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

2021-12-03胡其羽张继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阵发性结果显示房颤

胡其羽,张继红,2★

(1. 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2. 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 湖北 宜昌 443000)

房颤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的简称,是指人体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心房电活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房颤对患者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会增加其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指出,与非房颤患者相比,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可增加5 倍,死亡率可增加2 倍[1-2]。一份针对我国房颤现状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房颤的发生率高达0.77%[3]。临床上治疗房颤的关键在于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及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用常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治疗房颤可能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用抗凝药物治疗房颤虽然能大大降低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但此类药物引起的出血风险不容忽视。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虽然效果显著,且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不易复发,但治疗费用较高,不适用于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从调节气血阴阳等方面着手改善房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为房颤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大量的研究报道肯定了中医药疗法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在本文中,笔者就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房颤中医病因病机的现代认识

现代医家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了对房颤病因病机的不同认识。丁书文[4]在房颤的辨证论治中指出,心脏之阴阳气血虚衰是引发心房纤颤的基础病因,在阴阳气血亏虚的基础上产生阳亢、火旺、痰湿、痰热等扰及心脉是引起房颤的重要病理因素。樊瑞红[5]认为,阴虚火旺、血瘀化热是房颤发生的病理基础,房颤的病机可概括为“虚”、“热”、“瘀”,气阴两虚为其本,瘀与热互结为其标。周亚滨[6]认为,虽然“痰”、“热”、“瘀”是诱发阵发性房颤的病理基础,但其主要病机是心肝血虚,“痰”、“热”、“瘀”皆由“虚”而来。“风”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这与房颤的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相类似。洪李等[7]研究指出,气血不足、风邪扰心、血脉挛急是房颤的基本病机。风邪贯穿房颤发病的全过程。段文慧等[8]认为风邪夹痰、夹瘀是诱发阵发性房颤的基本病因。

2 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房颤的研究

2.1 用经方治疗房颤

经方是指汉代以前我国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不少医家用经方治疗房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陈继春等[9]研究发现,采用胺碘酮联合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阳不振型房颤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心率。王海成[10]对94 例气虚血瘀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补阳还五汤与美托洛尔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吴松林等[11]研究发现,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相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刘永耀等[12]指出,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气滞血瘀证)的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的心室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郭书贵[13]将97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用美托洛尔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美托洛尔联合炙甘草汤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2 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其心室率、血清Hcy 的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赖建岩[14]研究用当归六黄汤联合华法林治疗阴虚火旺型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阴虚火旺型阵发性房颤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且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2.2 用经验方治疗房颤

不少现代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拟定了治疗房颤的经验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宋春雪等[15]将90 例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自拟凉血清热方联合盐酸普罗帕酮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用盐酸普罗帕酮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房颤发作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及心电图指标(包括Pmax、Pdis 和平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自拟凉血清热方联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王超凡等[16]研究用定心方治疗永久性房颤伴血脂异常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血压、血脂均明显改善,且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李正兰等[17]用安心方联合美托洛尔对50 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房颤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中医证候明显减轻。李舟文等[18]使用定心汤加减对59 例气虚血瘀型永久性房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其中有20 例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其窦性心律的转复率为33.9%,所有患者心电图f 波的振幅均增大,心室率均明显改善,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李达等[19]观察用自拟通络定心方联合抗凝药治疗血瘀型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自拟通络定心方联合抗凝药治疗血瘀型非瓣膜性房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且能减少抗凝药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2.3 用中成药治疗房颤

中成药具有服用方便、质量可控等优点。近年来,中成药疗法在房颤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陈鸿云[20]将100 例高血压心脏病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单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用麝香保心丸与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房颤复发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顾勇清等[21]用化瘀复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对治疗组房颤患者进行治疗,单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组房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L-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α,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胡海玲等[22]观察用解郁颗粒治疗永久性房颤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显著改善。许德贵等[23]探讨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脉血康胶囊联合低强度华法林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用脉血康胶囊联合低强度华法林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其不良反应较少。马腾龙[24]等对200例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为单药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联合利伐沙班进行治疗,为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水平均优于单药组患者,其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单药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明显。

3 小结

房颤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治疗时强调多方位、多靶点干预。中医药疗法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能从整体出发调节患者气血阴阳的偏颇,并强调个体化治疗,在房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中医药治疗房颤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且其不良反应较少,用药的安全性较高。但用中医药治疗房颤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不同医家对房颤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缺乏统一的认识。2)临床疗效观察试验设计不够严谨,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方面要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推动中医药的标准化,另一方面要加大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研究,特别是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猜你喜欢

阵发性结果显示房颤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最严象牙禁售令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预防房颤九妙招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