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教学角度谈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021-12-04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荔堡镇问城初级中学高永飞

数学大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分层三角形教学活动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荔堡镇问城初级中学 高永飞

合作学习是基于小组学习模式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会发挥自身作用。在分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教学,不但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更好地塑造班级学习氛围,这两者结合应用的探索,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素质和身心特点,即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原有基础知识、学习期望等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根据不同层级的不同特点展开不同模式的相同知识点教学的方式。

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度的良好把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完成对教学进度的调整,以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更容易进行针对性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水平的提高。同时,分层教学还能够将大的学习目标分解为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小学习目标,激励学生的进步,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分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组内交流,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数学分层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水平相仿,地位相同,大家的思维和思考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在共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消除挫败感和自卑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可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全等》时,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六个小组,上课之前,教师向学生展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提问:“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相似或相等之处呢?小组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之后给予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与组内成员进行沟通:“我觉得这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叠在一起。”“我觉得这两个三角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对他人见解的理解,由浅入深地完成交流过程,教师顺势引出三角形全等的定义,让学生对其具有大概认知之后,通过组内合作探究,互帮互助,广开思路,完成相应习题。

2.组间互动,有利于削弱教学梯度化的影响

虽然分层教学直接对学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划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实际上深化了同学之间的差异,可能会有抱团现象的出现。为了能够减轻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同时让学生通过交流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也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讲授勾股定理的概念之后,布置习题,让学生进行概念的运用。习题完成后,让成绩差的小组向成绩好的小组提问学习,优等生讲解知识,做错题的其他组学生对问题及错误点进行总结。在小组内让班级学生活跃起来,用班级小组的学习形式削弱环境对学生的不利影响,让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逐步削弱班级学习中的梯度化、阶层化,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3.小组实践,有利于落实学生的知识把握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用小组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落实到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学习把握上,促进后进生的学习,改变班级内学生学习差异较大的现象,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发展。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集中趋势》时,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有大量数据的整合,需要学生用实践活动探索数据的集中趋势。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尚未掌握具体逻辑之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全员参与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数学逻辑理解,进而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把握。小组合作当中,用实践活动解决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发展更加高效,有利于消除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过大的现象。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分层小组教学,既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友谊,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探索能力。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解决学生之间学习差距过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分层三角形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