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凃晋文教授从“阴阳”论治中晚期帕金森病

2021-12-04吴卓君丁砚兵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阴虚肝肾帕金森病

吴卓君,丁砚兵,2*,向 柳,李 兰

(1.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0)

凃晋文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首届湖北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组成员,第3、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凃教授从医五十余年,临床遣方用药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擅长脑病、疑难疾病等的诊疗。笔者有幸侍诊抄方,现将凃教授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65岁人群PD患病率约 1.7%,患者总数≥200万人[1]。该病进展缓慢,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不稳等运动症状以及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在该病早期多选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复方左旋多巴,但到疾病中期阶段,症状改善往往不明显,需多药联合治疗[2]。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常常会出现耐药,并且产生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和非运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研究发现,左旋多巴治疗超过5年的PD患者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概率为 40%~50%,超过10年的则高达90%[4]。中医可从多靶点、多途径、多层面上改善PD患者的运动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中医联合西医治疗可减少西药用量,可有效改善西药的副作用。

1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帕金森病在中医中属“颤证”范畴,亦称作“颤振”“振掉”。《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6],表明震颤与肝脏密切相关。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云:“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疭,其势为缓……”[7],指出该病与风邪密切相关,与肝脏相关。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颤振》中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说明该病的病因病机多为年老肾亏,且在治疗上也比较困难。历代中医大家也多从肝肾不足方面进行论治,鲜有从阴阳论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6]凃教授指出,对于部分中晚期难治性帕金森病患者,单从补益肝肾入手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疗效,故针对该类患者改变治疗思路,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从阴阳辨证论治,辨别阴虚与阳虚。

2 凃教授从阴阳论治中晚期帕金森病

《类经》中指出:“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凃教授认为帕金森病的病理基础为肝肾不足,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髓减,脑髓无以充养,水不涵木,下虚高摇;肝为风木之脏,虚风内动,扰动筋脉,故可见肢体不自主运动。对于中晚期患者,其病程迁延,涂教授认为其肝肾亏虚则更加明显,不同患者又有阴虚与阳虚的不同。中医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若元阳虚衰,肢体筋脉无以温煦,气血无以推动,筋脉失养,故可见行动迟缓、乏力、便秘。如阴津亏虚,不能濡养筋脉,可见肢体拘急强直;阴液亏虚,不能濡养肠道则大便秘结;阴虚不能制阳则会出现失眠等。涂教授正是以“阴阳”为切入点,结合多年的中医药诊治经验以及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在补益肝肾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而有所变化,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张景岳亦认为:“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明此者,万病皆指掌矣。”[8]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该病时不应一味地将补肝肾药物堆积在一起治疗,还应辨别阴阳,分辨患者属阴虚、阳虚或是阴阳俱虚,再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方用药。阴虚的患者宜滋阴潜阳,阳虚的患者宜扶阳抑阴,阴阳俱虚的患者应分清主次,阴损及阳者以补阴为主、辅以补阳,阳损及阴者以补阳为主、辅以补阴。

3 典型案例

彭某,男,52岁,渐进性四肢不自主抖动9年余。患者2008年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伴乏力,左上肢活动迟缓,自觉左上肢肢体僵硬,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规律服用美多芭等药物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开始出现姿势平衡障碍,走路向左侧倾斜,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张力高,动作迟缓,平卧后不能翻身,大便秘结,数日一行,睡眠差,现服用美多芭、珂丹、金刚烷胺、泰舒达,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来湖北省中医院就诊。首诊,2018年4月9日。患者四肢不自主抖动,走路向左侧倾斜,运动迟缓,大便秘结,3~4日一行,睡眠差。查体:BP 120/80 mmHg,神清,精神欠佳,舌红,苔白厚,脉弦。处置:①右归胶囊;②中药:黄芪30 g,生地10 g,熟地10 g,山茱萸15 g,山药20 g,茯苓15 g,菟丝子15 g,枸杞子15 g,杜仲15 g,肉苁蓉15 g,丹皮10 g,泽泻10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天麻15 g,续断15 g,巴戟天15 g,补骨脂15 g,玄参10 g,制首乌15 g,怀牛膝15 g,远志10 g,共15剂,每日1剂,分两次服;③美多芭分别以1/4-1/4-1/2-1/2-1/2片,分5次口服;珂丹,每日3次,每次1/2片;金刚烷胺,每日2次,每次1/2片;泰舒达,每日2次,每次1片。2018年5月7日二诊。患者诉肢体无力、运动迟缓、行走不稳及震颤等症状均较前好转,睡眠仍欠佳,大便干结,3日1行,小便可。守前方,去巴戟天、续断,加川楝子10 g,沙参10 g,麦冬10 g,决明子15 g,共15剂。2018年5月28日三诊。患者诉肢体无力及睡眠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多汗,行走欠稳,言语謇涩,大便干1日一行,小便可。舌红边有齿痕,苔白,脉弦。处置:①右归胶囊;②中药:守前方,加炒白术10 g,防风10 g,黄柏10 g,知母10 g;③西药:美多芭较前减量至1/4-1/4-1/4-1/2-1/4片,分5次口服,余同前。2018年6月25日四诊。患者诉减药后病情稳定,大便稍干,1日一行,小便可。舌红,苔白,脉弦。处置:①右归胶囊;②同上方,共15剂,每日1剂,分两次服。后随访半年,患者诉病情稳定,睡眠尚可,二便调。

按:该患者肝阴亏耗,阴虚风动,故肢体不自主抖动;阴津亏虚,筋脉失养,故动作缓慢、迟钝、肢体拘急挛缩。又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患者病程迁延不愈,久病耗伤精血,出现阴津亏耗,阳气不生,可谓阴损及阳,终导致阴阳俱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化气,阴成形。”阳气亏虚,推动无力,故见乏力、便秘。凃教授中药方中选用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墨旱莲滋补肝肾为君,臣以杜仲、续断、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等温补肾阳,君臣相配,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佐以山茱萸平补阴阳,杜仲、续断补肝肾、强筋骨,黄芪、山药健脾益气,佐以熟地黄、何首乌滋阴补血,使阴液充足,则阳气得生,佐以天麻平肝熄风,佐以远志、茯苓宁心安神以助睡眠,使以少量生地、丹皮、玄参滋阴清热,凉血活血,泽泻利水渗湿,以防补益太过。患者苔白厚,为脾虚痰湿之象,黄芪、茯苓、泽泻又可健脾祛湿,另配合右归胶囊以增强温补肾阳的功效。患者二诊时乏力、肢体震颤、姿势不稳等症均较前好转,但仍便秘。凃教授认为此时患者肾阳较前得到明显补充,需加用少许滋阴生津的药物,使阴液得生,肠道濡润,则便秘自然缓解,故加用沙参、麦冬益胃生津,川楝子行气,决明子润肠通便。三诊时患者病情较前明显缓解,此时可将西药药物减量。患者出现多汗,考虑虚热蒸津外泄,故加用黄柏、知母清虚热,防风固表止汗,患者舌边有齿痕,为脾气虚,加炒白术配合黄芪健脾益气。四诊时患者减药后病情仍较为稳定,故可延用上方,巩固疗效。

4 结语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首辨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阴阳之间存在着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而且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最后达到动态平衡。回顾该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系由于阴液亏损,病久累及阳气,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涂教授正是以阴阳为本,在针对帕金森病“肝肾亏虚”的病理基础上,根据阴阳盛衰而有所偏补,灵活运用中医虚则补之、阴阳互求等治疗原则,整体把握,力求在变化中取得阴阳平衡,最终收获良效。

猜你喜欢

阴虚肝肾帕金森病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自拟地芍龙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芝麻素酚或能预防帕金森病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两腿一分补肝肾
老年糖尿病阴虚类证候与垂体一甲状腺轴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