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1-12-04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顾李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技能微课过程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顾李芳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微课”一词已渐渐进入我们的教育行业。“微课”是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汲取更多的知识,其内容精简且具针对性,我们亦称之为“微课堂”。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以动手操作为主要特点。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劳动技术技能,微课解决了这一难点。

一、主动学习,实现翻转课堂教学

(一)重新建构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通常由两个阶段组成,即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通常情况下,先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传授的过程,再是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课后的内化过程基本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缺少教师的指导,所以课堂上未能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就会在内化这一阶段产生各种问题而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微课教学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用微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新建构。我们把知识传授这一过程通过微课教学来实现,让学生在课前就实现知识传授这一过程,并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点一一记录下来。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解疑释惑,最终达成知识内化。这样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师也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相互交流来解决难点,促进所学知识的吸收内化。

比如,五年级上册《迷宫盘》一课,教师让学生课前通过微视频来预习谜宫盘的制作,在预习的过程中将不理解的地方都一一记录下来,课堂上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解决问题为主,教师适当加以指导点拨,这样的学习过程反而轻松愉悦。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制作之前就能对迷宫盘制作的重难点加以了解并予以解决,能很好地为后期的制作做好铺垫,制作过程也会少走弯路,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节省制作材料,节约制作时间,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就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课堂。

(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微课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进度。由于视频的可控性,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播放、暂停、重复观看微课视频来进行学习,解决难点,能让学生因学不会而产生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微课的运用也让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拓展,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本身对技术就要求特别高,对于部分动手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微课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教学进行课前预习,也能通过微课教学实现课后的技术跟进,特别是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手工制作,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来进一步学习,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内的学习。

例如,六年级上册《T型路口信号灯》一课,里面涉及线路和灯泡及开关的连接,较为复杂,学困生不能及时掌握这些技术要点,那就要通过微视频的反复观看来进行学习,以达到掌握技术要点的目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微视频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再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三)延续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中有很多都是手工作业,课堂教学任务通常就是完成一件书本上指定的作品。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书本上的作品进行再创造,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丝网花》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是郁金香的制作,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掌握制作丝网花的各种技能技巧。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课后拓展作业制作成微课,如百合花、玫瑰花的制作等,让学生在家里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自学和创作。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学到更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化繁为简,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一)具有较强针对性

每一节微课都是为解决一个特定重难点而存在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劳动与技术课中总是会存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操作技巧,在课堂上不仅难以言传,也难以借助实物投影来全面展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微课把这些难度较大的操作技巧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化繁为简,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厘清制作思路、掌握技术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桌面垃圾桶》一课时,按下踏板,垃圾桶盖上抬这一杠杆原理很难用语言向学生表达清楚,里面的联动轴制作也很难用实物投影来展示给学生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微课,把垃圾桶的内部结构用电脑三维技术制作出来,以动画形式来演示每根轴的工作原理,将这一连贯的过程以慢动作分步来演示,这样学生就能够更专注于基础原理的学习,在后期的制作中有的放矢,而不会无从下手。

(二)加快课堂教学节奏

在劳技手工制作课中,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技术要领,通常都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操作。由于一些作品的复杂性,教师在课堂上全程演示需要很长的时间,那留给学生的操作时间就很少,这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示范操作过程做成微课,通过视频编辑,把一些重复的步骤剪辑掉,或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示,这样就能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技能技巧的前提下,留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时间,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例如,三年级上册《拉花彩链》一课,共要做四组拉花,然后再将四组拉花进行中心点粘贴。如果全程演示会花去大量时间,用微课视频将这一过程演示出来,学生一目了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实现分层教学

学生的性格、思维、智力等因素存在个性差异,我们提倡因材施教,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难以顾及学生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往往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完成教学目标。微课教学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中国结》一课时,可以通过几个微课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完成中国结的编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中国结来学习编织;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则可以先选择简单易做的中国结来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创意编织。先简再难、循序渐进,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拓展精神。

三、微课制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科技资源,是一种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教学方式,微课的制作是对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的考验。短短的5 ~ 10分钟,是浓缩~的精华,凝聚了教师的智慧和汗水。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首先要结合重难点选取课题,制作成微课。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反复推敲,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案。最后在录制视频的时候要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用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解重难点,让学生能够轻松学习。

(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课堂,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有着质的飞跃,教师也在不断摸索中掌握越来越多的软件使用技能,如PPT、录屏、截屏等。为了能够制作出适合学生的微课,教师要不断钻研,由一个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要熟练运用各种软件来制作自己需要的微课视频,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素养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时代赋予了教师更多的使命,教师也会通过提升自我来适应这个时代。

(三)拓宽教师的视野

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汲取到更多的知识,我们通常都会利用微课拓展知识点。在整个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会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哪些问题,他们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让自己充实了,才能信心满满地去教给学生更多知识。

无论是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教师而言,微课都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是大数据时代赋予教学的产物,我们要尽可能让它物尽其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让微课更好地服务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

猜你喜欢

技能微课过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