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奉化:首创“浙里惠渔”一站式渔民数字服务应用

2021-12-03奉化区委改革办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冷库渔业渔船

奉化区委改革办

奉化区是浙江省八大渔业捕捞强区(县、市)之一,拥有渔船975艘,从业人员6500余人。为贯彻省委数字化改革要求,护航渔业安全、渔民富裕,该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方式,整合海上鲜、波信通等企业资源,全国首创“浙里惠渔”一站式数字服务平台,利用卫星通信、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赋能,聚焦安全监管、政务办理、商务应用、服务保障等四大应用场景,牢牢守住海上安全“生命线”。目前,“浙里惠渔”平台部分应用场景已辐射至10个省(直辖市)34个县(区、市)的41个沿海渔港、4万余艘渔船(约占全国海洋机动生产渔船的18.2%),线上交易额超100亿元,是国内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数字渔业商务平台。

着力实现全领域“星上”安全监管

“高频区”监管护航渔船安全。平台根据近10年商渔船碰撞事故发生区域和主航道交通流量等信息,综合分析形成事故高频区防碰撞监管预警模块,实现早干预、早预警、早管控。通过船只定位和轨迹分析,平台能动态掌握渔船航行及运作情况,精准预测航线轨道,将渔船碰撞率降低至30%左右。

“可视化”监管保障渔民安全。在“北斗+互联网+渔业”模式上,创新引入ku/ka卫星通信技术,建设渔业“可视化”管理系统,破解海上管理“一抹黑”难题。实时分析船内外监控视频数据,智能预警危险驾驶、超载作业、着火进水、触礁搁浅、不穿救生衣等风险隐患,并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引导渔民实施自救或逃生,预警准确率和预警及时率已达90%,全面提升了安全作业和应急处理水平。同时,依托可视化优势,平台还提供远程诊疗、在线就医、医疗知识等医疗服务内容,解决渔民就医难问题。如在疫情期间每天推送防疫相关小知识,有效提升渔民的防疫能力。

“大数据”监管守住渔业安全。导入、归集、互通、分析各类数据,在平台形成渔船、渔民、渔业上下游的基础大数据。借助AI技术,对渔船进出海港、作业捕捞、海鲜交易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对违法捕鱼、过度捕捞等行为进行精准预判,确保渔业资源安全。如根據渔船实时位置、渔民作业情况、渔货捕获情况等数据研判该海域渔业资源情况,若有渔区捕捞数量或捕捞次数超过常规,系统会向该区农业农村、应急管理部门提前预警。

着力打造全流程“掌上”政务办理

渔船审批“一件事”。平台对接“浙里办”系统,结合船政全生命周期事项,设立渔船交易、渔船登记、捕捞许可申请、渔船注销等审批业务,拓展渔船升级改造、维修保养、年审检验等服务功能,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应用后,业务审批等待时间缩短20%。若借助AI技术,审批证件可实现即时生成。

渔民服务“一键通”。升级渔民“掌上一件事”。一方面,实现在线培训,上线渔民安全培训、技能培训等课程,协调渔业生产时间开展自助式、点单式培训,提高渔民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提供招聘功能,实现“用工端”“求职端”信息高效流通、对口匹配,优化就业服务。

着力推广全方位“海上”商务应用

破解海上“加油贵”。实现沿海多港口码头和加油船联动,开发海上智慧加油系统,为出海渔船提供油价查询、预约加油和智能导航服务。该智慧加油系统全程由政府和平台监控,既有效降低渔船回岸加油的风险,又能引导渔船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规范化、高品质的加油服务,减少渔船海陆往来航行时间、费用。据统计,智慧加油系统平均每次加油服务能为渔船节省行驶时间约3天、节约成本约2万元。

破解海鲜“交易繁”。整合渔货供需信息,构建线上渔货交易体系、渔货评估体系,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发布和智能筛选服务,实现渔货交易在线“B2B”快速撮合、物流点对点直达。目前,该区渔货售前储存时间平均缩短约12小时,采购者购入成本平均降低约10%。

破解渔货“储存杂”。利用电子围栏、视频监控、电子标签、智能预警、智能管理等技术手段,搭建覆盖多地的“智能监管冷库”体系,实现冷库在线共享、高频使用、降本增收,渔货就近储存、线上流通、智能监管,进一步保证渔货安全。目前,全国已有32个冷库加入“浙里惠渔”一站式数字服务的“共享冷库计划”,冷库日均使用率提升约30%,渔货冷冻成本平均降低约10%。

破解气象“获知难”。开发海上气象服务模块,系统显示北至渤海及黄海区域、南至曾母暗沙,共26个渔场区域的实时天气情况预报,提供风力风向、潮汐海浪等气象信息。在紧急突发海况发生情况下,实时通知渔船回港避险。

着力完善全链条“岸上”服务保障

健全冷链溯源服务。对渔船出海捕捞、归港、储运、销售各环节进行全程数据、影像记录,搭建海鲜全程溯源系统,自动生成海产品溯源二维码,真正实现渔货全程可追溯,切实加强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健全岸上融资服务。以“智慧供应链”为理念,依托“共享冷库”,搭建供应链金融风控审核和定制化金融监管仓运营机制,实现资金线上审批、线上放贷、智能监管。渔民或渔货经销商只需将现有渔获存至“共享冷库”予以质押、预质押,即可申请资金借贷。金融机构也可借助“共享冷库”的可视化管理和数据交互进行确认,确保贷款资金全程安全。目前,金融机构授信金额已超10亿元。

责任编辑:刘怡然

猜你喜欢

冷库渔业渔船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全面开启渔业互助保险系统体制改革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渔船上的谋杀
冷库建设“热”现象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
冷库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