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粮食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1-12-04朱坤林殷菡笑

粮食问题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新冠肺炎疫情

朱坤林 殷菡笑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波及许多国家,对包含粮食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保障粮食安全对各行各业发展都极为重要。本文首先从生产、收购、储存、加工、消费等方面分析河南省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其次重点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产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基于“三链同构”视角提出了政府和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对策与建议,以推动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粮食产业 粮食安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影响,尽管目前国内疫情形势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国外的疫情形势还比较严峻。粮食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许多国家基于疫情防控需要实施了一系列的贸易措施,比如限制粮食出口数量、港口交易程序繁琐等,这给国内粮食产业带来了重大影响。河南省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大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粮食产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三链同构”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于保障河南省粮食产业安全和打造粮食产业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质量逐年提升。在粮食生产方面,河南省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已经连续十四年超过千亿斤;在粮食收购方面,河南省的粮食收购体系逐渐完善,每年都会出台政策保障粮食收购的产量和质量;在粮食储存方面,河南省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省情制定合理的条款;在粮食加工方面,加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分布范围广泛;在粮食消费方面,消费形式和品牌效应不断增强,日益满足人们的高标准需求。

(一)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后,河南省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2019年河南省粮食产量6695.36万吨,在产量上实现新的突破,比上年增产594万吨,增长幅度为0.9%。依据202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从2004年开始,河南省粮食产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实现“十六连丰”,增长幅度呈上下波动,从2016年到2019年,粮食产量增长变化很小,最高不到2%。但是,粮食作物总体产量处于不断增加中,而且是稳中有增,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在不断增强。(如图1所示)。

(二)粮食收购体系逐渐完善

2004年开始国家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预防谷贱伤农、粮食产量增加收益却减少、农户售粮困难等现象的发生,保障粮食生产及粮食市场价格稳定。河南省政府每年出台的《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工作方案》,包括收购粮食作物的质量、价格和标准、委托收储仓库点、售粮农民服务等问题。同时河南省政府委托部分综合实力强的加工企业参与托市收购,这些企业不仅具备一定规模的自有仓库,还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并且无不良信用记录。这不仅方便农户售粮, 还降低了粮食加工企业加工用粮的交易成本, 进而推动市场运营效率的提高。

(三)储粮运粮体系不断科学化

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颁布实施了《河南省粮食储备管理条例》,明确了省级粮食储备计划和征收,具体了储存、转换利用方式。省级粮食储备相对集中管理,及时丰富当地粮食储备库存。初步建立了以中期和长期粮食供求总体平衡机制和市场监测的预警机制。制定了分层次的粮食应急保障计划,加强了粮食市场的分析和监测,确保了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按照管理办法,河南省充分利用国债资金,做了国家储备粮库建设,狠抓工程质量,资金预算,项目验收和新仓新粮建设工作。

(四)粮食加工企业数量日益增加

近年来,河南省食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充分发挥“大粮仓”的优势,积极向“大厨房”转变。基本上告别了卖原粮的历史,走上了卖产品的历史新阶段。目前,河南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方便面生產加工基地、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速冻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速冻米面食品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方便面、饼干、小麦粉、味精产量均占全国的30%以上,加工企业分布在河南省各个城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竞争优势(如表1)。

(五)粮食消费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2017年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区不仅宣传和推广当地的优质产品,企业也努力加强建设优质粮食和粮油品牌。河南省在粮食企业发展中始终坚持实行名牌营销策略,通过现代的技术设备改造传统食品工业,对具有资源和品牌优势的食品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加强科技研发力度,创造出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环保安全的新兴食品,通过提高产品档次,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创造出了“双汇”“众品”“科迪”“三全”“金苑”等一系列驰名中外的产品。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粮食产业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粮食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主要表现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可以促进粮食产业链重塑和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会对粮食供应链、粮食进口渠道、粮食流通以及政府财政支撑能力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粮食产业的积极影响

1. 进一步促进粮食产业的产业链重塑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河南省粮食产业链的发展可以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生产与加工环节相分离、储存与消费环节相分离等,产业链脱节现象主要是因为河南省存在许多个体农户和小型种粮户,这些农户和散户种植的粮食作物和产品不能有效整合起来,不利于加工企业进行统一加工生产。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能让政府完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链重塑,推动粮食产业薄弱环节发展,让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环节都高质量发展。

2. 有利于构成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

在此次疫情下,河南省粮食主要储备在产地,这样的布局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同时粮食流通环节也暴露出产销区衔接不紧密、粮食收购節点布局不合理、物流相对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使得农户手中有粮食,但市场上流通的粮食少,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造成粮食供给和需求不对称。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河南省政府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比如加大财政和人力资本投入,优化粮食产区和粮食销区之间的仓储物流系统,促进两者紧密衔接;建立粮食网点收购体系,加大辐射范围,推动粮食“产购储加销”全过程的横向联动和纵向整合。通过采取这些针对性举措有利于构成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完善供应链发展。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粮食产业的消极影响

1. 对粮食供应链造成干扰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多个国家采取“封城封国”“限制粮食出口”等措施,对国家贸易往来产生不利影响,粮食价格上涨压力凸显。以玉米价格为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的玉米供应存在缺口,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玉米出口国减少出口数量或者制定出口管制政策,使得国内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但是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国外疫情也在不断消退,且随着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玉米价格有望回落。

2. 粮食进口渠道明显受阻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和传播渠道影响,国外许多国家出台了禁止或减少粮食出口的政策,采取了封闭主要交通干道的措施。导致货物运输成本增加,使得包含粮食在内的多种货物物资受到较大限制。例如,大豆主要进口国之一的阿根廷宣布自2020年3月20日起,实行为期12天的“全国隔离”政策,同时一些重要港口暂停贸易活动,国家的物流行业就进入了停滞状态,造成阿根廷不能按时向进口方交货。巴西货物运往国外的主要交通方式是公路运输,占到全国运输量的50%以上。但受疫情影响,巴西卡车、托运谷物的卡车运输量分别下降率26%和11%,下降比重较大,而且谷物的运输成本还上涨了10.5%,严重影响了粮食作物的出口。

3. 粮食产业流通风险进一步加剧

河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均衡,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部分城市的耕地面积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南阳市和信阳市的耕地面积远远其它各市,耕地面积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粮食作物产量的多少,进而会影响各市粮食作物的供应链。受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受到一定阻碍,使得粮食作物从多产地区运往低产地区的难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价格风险。

4. 粮食产业财政支持能力下降

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建立安全有效的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对不发达地区来讲,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及存在修建公路、建设房地产等现象,使得劳动力人数和耕地面积都有所下降,造成粮食生产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本减少,这个薄弱的环节就需要政府金融、财政和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但河南省在粮食生产的金融、财政等方面支持力度不足,同时在疫情影响下,存在挤出效应,政府的财政预算可能不足,影响政府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扶持。而且河南省财政支持一般以银行贷款和财政支出为主,但由于银行贷款缺乏抵押物品和农业财政支出比例小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粮食产业发展。因此疫情形势下,保障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保险和财政等方面的体系化建设会受到影响。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促进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粮食产业的消极影响时,积极探寻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对于促进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河南粮食产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有效整合粮食供应链,打造粮食产业共生机制

河南省要有效整合供应链,首先应该打造优质原粮供应系统,增加优质原粮的种植面积,保证优质种子种植,优质产量收割。其次要打造现代仓储物流体系,发挥郑州地处中原及铁路运输优势,打造大型粮食产业园集聚区、大型物流中心,以郑州航空港为起始,向四处延伸扩大物流范围,把郑州打造成涵盖种植、加工、物流、储备、商贸的产业集聚区,努力把河南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储运中心。最后,河南省政府要加大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投入,建设信息化大数据平台,提高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客户、预警和检测风险;积极关注粮食出口国的疫情形势,与企业共同努力,一起协助出口国和进口企业之间的事宜,开展高效的运输通道,缩短贸易时间,增加粮食进口渠道。

(二)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推动粮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河南省要立足自身实际,着力完善产业组织链,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粮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粮食大省对经济强省的贡献率。为了加强粮食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应该从产业组织链中的信息流入手,加强信息流通功能建设。面对目前粮食产业链脱离、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应该通过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粮食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现有的各地农业网、粮食流通网资源,不断地充实更新内容,增加粮食产销分析、预测以及信息反馈等,通过网络建立起粮食生产者与市场的桥梁。

(三)持续提升粮食价值链,促进粮食产业价值链重塑升级

面对不断频发的粮食作物病虫病害、多变的天气灾害和其他不可预测的重大突发风险,为保证粮食绝对安全,首先河南省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粮食产业,利用粮食产业价值链延伸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实现河南省由“卖原粮”到“卖产品”,由“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转变。其次面对新的发展格局,河南省要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金融支撑长效机制,明确定位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战略重心,通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同时在疫情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对国外粮食出口国的政策和国际形势要及时知道,预防对粮食进口和粮食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保障粮食产业的价值链不断强化。

参考文献:

[1]程国强,朱满德.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粮食安全:趋势、影响与应对[J].中国农村经济,2020(05):13-20.

[2]凌华,李忠.新冠疫情下粮食安然无恙之因与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20(05):11-14.

[3]王帅,赵秀梅.中国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关键节点的风险识别[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2):124-132.

[4]王新华.新冠疫情对我国粮食进口的影响及对策[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20,39(03):61-65+71.

[5]钟钰,普蓂喆,刘明月,牛坤玉,张琳.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及稳定产量的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20(04):13-22.

[6]张红宇.从公共卫生事件到粮食安全——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农垦,2020(05):29-34.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新冠肺炎疫情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