社会商业化冲击。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向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商业性传播全球化背景下,许多所谓的“民族民间音乐”被打上了商业化标签。出现该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音乐为了强行迎合市场需求,而丧失了一些纯粹的民族文化元素。再加上现代音乐本身在朝着学院派的方向迈进,传统的音乐作品中加入大量的流行元素,而通俗音乐作品中也会添加戏腔、民族乐器等,如果是合理的结合,可以称得上锦上添花,但如果强行“迎合”则反而会让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受到影响。我们虽然认同现代社会商业化的运营会促进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也要意识到在商业化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要开拓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2)网络通信环境适应不足。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传统的通信模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信环境变得更加开放,部分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时代的顶尖状态。但是,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因为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所以其通信环境也受到了影响。一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较偏远地区的环境中保留有原生态特征,但这种原生态特征也导致其很难适应当下的信息化通信环境,从而对传播造成阻碍。对此,需要降低信息技术的门槛,让民族民间音乐更好地适应通信环境,以解决传播普及问题。(3)民族民间音乐信息获取受限。对于大部分的民众来说,接触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渠道有限,他们大多只能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不够全面和系统。虽然我国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一直较为重视,相关部门和组织也做出了努力,如搭建资源数据库等,但这些资源往往被存放起来,单纯为了保护而保护,实际难以促进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对象应当是所有的普通民众音乐爱好者,只有他们都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才能使民族音乐得到长久的发展。因此,对于民族民间音乐信息获取渠道闭塞的问题,需着重解决。

三、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可行对策

(1)在商业化浪潮中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特色。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传播中逐渐失去了其本质的文化元素和魅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商业化、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如何在推动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同时保留其本身的文化独特性,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音乐的再创作不能本末倒置,民族民间音乐的本来面貌才是最具有魅力的。当然,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大多是用本民族语言演绎的,对大多数听众来说,只能感受歌曲意境,而无法了解其意识和文化内涵,这也会影响音乐的传播。对于这一问题,不少民族歌手会在演绎歌曲时先用本民族语言唱一遍,再稍加调动曲调用汉语唱一遍,但不会大幅度变动曲调编排。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堂》《阿里郎》《梦中的额吉》等歌曲都是以这种形式来帮助歌曲传播的。这样的再创作方法不单单不会喧宾夺主,还能让更多的听众领略到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想要传达的意识,这是值得发扬的。其次,民族民间音乐的商业化传播和创新应当在其本来的基础上加入不会冲突的元素,少量的润色和修饰,而不是为了适应市场而一味地迎合,强行加入不适合的流行元素。例如,周杰伦的《东风破》、布仁巴雅尔的《吉祥三宝》都是因为民族音乐元素和流行音乐的恰当结合,才能获得成功,并不断传唱。

(2)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帮助适应通信环境。在目前互联网、大数据广泛普及的环境下,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可,因此,在推动民族民间音乐传播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支持优势,采取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来使民族民间音乐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眼前。当然,从目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分布来看,偏远地区往往能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此,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强化各个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传播奠定基础,降低信息技术使用门槛,帮助民族音乐更好地适应通信环境。例如,可以借助微博、微信、音乐APP等新媒体来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介绍和宣传,并发挥明星的号召作用,积极带动青少年群体参与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传承和保护中来。或者,还可以利用直播平台,让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歌手、研究学者和听众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传播率,带给大众以新颖的体验。例如,河南大学的音乐学院教授就在抖音开了音乐直播课,主要和大家分享民族音乐的唱法;还有北河三和快手合作举办归山生活音乐节,直播在线演出,平均直播吸引了超过110 万观众收看。可见,各种直播平台为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3)建立民族民间音乐数据库并开放共享。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礼仪教育是培养古代学习心性,并陶冶其情操的重要教育方式,其中乐排在第二位,可见我国古代音乐被十分看重。但是,随着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漫长发展,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曾经灿烂的音乐文化有许多都流落散佚了,这无疑会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系统的支撑,相关部门可以构建民族民间音乐数据库,通过走访收集,将一些优秀少见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词作、曲调、古谱等都收集保存起来,以信息技术上传到数据库中。当然,建立数据库的前提是共享性,也就是解决民众的民族民间音乐信息不平衡问题。相关部门可建立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等平台,或开发数据库APP,来满足新媒体智能可移动媒介需要,让资源得到共享,从而使更多的人知道并深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播传承。

(4)基于受众心理塑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品牌。在民族民间音乐传播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在尝试品牌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出传播的主要形式,如此,既可以丰富音乐本身文化内容,同时又能扩大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受众。不过,要塑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品牌,需要创作者们调整思路,转化主体,主动贴近受众群体,利用数据化技术来深度分析受众心理变化,以此推进品牌的更好发展,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播提供持续助力。例如,北河三音乐品牌,其品牌的塑造就是将民族传统音乐和世界音乐相融合,来推陈出新,带给听众不一样的体验。其中,马帮乐队就是主要融合南方原生态山歌、彩调和摇滚、ska 等元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遇到了诸多阻碍,如果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就很难实现传播和传承发扬。对此,可通过在商业化浪潮中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特色、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帮助适应通信环境、建立民族民间音乐数据库并开放共享,以及基于受众心理塑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品牌等措施,来开拓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播途径,使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商业化音乐
论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渗透与开展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音乐
“商业化”下的纪录电影叙事探究——以《圆明园》为例
吉首市城区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现状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