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2021-12-03李昕玺翟淼浡徐会圃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心痛血瘀心肌梗死

李昕玺,祝 慧,杜 鑫,翟淼浡,徐会圃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 滨州 2566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此病的发病原因是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剧烈运动、情绪波动、暴饮暴食、天气变化、用力排便等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进而导致局部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均逐年升高,且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可出现剧烈且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症状(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不能缓解),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胸闷、气促、烦躁不安、出汗、恶心呕吐、低血压、休克等表现[2]。对此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降低其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西医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是进行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律失常、镇静止痛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中医学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属于“胸痹”、“心痹”、“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3]。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是对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此病提供参考。

1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病机

1.1 古代医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

在我国古代中医典籍中并没有急性心肌梗死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胸痹”、“心痹”、“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说:“心痹者,脉不通。”可见,“脉不通”是引发“心痹”的主要原因[4]。《黄帝内经·灵枢·厥证》中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说明“真心痛”病情严重且致死率高。《扁鹊心书》中对该病也有一定的认识,指出“心痛……有九种之分,其虚实之异,大概虚者为多”[5]。《景岳全书》中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6]。《医学正传》中说:“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其中“污血冲心”是指血液运行不畅,不能满足心脏正常运行的需要[7]。《医林改错》中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可见,血气运行不畅是诱发“心痛”的重要因素[8]。由以上论述可知,古代医家认为血瘀痰浊闭塞心脉,导致心脉不通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机。

1.2 现代医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

现代医家认为,心肌梗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本虚可以是阳虚、气虚,也可以是阴虚、血虚;标实不仅是痰、饮,也可能是气滞、血瘀[9]。此外,本虚、标实之间可相互影响,如阳虚及阴、阴虚及阳的病理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展过程中并不少见;又如,痰浊可引起或加重气滞血瘀,痰瘀可互结;阴虚与痰热常常互见,痰热也易于伤阴。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虚标实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年迈体虚。中老年人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人群,且此病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中老年人阳气渐衰,气血运行不畅,糟粕不易排出体外而沉积在血脉中,久之可致血管闭塞,形成血瘀。2)素患夙疾。据报道,约有80% 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素患夙疾,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有此类慢性病的患者久病失养,真元受损,心阴被耗,久之则导致血脉凝阻不通。3)嗜肥甘厚味、烟酒。嗜肥甘厚味者,易导致脾虚而生湿聚痰,痰浊阻塞胸膈,致使胸阳不宣,血脉凝聚不畅。嗜酒易生湿聚痰,阻塞胸阳,致脉管阻塞。烟乃火品,长期吸烟易伤津液而致阴虚火旺,火伤络脉致气滞血瘀[10-11]。

2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药疗法

2.1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其中辨证即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中医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等,可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有学者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心气不足型、心血瘀阻型、痰浊闭阻型、心阴亏虚型等中医证型,并指出应对不同证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辨证论治。例如,宜采用黄芪、党参、黄精、太子参等补气药对心气不足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宜采用川穹、赤芍、党参、当归等补血、活血药对心血瘀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宜采用瓜蒌、半夏、陈皮、竹茹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之药对痰浊闭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宜采用玄参、麦门冬、太子参、茯苓等补心、健脾、益气之药对心阴亏虚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12-14]。除上述中医证型外,有学者还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心阳虚脱型和气阴两虚型,并指出用大黄、竹茹、红花、丹参等中药对此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15]。此外,杨敏等[16]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郁质、痰湿质、脾虚质为主,对不同中医体质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可获良效。

2.2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分期辨治

分期辨治是指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辨证施治的一种手段[17]。有学者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急性期、演变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并指出应针对不同病程阶段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18]。对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应以补益正气、活血通脉、通腑降浊为主,可选用党参、黄芪、丹参、赤芍等药物[19]。对演变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应以清化痰湿、活血通脉为主,并佐以益气之品,可选用胆南星、瓜蒌、半夏、陈皮、郁金、桃仁等药物。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其病情可顺利进入恢复期。对于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治疗应以补虚益损为主,并佐以活血通脉之品,可选用党参、黄芪、黄精、赤芍等药物[20]。此外,还可将中医辨证论治与分期辨治相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2.3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专方

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专方有生脉注射液、复脉抗衰注射液等[21]。用生脉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红参、麦冬、五味子)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可达到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的目的[22-23]。待此病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后,可采用复脉抗衰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人参、麦门冬、五味子、附子、黄芪)对其进行治疗,以起到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肌损伤及增强心功能的作用[24-25]。

3 小结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主要是血瘀痰浊闭塞心脉,导致心脉不通。在对此病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中医药疗法对其进行辅助治疗,从辨证论治、分期辨治、中医专方治疗等方面着手,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猜你喜欢

心痛血瘀心肌梗死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最短小说
心痛的感觉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