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在绘本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1-12-04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绘本动物文本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卢 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英文绘本是以英语语言表述的图画故事书,融合了视觉与语言艺术,是一种很好的英语教学资源和拓展材料。在目前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较重视绘本的语言教学,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关注。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目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本文将结合周亚文老师执教的Mother! Dear mother!绘本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该绘本选自《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绘本五年级第一季,主要介绍了企鹅、长颈鹿、海豚等10种动物妈妈的特点。

一、巧设文本留白,培养分析与推理思维

留白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多指书画创作者为使整个作品的画面、章法更为协调和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人想象的空间。英文绘本插图与绘本语言完美契合,通常没有留白,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刻意遮蔽一些文本信息,使文本存在信息空缺现象,即对绘本文本进行留白处理,从而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填补或完善这些空白。

本课中,教师多处巧妙设置了留白,激发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优质的思维教学片段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1.巧设标题留白,聚焦推理、分析能力

绘本的插图生动,封面插图更具代表性,往往能传递出绘本的主题。学生阅读绘本封面后都能初步了解绘本的基本内容。如将绘本封面页的标题留白,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内驱力,开动脑筋,填补、完善标题。上课伊始,周老师就将封面页上的标题遮挡,呈现: 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观察插图,自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横线上,培养他们的推理、分析能力。

2.巧设难句留白,提升分析能力

这则绘本中关于动物妈妈的特点对五年级学生来说简单、易懂,绘本在介绍每种动物后,都会询问读者“你的妈妈是否也具有该动物妈妈的特点”,提问角度不一,语言表达丰富。周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抓住这部分难句,进行留白处理,在填充、补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介绍企鹅妈妈时,教师作留白处理如下: ______your mother sometimes ______ too?学生根据上句介绍的企鹅妈妈的特点“She looks a little bit funny when she is walking. ”很快推断分析出这里应该是问妈妈是否funny。这个环节通过简单的分析就能获取答案。

在讲海豚妈妈时,教师是这样留白的: _____your mother ______ too? 有学生这样补全:Is your mother smart too? 也有学生这样填补:Can your mother swim fast too? 这个留白任务基于学生对海豚妈妈的特点的分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不必拘泥于绘本原文,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更深层次的留白填补语言的任务,能促使学生学习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下面是关于毛毛虫的教学片段,师生对话如下:

T:Do you want to________________one day?(教师在屏幕上出示留白设计)

S1:Do you want to be your mother one day?

T:Why does the caterpillar want to be her mother?

S2:Her mother is beautiful.

T:Yes,her mother is beautiful. She wants to be beautiful. Maybe your mother is gentle. You want to be gentle. His mother is funny, he wants to be funny.

S3:Do you want to be like your mother one day?

T:Yes. That’s it means.

该片段中的留白设计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事物的本质。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和妈妈建立联系,毛毛虫的蝴蝶妈妈的特质是漂亮,也许你的妈妈的特质是温柔,他的妈妈的特质是有趣,我们希望拥有我们的妈妈身上美好的特质。当教师例举分析了不同的妈妈拥有不同的特质后,学生用be like 来填补空白,因其与妈妈们的本质特征关联,能表达出我们对美好特质的向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与提高语言能力融合在一起,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巧妙设置留白,可诱发学生推理分析,提升其思维品质。这样的留白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最佳素材。在处理绘本留白设计时,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在合适处设置留白任务,合适的留白任务,可以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训练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留白时,教师可以在课件设计中呈现留白,发给学生的绘本中的留白处理可以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将需要留白处告知小组长,他们会和教师一起合作,帮助学生们完成留白任务。

二、巧设开放性体验活动,培养创造思维

体验能在学生和绘本间建立联系,唤醒学生的情感。开放性的活动则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借助已有的语言资源进行创造性运用。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大象妈妈的文本时,设计了开放性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象妈妈的巨大,象妈妈和象宝宝之间的相亲相爱,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中。课堂实录如下:

T:What does “giant”mean?

S1:Very very big.

S2:It must be very tall.

T:Yes, very tall and very big. Who wants to be a giant?

(前排一个矮个子男生举手,教师请他到讲台前来)

T:How can you be a giant? (学生没有回答出来)

T:How can he be a giant? (问其他学生)

S3:Jump.

T:Oh,jump. (教师示意学生跳,学生使劲跳了一下,停下来)

T:A giant or not a giant ?

Ss:Not a giant.

T:Not a giant. How can he be a giant?

S4:Stand on a chair. (教师拿把椅子,让学生站上去)T:Giant or Not giant.

Ss: Giant.

T:Who wants to be a baby? (话音刚落,一名又高又胖的男生表示愿意)

T:A giant baby.(教 师 笑 着 说)Mother Elephant, Baby Elephant. (教师示意两个学生分别双手交叠,模仿大象,象妈妈用鼻子牵着象宝宝)

T: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your baby?

S5: I love you, my baby.(学生用手臂摸摸“象宝宝”的鼻子)

S6:I love you too, Mum. (“象宝宝”迫不及待地说)

本环节教师找准了体验活动的切入点:How can he be a giant?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跳起来或是站到椅子上?当两个学生扮演的象妈妈和象宝宝互相摸着“象鼻子”时,教师再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象妈妈会对象宝宝说什么?在开放性体验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将这段陈述性文本创编成一段生动的对话表演,学生从中积极地体验绘本情感,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学习兴趣,锻炼了思维的创造性。

三、巧设追问,培养深刻思维

在课堂上,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处于浅层次、表面化时,教师应适当进行启迪式追问,激发学生仔细阅读及深入思考的兴趣。在本课中,当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了十种动物妈妈的特点后,进行了追问,教师的追问切中问题要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绘本内容,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课堂实录如下:

T:Is this whole picture book only about animal mothers?

(学生翻阅绘本,思考)

S1:No, it’s also about our animal mothers.

T:Where can you find our mothers in the picture book?

(学生继续翻阅绘本,寻找答案)

S2:Just like you and me.

T:Just like you and me what?

(学生开始思考、讨论)

S3:Just like we all have our mothers.

S4:Just like your mother loves you. My mother loves me.

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周老师进行了三次追问,第一次是引导学生探究:绘本介绍了这么多动物妈妈,那它是不是仅仅讲了动物妈妈?这个问题可能令大部分学生感到困惑,教师通过追问,帮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第二次追问是要求学生找到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支撑第一问的答案,引导学生找到:Just like you and me. 第三次追问则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向纵深处:正如你和我一样。是什么一样?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清晰:正如我们都有妈妈,我们的妈妈都爱我们一样,动物当然有妈妈,它们的妈妈也爱它们。学生的思维在追问中逐步清晰,思维的深度也逐步推进。

四、巧用关键词,培养概括与综合思维

绘本故事的篇幅与教材中的语篇篇幅相比略长一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与综合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关键词可以是绘本中的词,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思考后总结出来的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关键词构建完整的故事意义,还可以运用关键词概括绘本重点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概括与综合思维的能力。

如本课伊始,教师请学生欣赏绘本插图、讨论:What is the story about? 学生们看完插图后得出四个词:babies、animals、love、mothers。这里,学生回答的四个关键词已经能初步概括文本意义。在本课结束前,教师又请学生说说绘本表达的主旨,学生说:Mother loves babies. 这与上课伊始,学生初读图片后得出的关键词高度吻合,但此时的答案是学生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得出的。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来总结、归纳主旨,体现了学生思维建构的过程。

又如,绘本中动物妈妈们的特点占据了绘本大部分篇幅,是绘本的主要内容,如逐一阅读讲解耗时较多。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时,要求学生找出这些动物妈妈特点的关键词,建构各种动物妈妈的特点。学生们用了2分半钟,找到了关键词,如企鹅妈妈funny,狮子妈妈stern and kind, 狐狸妈妈fashionable等。概括与综合这些动物妈妈的特点需要学生积极思维,思考文本中关键信息的把握与取舍。善于概括和综合的学生,其思维品质会提升很快。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在绘本教学中关注两者的相互关系,根据绘本内容和体裁特点,巧妙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活动,将语言与思维共同发展真正落实到绘本教学中。

猜你喜欢

绘本动物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绘本
绘本
绘本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