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规划设计中的触媒体嵌入式应用研究

2021-12-03李锡坤刘林钰张从如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李锡坤,刘林钰,张从如,倪 妮

(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 243002)

近些年,在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各界专家对于乡村规划和建设的探索方兴未艾。然而乡村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乡村规划缺乏调研、建设缺乏基础、发展缺乏指导、设计缺乏特色等。只有从根本上明确乡村规划与发展中的差异与动力,寻求其中可以促进乡村更新的触媒效应,才能有效进行乡村针对性规划与设计,进而实现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

一、乡村触媒:激活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触媒”一词来源于化学术语,意为改变某些化学进程的速率,即“催化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为了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由经济状态下产生的城市郊区化运动和公共空间私有化运动所产生的城市问题,韦恩·奥图(Wayne Atton)和唐·洛干(Donn Logan)提出了“城市触媒”(Urban Catalysts)的概念,旨在探究一种属于美国本土风格的设计理论来实现欧洲城市美国本土化的愿景[1]。在这一理论中,城市触媒体被定义为可以影响该地区后续发展的建筑或计划方案,通过触媒效应,为城市发展带来正面影响。在这之后,城市触媒理论逐渐被应用于乡村建设。翟辉曾尝试将城市触媒应用于乡村建设,以激发乡村的活力建设[2]。也就是说,触媒体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搭配模式,其作为聚落的活态化因子的催化剂,不仅适用于城市,也可适用于乡村建设。但是,真正要识别乡村触媒,有针对性地挖掘乡村触媒,远比设计一栋房子或设计一块绿地复杂得多。

对一个地方触媒体的挖掘,要在了解其区域性物质景观特色的基础上,了解其非物质的内在成因,包含了当地的经济支柱、宗教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这与文化地理学上景观基因的提取相类似。因而对于触媒体的识别,大致可遵循以下原则:(1)可识别性。不管是物质类触媒还是非物质类触媒,其最终都是可被识别归类并利用的;(2)唯一性。触媒体唯一性又叫作特殊性,源于刘沛林教授在景观基因理论中提出的关于景观基因辨别的原则,具体分为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3]。据此,有利于保持乡村的独特性,打造乡村特色品牌;(3)活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要能发生化学反应,首先它们的分子等微粒间必须发生相互碰撞。实验证明,在无数次分子间的碰撞中,大多数的碰撞是无效的,只有其中少数分子间的碰撞才有效,从而由活化分子引发碰撞反应。乡村规划设计不是静态的涂脂抹粉,应当在现有条件基础上,通过对乡村的物质与非物质的规划设计,达到乡村经济与人文的有效碰撞,最直观效果的则是居民GDP与幸福感指数的提升;(4)可持续更新性。吴良镛教授曾提出城市的有机更新理论,旨在顺应城市发展的规律和机理,采取适当的规模和尺度,依据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城市过去与未来的关系,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4]。乡村触媒应当具有可持续的内在更新动力,确保乡村设计成果可以源源不断地为集体服务。

二、乡村触媒识别与提取

目前关于触媒体类型分类的研究较少,陈劼通过对国内外以往相关文献的评述,总结出以特定类型的城市建筑元素为主体和以非物质性城市触媒为主体的两类研究[5]。前者触媒形式包含博物馆、体育馆、艺术馆、公园、交通项目等,后者触媒形式包含艺术项目、重大城市事件等文化事件类触媒。现在看来,城市触媒体的分类也太过广泛与笼统。具体到乡村触媒上,其载体应当是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即农业资源。因而,笔者以农业资源的视角对乡村触媒进行分类研究,以期达到城市触媒的乡村化,切实将触媒体嵌入到乡村发展的核心位置。

农业资源由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构成。其中,农业自然资源指包括农业周边的水体、气候、生物、土地等在内的构成乡村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切因素,因而可将其视为自然生态型触媒的范畴;农业经济资源内容较为复杂,包含了劳动人口、技术装备,以及农业交通规划、科教文卫等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据此,可将其分类成为政策规划类触媒、人工环境型触媒、传统技艺型触媒、民俗文化型触媒。同时依据触媒作用分为主体触媒、附属触媒、混合触媒。随着更多村落的整合与开发,触媒的选择与开发需慎之又慎。因此,我们有必要区分在乡村振兴下,真正可以挖掘的触媒类型,总结共性,为更多的乡村规划与发展提供个性化与活态化参考。

(一)自然生态型触媒

自然生态型触媒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乡村相关的水温、气候、河流、地势等的自然风光触媒,一部分是经过人工干预的农业生产类景观触媒。两者都能产生生态触媒效应。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新民村,曾是省级贫困村,乡村环境低下,约三分之二的劳动人口外出务工,村集体收入微薄。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江苏省规划局等相关部门依据新民村现状,提出“萦水绕田,稻渔人家”的形象定位,将周边六塘河、县界河、鸭河、馒头河、伏河进行环境治理,与全村林木形成水绿相连的生态系统,营造萦水绕田的田园风光。利用发达的水系养殖自然条件,提出“稻渔果”农田生态系统养殖模式。“萦水绕田”与“稻渔果”的触媒相互碰撞,触发了自然生态效应,带动了周边农业景观,优化了周边环境资源,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

(二)人居环境型触媒

乡村的人居环境场所,是村民们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其涉及的触媒类别包含私有住宅、公共建筑、公共绿地、基础设施等。对传统人居环境触媒的挖掘,除了要建立新生活适应新空间外,还要有乡村遗产保护的意识。童周岭村小朱湾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是一个仅有29户人家的自然村湾。20世纪80年代之前,乡村破败不堪,村中基础设施缺乏,池塘富营养化严重,村中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居环境恶劣。乡建院百年设计工作室本着经营乡村的理念,利用已有的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将农村闲置房屋和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农宅改造。改造过程由单一的农户试点拓展到全村的农宅改造。设计紧扣荆楚风格,挖掘当地文化,形成居住与农家乐为一体的触媒体。有些农户在获得利益之后,主动提升自家建筑环境,实现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2017年,童周岭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小朱湾也被誉为中国摄影基地。

人居环境触媒体形式众多,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大到民宿客房,小到公共厕所,又或是戏台桥梁,只要因地制宜,每一处的改造与提升,均可以产生相应的触媒效应,传承与新生。

(三)传统技艺型触媒

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是中国民间传承下来的工艺,包含剪纸、刺绣、中药,茶道、印染等,是乡村振兴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衍生出的物质类触媒体包含了手工坊、艺术馆、博物馆等一系列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的作坊或商店。贵州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充分挖掘当地的诸如贵州蜡染、苗族银饰、刺绣挑花等手工艺制品,带动当地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传统工艺的研习与保护,贵州省利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策略,激活当地手工业的振兴。板万村有从事手工艺的传统,织布绣花是当地妇女的基本技能,于是当地便挑选一些绣娘去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她们在提高传统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增长。为此,吕品晶教授还利用废弃建筑为坂万村设计了锦绣坊和非遗博物馆等众多衍生触媒建筑。

(四)民俗文化型触媒

民俗文化发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由广大劳动者在生活中形成、享用和传承的文化。在乡间,民俗文化涵盖了乡民的日常生活,除了有中国传统佳节的特有庆祝形式外,不同乡村因其特有的区域差异化形成了不同的触媒事件,如逢年过节、人生礼仪、民间文学、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型触媒与传统技艺型触媒往往是相伴相生的。近几年我国各省市均在挖掘自己的民俗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民俗旅游的产值,如山西黄河民俗游、昆明云南民族村、内蒙草原风情游、新疆民俗游等。此外,民俗文化型触媒除了带动旅游业之外,对当地本土化文化的传承与乡民人情的集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创意策划型触媒

创意策划型触媒宗旨是建立在当地特色文化与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上述几种触媒,全面打造乡村活动品牌,带动当地其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常见的活动有美食节、社火节、音乐会、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江苏兴化依靠水乡垛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互不相连的特殊地貌,打造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每到春季油菜花开,吸引了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三、乡村触媒的作用方式与影响因素

乡村触媒的作用方式类似于城市触媒,在满足触媒体识别条件下依据触媒体的功能性与文化性呈现点、线、面、体的空间作用方式。(1)点触媒。在乡村,点触媒的作用方式可以是具有功能性的站台、水井、戏台,也可以是具有宗教和文化的祠堂、庙宇、学校。各种不同的触媒载体依据功能需求或历史因素分布在不同区位上。此外,手工作坊、游客服务中心、乡村文化综合体、体育健身场所、农贸交易区域等公共空间也能视为点触媒的载体。此外,非物质类的民俗技艺也是呈点状分布于乡村空间内,作用着乡村经济和文化;(2)线触媒。线性触媒可以是自然形成的,如一条溪流、步道、观光带等,也可以是人工干预下形成的,如赶集商贸街、艺术创意街区等。非物质触媒上的线性排列体现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交流上,如福建永春漆篮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侗寨蓝靛靛染和侗族服饰为主的手工艺等;(3)面触媒。面触媒可以是乡村整体居住区,也可以是乡村自然风景区,亦或是农业生产景观,如梯田、水稻种植区、池塘养殖区等。此外,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仪式等文化现象也可以在空间上体现出面触媒的特点;(4)立体触媒。立体触媒更多反映在具有创意策划的活动上,此类触媒时间虽短暂,但带动了经济、文化、制度全方位的发展。由不同的触媒体在功能与文化双重影响下,产生的触媒反应除了体现出上述四点以外,在触媒的发生阶段,还存在着主要作用与次要作用,这往往是由主次触媒体决定的。

乡村触媒是由触媒作用于载体,进而引发周边物质更新或替换。理想状态下的乡村触媒体的影响,应当是如水波一样,向四周均匀地发散其影响力,这种影响模式就如同物理学上“多普勒效应”。在触媒体周边的触媒区域,受触媒体影响频率高,力度强,更新周期也会缩短和加快;在触媒影响波源的后期,频率降低,力度减弱,更新周期也会延长和减缓。

在实践中会发现,由于受地形气候、人文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触媒体影响力会呈现不同方向的增长或消亡。同一触媒,置入方式相同、周边环境不同,其影响力也是有差异的。另外,触媒的作用不是绝对意义上一定呈正相关的,如利用不好,极可能出现“地震效应”,表现则是自然环境破坏、文化断层,原有的公共集聚空间没落。同样,若两种或多种触媒同时发生作用,在多者者共同影响范围内,会至少产生三种结果,即正面影响加强、负面影响加强、正负影响抵消。因而,鉴于触媒影响力正负、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特点,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时,应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乡村触媒要真实反映当地需求;(2)乡村触媒体识别要有特色、有活力、可持续;(3)科学合理地预期乡村触媒的影响;(4)科学分布乡村触媒;(5)结合政策引进非物质类触媒,强化实体触媒。

四、结语

乡村触媒虽是城市触媒的扩展与延伸,但在具体的乡村实践中,设计须合理遵循触媒体的识别原则、作用方式和影响规律,把握乡村触媒的特点,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最大程度有效利用触媒体发挥最大的触媒效应,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