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代字书《新修玉篇》的音韵文献价值
——兼评《〈新修玉篇〉及相关韵书研究》

2021-12-03肖方平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肖方平,张 乐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阳 455000)

金代邢准《新修玉篇》为《新修絫音引证羣籍玉篇》之简称,于1188年刻成,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金代刻本字书,具有重要版本文献和学术研究价值。该书具有“絫音”之名。所谓“絫音”,即累加音切,音切之后又列出释义。每字之后广泛罗列音义是《新修玉篇》的突出特点,丰富的音义材料使得《新修玉篇》成为一部音义汇纂,具有了音义书的内容,体现出了较高的音韵研究价值。

一、《新修玉篇》丰富的音义材料

邢准的《新修玉篇》搜罗音义材料力求全备,将采自唐五代至金代十多部不同字书、韵书的注音材料以多重音切之形式列于每个字头下,广泛运用不同音切分列不同义项的多音多义排列方式(这一方式与《类篇》类似),使得《新修玉篇》中字的音义材料比《集韵》还多。例如:“玟”字《新修玉篇》三组音义,《集韵》两组;“彷”字《新修玉篇》四组音义,《集韵》三组;“孳”字《新修玉篇》三组音义,《集韵》两组。显然,邢准的《新修玉篇》汇集音义是求多求全且多于《集韵》的。

《新修玉篇》注音材料是多层次累积而成的。从成书和音义累积过程出发,赵晓庆《〈新修玉篇〉及相关韵书研究》对其音切数量及分布情况做了考察。

(一)单字音切数量

关于《新修玉篇》的单字音切(包括释义)数量,邢准《增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序》曰:“或止有一音,或至一十三读,并具于一字之下。”《新修玉篇》包罗了尽可能多的音切及释义,但每字下音义数目却有多有少,少的只有一个①下篇增加字部分少数生僻字有字无音。,多的有十三个,而且从一个到十三个的情况都有。《新修玉篇》每字头下所列音切数有多有少,但不是每个部首甚至每卷内都有从一个到十三个音切的情况。为更明确地说明问题,赵晓庆《〈新修玉篇〉及相关问题研究》对若干部首中的字做了抽样调查:

卷一玉部十一画,共52字;其中,2字无注音,42字只注一音切,6字注两音切,1字注三音切,1字注七音切。卷三人部八画,共66字;其中,50字只注一音切,9字注两音切,3字注三音切,3字注四音切,1字注五音切。卷六手部十画,共112字;其中,59字只注一音切,29字注两音切,10字注三音切,7字注四音切,3字注五音切,2字注六音切,1字注七音切,1字注十二音切。

通过抽样统计,作者指出《新修玉篇》音义数量分布的大致情况是:音切数越多的越少见,音切数越少的越常见,下篇生僻字音义数较少,而一般的单字也只有五个以内的音切。另外,注有多音切的并不全是“又音”,也有少量同音异切存在。

(二)全书音义总数量

《新修玉篇》中的音义相当丰富。关于该书的音义总量,前人尚未做出统计。《〈新修玉篇〉及相关韵书研究》根据序言所述做了大致推测,《新修玉篇》每个字头下基本都有注音和释义。根据这个原则,可以计算出其音义数量的最小值。若按每字一组音义计算,底本《玉篇》原有字22872个,从八家篇韵中增加的字为39364个,《重修增广类玉篇海》就有至少有62236个字及音义。

《新修玉篇》又在《重修增广类玉篇海》的基础上纠正错谬、增补音义、增加字数。据我们统计,除第21卷残缺、其他14个部首有不同程度残损外,《新修玉篇》从四部韵书中增加的字有3470个(非序中所言“增字一千二百四十”),皆列入下篇,上篇增加重音约23909组(非序中所言“一万二千五百四十”)。新增加的字下亦列有音义,那么,《新修玉篇》在《重修增广类玉篇海》基础上至少增加了27379组音义。我们不能排除邢准替换了原有的部分音义,但他在纠正和替换的同时是以“絫音”为主的。因此,《新修玉篇》一书的音义总数可能不少于89615组,这远远超过了《集韵》的音义总数①《集韵》收字53525个,多个异体字共一组音义的情况较常见,故其总音义数不超过5万组。。

赵晓庆的《〈新修玉篇〉及相关韵书研究》一书从与宋本《玉篇》②《新修玉篇》的原始《玉篇》底本为《大广益会玉篇》之修订本,今已不存,我们暂称其为宋本《玉篇》,详见第一章。的比较出发,认识到《新修玉篇》收录字头和音义明显增多的原因是它有一个多版本长期累积的过程。作者梳理《新修玉篇》卷首所载两篇序言,发现金初王太在其底本《玉篇》基础上从“八家篇韵”中增加文字、音训编校著成《增广类玉篇海》(1124年),之后秘祥等八人对其进行重修,编成《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1164年)。1168年开始,邢准又在王太编纂、秘祥等人《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基础上“纠正舛错非是者”,旁搜广猎,采“诸家篇韵数音之义”,用20年时间汇编成《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由书名、序言及内容可见,邢准的工作主要是校订和整理《重修增广类玉篇海》中丛杂的音义内容,由此再进一步累增音义。邢准于每个字头下尽可能多地罗列音切、释义,使《新修玉篇》极尽丰富和完备,成为中古字韵书音义集成型的字书,体现出了较高的音韵文献价值。赵晓庆指出,“《新修玉篇》中的众多不同音切是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相互累积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音和方音;邢准对音切的增改以及标声调处理还反映了实际语音。充分挖掘这些注音材料,对汉语音韵学、语音史的研究都有较重要的价值和意义”③赵晓庆.《新修玉篇》及相关韵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1.。

二、《新修玉篇》的韵书史研究价值

《新修玉篇》引书丰富,在收字、注音、释义等方面都参考和引用了当时所见到的多种篇韵书籍,但这些篇韵书今已亡佚,所以通过《新修玉篇》考证亡佚古籍对于辽宋金辞书史研究十分重要。

《新修玉篇》以其底本为基础增补大量字头和音义,邢准累增音义主要取材于《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四部韵书。杨正业的《〈篇海〉世家》④杨正业.《篇海》世家[J].辞书研究.2006,002,196-203.一文对《新修玉篇》所引韵书做了尝试性介绍:(1)《广集韵》为《集韵》增补本,《新修玉篇》引用2654字;(2)《省集韵》为《集韵》节本,《新修玉篇》引用385字;(3)《切韵》,《新修玉篇》引用77字;(4)《广韵》,《新修玉篇》引用4字。之后,梁春胜的《〈新修玉篇〉〈四声篇海〉引书考》⑤梁春胜.《新修玉篇》《四声篇海》引书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4):55-60.又进行了考察,认为:《广集韵》是在《集韵》基础上的增字本韵书;《省韵》应该是《省场礼韵》的简称,《省场礼韵》应该与流传至今的《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一样,但又认为它与《礼部韵略》“似乎不是一本书”,“所引《省韵》之字多见于今本《集韵》”;对于所引《切韵》,作者也只认为它应是《切韵》系韵书的一个传本。以上观点多有可补充和商榷之处,特别是关于《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四部韵书的性质问题,二人因为考察不够深入,所以并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新修玉篇〉及相关韵书研究》经过全面辑佚和深入考察研究,对这四部韵书的内容及价值做了重新考述。

(一)《广集韵》

《广集韵》一书至今已经亡佚,除《新修玉篇》外,未见引用和记载。《新修玉篇》公布之后,已有学者开始对《广集韵》进行研究。赵晓庆通过重新考证,指出《新修玉篇》中《广集韵》字存3033个左右,字下皆列有音义。上篇单引《广集韵》重音音义亦不在少数,当以万计,但以“《韵》”类模糊标注为主,明确标示《广集韵》的条目较少,除残缺部分外现存仅17条。赵晓庆通过与《广韵》《集韵》比较,发现《广集韵》中音切及释义多维持《广韵》,而又增补大量《集韵》内容。因此认为《广集韵》是以《广韵》为基础、以《集韵》为补充的韵书,是《广韵》和《集韵》的汇合增补本。又经与《改并五音集韵》比较,发现《广集韵》内容与之多有相同。赵晓庆经深入研究,发现它实际上还是荆璞《五音集韵》的底本,这就将宋代《广韵》《集韵》与金代《五音集韵》联系起来,沟通了宋金韵书史。

(二)《省韵》

邢准《新修玉篇》还引用了大量《省韵》内容。据统计,除第21卷缺失、其他卷内有部分残缺外,《新修玉篇》引《省韵》字现存351个,数量少于《广集韵》,这应当与《省韵》篇幅及内容都不及《广集韵》有关。《新修玉篇》音义材料中标《省韵》者291处。这样,《新修玉篇》引《省韵》可利用的音义条目就至少有642条。赵晓庆考察之后指出,《省韵》音切多介于《广韵》《集韵》之间,释义较《集韵》省简,《礼部韵略》音义特征与之相符。该书署名丁度,与《集韵》《礼部韵略》有相同的作者。由此认为,它是《集韵》未定稿的省简本,是《礼部韵略》的初本。《省韵》的发现或可解决数百年来关于《礼部韵略》成书问题的学术论争。

景佑《礼部韵略》是继承景德《韵略》还是以《集韵》未定稿为基础,数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而争议的核心就是今存《礼部韵略》与《广韵》相同的内容该做何解释的问题。《省韵》的发现让我们认识到,署名同为丁度的《省韵》中就有大量与《广韵》相同的音切。《省韵》作为《集韵》未定稿减缩本是以《广韵》为编修基础的,因此它保留了大量《广韵》的内容(包括音切和释义)。《集韵》未定稿减缩为《省韵》之后,《省韵》仍然有不少与《广韵》一致的内容(《省韵》保留《广韵》的内容比《礼部韵略》还要多一些)。《省韵》继又修订为《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包括后世修订的真福寺藏本《礼部韵略》(1086~1090年)和《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1195~1208年)反切及释义都有很多与《广韵》同而不与《集韵》同,这是从《省韵》中继承下来的。因此,《省韵》的发现可以解释今《礼部韵略》的成书问题。《省韵》作为过渡版本韵书,在《集韵》和《礼部韵略》成书之后并未得到很广泛地流传,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为历史所湮没。邢准作为一个对珍稀韵书情有独钟的音韵文字学家,他在通行韵书《广韵》《集韵》之外,搜寻和发现了这部几近亡佚、较为罕见的《省韵》,并在《新修玉篇》中做了较多引用,将该韵书部分内容保存下来,为我们窥探宋代韵书史提供了珍贵资料。《省韵》的辑考,或可解决数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的关于《礼部韵略》的成书及来源问题。

(三)《切韵》

《新修玉篇》引《切韵》字80个左右,引《切韵》重音材料约47条,上篇与下篇字基本不重合,因此,《切韵》可利用者127条,与引《省韵》《广集韵》相比数量不算多,这应当与《切韵》本身的篇幅内容比不上《省韵》《广集韵》有关。《新修玉篇》所引《切韵》,邢准又称之为“古《切韵》”“陆生古《切韵》”等。赵晓庆《〈新修玉篇〉及相关韵书研究》考察之后发现它在音切方面与《广韵》一致的比例远高于唐五代时期的多个刊谬补缺本《切韵》(包括残卷),小韵(包括又音)和收字都比今存《广韵》丰富,同时它还保留了“××反”的注音形式。因此,它应当是五代末某个增字本《切韵》,而从音切与《广韵》一致的情况看,它还可能与今《广韵》有共同的编纂基础。这一发现将改变我们对《广韵》成书经过的传统认识。

(四)《广韵》

《新修玉篇》重音引《广韵》音义4条,下篇引《广韵》字5个。《新修玉篇》引用有《广韵》的内容,邢准称其为“江南《广韵》”。经赵晓庆考察,其是今存《广韵》的修订本,最明显的特征是它增收了若干生僻字,改正了今存《广韵》又音不对应的问题。《新修玉篇》所引“江南《广韵》”是今本《广韵》在南宋的一个修订本。这一发现丰富了我们对于《广韵》版本的认识,让我们认识到《广韵》在成书之后还有过修订本这一事实。但此《广韵》修订本可能仅存韵版并未刊行①《新修玉篇》重音中曾提及“韵版”内容。,或即已刊行而未能广泛通行和流传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这四部韵书虽然已经亡佚,但在《新修玉篇》中有相当数量的引用。通过赵晓庆的考察可见,这几部韵书的价值都非常大。对它们的辑佚研究,将可丰富或纠正人们对于宋金韵书发展史的认识。

三、结语

《新修玉篇》作为一部音韵材料汇纂,具有重要音韵研究价值,然而以往的学者多就其中俗字进行考释,并未注意到它的音义材料及亡佚韵书内容。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留意《新修玉篇》注音材料,但调查和研究不够深入,所以没有得出确切结论。赵晓庆的《〈新修玉篇〉及相关韵书研究》从音义材料出发,分析解决了《新修玉篇》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广泛整理和比较研究,对《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做了全面辑佚考证,挖掘和展现了它们的重要韵书史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