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搜集快乐学习元素,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2021-12-04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赵凌霜

数学大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棒数学知识苹果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 赵凌霜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实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目标?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更有益于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培养并提升数学学习素养。下面,以一年级《认识11~20 各数》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搜集快乐学习元素,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一、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在开展有效教学时,应从学生的个体状况及教学实际出发,严格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并将其深入贯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如启发性原则、生活化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及学习素养。

例如,学习《认识11~20 各数》中例1 有关认识计数单位“十”的时候,为了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升学生学习认识数字的兴致,首先组织参加“运动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数一数出场的运动员数量,学生依次罗列有10 名。之后以给每一名运动员发一面彩旗为由,询问学生需要准备多少根小棒插彩旗,让学生帮助数一数。学生的兴致浓厚,通过口头复述进行摆小棒实践操作,大声说出:1 个一是1,2 个一是2,……,10 个一是10,教师对学生的摆放进行评比,并对摆放既快又整齐的学生给予奖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开展“捆一捆”活动,将10 个一即十根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明白一捆表示一个10,即一个十。这样通过有效的直观教学、启发教学,学生快乐参与,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有效认知了计数单位“十”。

二、探寻科学教学策略

1.在愉悦氛围中激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从和谐的师生关系、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励性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学习氛围的轻松、愉悦,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例如,在学习“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为了有效彰显开放、平等的教学理念,让小学生积极学习有关计算的知识,首先从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入手,以畅游数学王国、智闯数字游戏之门为引子来有效地引入新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闯关习题,如我是由1个十和5 个一组成( );我的邻居是16 和18( );我比15 大1( );我是由2 个十组成( );我的个位是1、十位是3( )。学生兴致盎然,通过阅读、思考、抢答等学习活动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积极展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有效复习了对11~20 各数的知识,即十几可以分成1 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同时对于新知的学习充满期待之情。

2.在趣味互动中创新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爱动,为了彰显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组织教学时,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为宗旨,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乐学素养,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体验中探索数学学习的方法、技巧,提升创新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以情境教学的模式展开教学,教师展示图画:进入森林后,发现地上有很多苹果,先让学生快速估计苹果的数量,学生积极依据目测说出相应的数字。此时,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大家一眼看出苹果的个数?学生积极献计献策,动脑、动嘴、动手,最后统一思想:将10 个苹果圈起来,或者将这10 个苹果放在盒子里,这样就很容易看出苹果的个数了,即盒子里有10 个,盒子外面有5 个,一共是15 个。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依据这幅图列出4 道算式,学生开展合作探讨活动,积极展示个人的思维亮点,从多个角度设置问题,从中培养并提升了创新意识和能力。

3.在灵动思维中探究

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的训练,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实践证明,结合学生个体的知识认知水平,以活动为平台,以问题为中心,促进学生在活动中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在调动学生的灵动思维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素养。

例如,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设置了这样几个算式:10+5=( );15-5=( );5+10=( );15-10=(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谈论,介绍自己是如何计算这些算式的。学生思维活跃,从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如摆小棒等。教师适时提问:若没有小棒,如何计算出10+5=15 呢?这时学生积极讨论,在探讨中发现其他同学的思维亮点,有效进行知识的互补,有学生说1 个十与5 个一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 加5 就等于15,有学生认为10 个再添上5 个就是15 个,所以10+5=15,还有学生介绍是通过直接观察进行数数的方法等。在学生的思维基础上,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进行总结:因为1 个十与5 个一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 加5 等于15。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相应的减法计算,在灵动思维训练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素养。

4.在快乐运用中成长

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成长,是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宗旨,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其学习的情感,促进其成长,会在课堂中、课堂外积极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范围,使学生在快乐实践中学习、成长。

例如,在学习了“认识11~20 各数”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这些数,正确地读相应的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相应的知识进行联系、回顾、掌握。学生兴致浓厚,有学生介绍自己在上学时在车站等车,看到的公交车的路线有18、19 等等;有学生介绍自己去超市购物,在不同物品上找到认识的相应数字,如16 元;还有学生从自己回家乘坐的电梯入手,介绍电梯里的数字信息及代表相应的楼层等。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真观察及思考给予赞赏,鼓励学生做一名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不断研讨、实践多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搜集快乐学习元素,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善于学习数学,在快乐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小棒数学知识苹果
巧移小棒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收获苹果
拿苹果
风车转转转
会说话的苹果
摆六边形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