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九渊儒释关系论

2021-12-03唐明贵

关键词:中华书局儒学佛教

唐明贵

(聊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县)人。因其曾在外形如象的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故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他为了重振儒学,应对佛道的挑战,开创了宋明理学中的心学派。在学术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他立足儒学,对儒释之间的关系予以了详细的论述,为我们研究该时期的学术思潮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目前,学界关于陆九渊儒佛观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一是探讨陆九渊对佛学思想的吸收,如周叶君的《论陆九渊对佛教哲学的融摄》(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论文,2004年)、鲍希福的《试论陆九渊的儒释道三教会通思想》(《江淮论坛》2010年第3期);二是探讨陆学和禅学之间的关系,如苏洁的《象山心学与禅学关系新探》(《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魏文苏的《陆学似禅而非禅——基于范畴异同视角的探析》(《理论学刊》2016年第6期)、王新莹的《儒释之间——陆九渊哲学性质再认识》(《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三是探讨陆学的渊源,认为陆学并非是融合禅宗思想而形成的,而是孟子心性之学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王星,《陆象山心学的儒释之辩》,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论文,2006年);四是探讨陆九渊的佛教观,如李承贵的《陆九渊佛教观考论》(《现代哲学》2004年第4期)。以上研究成果在论述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儒佛关系的问题,但对陆九渊思想中儒佛异同关系进行系统探讨的还不多,故本文拟对此作一讨论。

陆九渊自幼接受儒家经典熏陶,他研读过《论语》《孟子》,据《年谱》记载,八岁时,诵读《学而篇》,“即疑有子三章”;读《孟子》,认为通过“不肯师事有子”和“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等语,可以看出“曾子见得圣人高明洁白”①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1页,第482页。。表达了对曾子和有子的不同看法。他还曾对《论语》专门进行反复研读,“向与复斋家兄读书踈山寺,止是一部《论语》,更无他书。”②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1页,第482页。另外,他对《周礼》《易经》也曾予以考究,并以此为题参加过科考,二十四岁时,“秋试以《周礼》乡举”,得到了主考官的高度评价。据《年谱》记载,“初,先生未肯赴举”,后听从侍郎李浩的劝说,“归则题秋试家状者在门,阅其籍,则诸家经赋咸在,惟无《周礼》,先生即以此注籍。蒲节后,始精考《周礼》,求程文观之。及期,三日之试,写其所学,无凝滞。考官王景文质批曰:‘毫髪无遗恨,波澜独老成’”。①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三十三岁时,“秋试,以《易经》再乡举”。考官批曰:“如端人正士,衣冠佩玉。”②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又,陆九渊对《尚书》也了如指掌,指出:“《尚书》一部,只是说德,而知德者实难。”③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他在国学讲过《春秋》多次,“淳熙十年壬寅,先生四十五岁,在国学。二月七日,讲《春秋》九章。七月十五日,讲《春秋》七章。十一月十三日,讲《春秋》四章”④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还有《易说》《学说》《论语说》《孟子说》《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大学春秋讲义四》等,可见陆氏对儒家学说是相当精通的。

陆九渊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研读,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他亲口承认自己之学得自《孟子》,“因读《孟子》而自得之”⑤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受到孟学的影响而构建了心学体系。但他对儒学和儒家经典也并非完全认同,在他看来,一是孔子思想的重要载体《论语》存在某些问题,“《论语》中多有无头柄的说话,如‘知及之,仁不能守之’之类,不知所及、所守者何事;如‘学而时习之’,不知时习者何事”⑥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二是儒学在孔子死后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变异:“夫子既没,百家并兴,儒名者皆曰自孔氏。颜渊之死,无疑于夫子之道者,仅有曾子,自子夏、子游、子张,犹欲强之以事有若,他何言哉?章甫其冠,逢掖其衣,以《诗》《书》《礼》《乐》之辞为口实者,其果真为自孔氏者乎?”⑦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子夏之学,传之后世犹有害。”⑧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三是后世儒者的一些理论观点是有偏差的,如程朱天理人欲的主张,“天理人欲之分论极有病”⑨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在他看来,“若天是理,人是欲,则是天人不同矣。此其原盖出于老氏”⑩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正基于此,他欲接续孟子,修订和完善儒家思想。

除儒学外,陆九渊对佛教也多有涉猎。由于先祖和其兄陆九龄都好释老言,受其影响,陆九渊也曾研读过佛教经典,他在《与王顺伯书》中说:“某虽不曾看释藏经教,但《楞严》《圆觉》《维摩》等经,则尝见之。”11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此处提及的三经均为禅门经典。此外,在此信中,陆九渊还提及了大乘经典《华严经》,说:“尊兄日用中所行合理处,自是天资之美,与探讨儒书之力,岂是读《华严》自省发后方始如此。”12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又,在《与似清》书中写到:“九月八日,蒙泉守陆某,书复明珠庵清长老禅师侍者:自从临安一别,直至如今,谈咏高风,便同睹面。……道人家信缘信脚,到处为家可也。明珠庵幸有诸贵人贤士相爱,得住且住。若是名山大刹,更尚有缘,顶笠便行,亦且无碍。不须拟议,不劳擘划,在在处处皆是道场,何处转不得法轮?何人续不得慧命?”13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在在处处皆是道场、处处皆可转法轮、人人可续慧命,可见,陆氏对佛教尤其是禅宗是相当熟悉的。这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证明:一是他对佛教的历史相当了解。在《与王谦仲》书中,陆九渊说:“乡人彭世昌新得一山,在信之贵溪西境,距弊庐两舍而近。唐僧有所谓马祖者,庐于其阴,乡人因呼禅师山。元丰中有僧莹者,为寺其阳,名曰应天寺,废久矣。屋庐毁撤无余,故址埋于荆榛,良田清池,没于茅苇。”14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提及了唐代的马祖和北宋的僧莹,提到了与之相关的禅师山和应天寺。二是与佛教徒交往甚密,对其比较敬重,如在《与詹子南》中,他说:“育王有一僧曰祖新,姓赵,字日新。其为僧非本志,质甚稳实。”称赞禅僧祖新“质甚稳实”。在《赠化主》中,他说:“学佛居山林,往往仪状野。道人翩然来,礼节何尔雅。职事方惽惽,言论翻洒洒。安得冠其颠,公材岂云寡。”15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赞颂友人能于世风日下的社会中,高蹈出世。

由于陆九渊对佛教比较了解,所以他对佛教亦是有褒有贬。一方面,他称赞僧徒更能断弃富贵利达:“富贵利达之不足慕,此非难知者。仙佛之徒、拘曲之士,亦往往优于断弃,而弗顾视之。”16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5页,第486页,第431页,第493页,第469页,第395页,第236页,第408页,第475页,第395页,第19页,第20页,第219-220页,第119页,第300页,第157页。无世俗之侵扰,在《赠刘季蒙》中,他说:“明德在我何必他求?方士禅伯,真为大崇。无世俗之陷溺,无二崇之迷惑,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浩然宇宙之间,其乐孰可量也。”①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得道之僧,快乐无比。认为佛教有其高明之处,虽然“其事与其书入中国始于汉”,但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朝达到了一定的鼎盛,“其道之行乎中国始于梁,至唐而盛”,出现了三教鼎立的局面,“浮屠老氏之教,遂与儒学鼎列于天下,天下奔走而乡之者,盖在彼而不在此也”。②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其说极具诱惑力,如佛教的八风就很迷惑人:“利、害、毁、誉、称、讥、苦、乐,能动摇人,释氏谓之八风。”③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甚至连士大夫也不能幸免,“佛老之徒遍天下,其说皆足以动人,士大夫鲜不溺焉”④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另一方面,在他看来,佛教也是存在问题的。如以出世为乐,此谓之道偏。“禅家话头不说破之类,后世之谬。”⑤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释氏立教,本欲脱离生死,惟主于成其私耳,此其病根也。”⑥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

由上可见,无论是对儒学,还是佛教,陆九渊都主张采取具体分析的原则,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合理的、积极的和有益的内容加以肯定和赞扬,无益的、有偏差的要予以批判。

在陆九渊看来,儒释在某些方面是有相通性的。他指出,任何学说都既有形而上的“说”——理,也有形而下的“实”——事,三家概莫如此,“大抵学术有说有实,儒者有儒者之说,老氏有老氏之说,释氏有释氏之说,天下学术众矣。而大门则此三家也”。“说”本于“实”,而求“实”需据其“说”,所以“凡学者之欲求其实,则必先习其说”。研习的结果是“有得有不得。有得其实者,有徒得其说而不得其实者”。而得其“说”者、“实”者之中,又“有浅深、有精粗、有偏全、有纯驳”⑦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之共有弊端。这种情况在任何学说中都会遇见。因此,探讨三家学术之异同、得失、是非,且相互讥讽者,却不知其共有之偏颇,自然不能称为公允之论。概言之,佛教有资格与儒、道并起并坐。因此,我们不能将其斥之为异端邪说。他指出:“古人所谓异端者,不专指佛老。‘异端’二字出《论语》,是孔子之言。孔子之时,中国不闻有佛,虽有老氏,其说未炽。孔子亦不曾辟老氏,异端岂专指老氏哉?”在他看来,异端非专指,佛学不能辟:“天下正理不容有二。……若不明此理,私有端绪,即是异端,何止佛老哉?近世言穷理者亦不到佛老地位,若借佛老为说,亦是妄说。其言辟佛老者亦是妄说。”⑧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

在陆九渊看来,佛学的传入是因为儒学式微:“异端能惑人,自吾儒败绩,故能入。”如在三代之时,断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使在唐虞之时,道在天下,愚夫愚妇,亦皆有浑厚气象,是时便使活佛、活老子、庄、列出来,也开口不得。”之所以会出现异端,关键还是陋儒所为:“惟陋儒不能行道,如人家子孙,败坏父祖家风。故释老却倒来点检你。……惟是陋儒,不能行所无事,故被他如此说。……今之攻异端者,但以其名攻之,初不知自家自被他点检,在他下面,如何得他服?你须是先理会了我底是,得有以使之服,方可。”⑨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佛、道之所以流行开来,是因为儒学自身出了问题,以至于给了佛、道生存的空间。他认为,佛道虽与圣人之道有别,但不能只是因为它们与儒家不同就简单地斥其为异端,而要看其内容:“天下之理,但当论是非,岂当论同异?况‘异端’之说出于孔子,今人卤莽,专指佛老为异端,不知孔子时固未见佛老,虽有老子,其说亦未甚彰著。夫子之恶乡原,《论》《孟》中皆见之,独未见排老氏。则视为异端者非指佛老明矣。”⑩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今人误解了圣人之意,将异端等同于佛老,有违事实。在他看来,认为“禅家之学,人皆以为不可无者,又以谓形而上者所以害道,使人不知本”之说是不对的,“自不知己之害,又乌知人之害”,“谓禅是不可无者”和“害道”之说,“两个却好缚作一束。今之所以害道者,却是这闲言语”11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51页,第289页,第435页,第41页,第467页,第399-400页,第16页,第194页,第438-439页,第177页,第437页。。

陆氏认为禅宗的形而上之学与儒学之“内圣”易混,遂使不明真相者忘却了自家的根本。在他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就在于朱季绎“平生恶释老如仇雠”,于是便“凑合得元晦(朱熹——笔者注)说话”①陆九渊:《陆九渊集》,第438页,第17页,第163页,第246页,第245页,第408页,第19页,第470页,第17页。,实际上真正有害的却是这些“闲言语”。

有鉴于此,他主张对儒释之学应抱有平常之心,不能仅仅以儒家之是非为标准,实际上二者是相通的:“今习释氏者,皆人也。彼既为人,亦安能尽弃吾儒之仁义?彼虽出家,亦上报四恩。日用之间,此理之根诸心而不可泯灭者,彼固或存之也。然其为教,非欲存此而起也,故其存不存,不足为深造其道者轻重。”②陆九渊:《陆九渊集》,第438页,第17页,第163页,第246页,第245页,第408页,第19页,第470页,第17页。信佛者与研儒者均为人,既然是人,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即便自称是世外之人,也会上报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和三宝恩。只是受其教义之限,轻重不同罢了。

由此出发,陆九渊反对辟佛,不与僧人往来交流:“儒者好辟释氏,绝不与交谈,亦未为全是。”③陆九渊:《陆九渊集》,第438页,第17页,第163页,第246页,第245页,第408页,第19页,第470页,第17页。所以,他不反对弟子们参禅。如禅僧允怀原是陆九渊的弟子,“陆出而学佛”④陆九渊:《陆九渊集》,第438页,第17页,第163页,第246页,第245页,第408页,第19页,第470页,第17页。,陆氏对其十分赞赏:“子弟之于家,士大夫之于国,其于父兄君上之事,所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者,顾乃不能竭力致身以供其职,甚者至为蠹害。怀上人,学佛者也,尊其法教,崇其门庭,建藏之役,精诚勤苦,经营未几,骎骎乡乎有成,何其能哉! 使家之子弟,国之士大夫,举能如此,则父兄君上,可以不诏而仰成,岂不美乎?”⑤陆九渊:《陆九渊集》,第438页,第17页,第163页,第246页,第245页,第408页,第19页,第470页,第17页。如果子女和士大夫们都能如允怀那样心正身直,胸怀家国,虽信奉佛教,但一样可以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又,其弟子刘淳叟曾舍“儒之道而参禅”,并譬之曰:“譬之于手,释氏是把锄头,儒者是把斧头。所把虽不同,然却皆是这手。我而今只要就他明此手。”这就是说,如果佛教是锄头的话,那么儒学就好比是斧头,两者都是使手发挥更大作用的工具,具有相似性。如果有人愿意从斧头的层面来考虑问题,不愿从锄头的视角来看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陆九渊认可这个比喻:“淳叟亦善喻。”⑥陆九渊:《陆九渊集》,第438页,第17页,第163页,第246页,第245页,第408页,第19页,第470页,第17页。

正是基于对儒佛相通性的认识,才使得陆九渊站“在儒家立场上远超孟子,兼综佛禅,创立其心学体系。他对禅学从原理到方法的吸收,都使之改变方向,而服从于儒家终极追求的原则”⑦苏洁:《象山心学与禅学关系新探》,《重庆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与程朱理学严于儒佛之辨不同,陆九渊鲜有提及,“儒释之辨,某平时亦少所与论者”,其理由:一是“有相信者,或以语之,亦无所辩难,于我无益;有自立议论与我异者,又多是胜心所持,必欲己说之伸,不能公平求是,与之反覆,只成争辩,此又不可与论”。二是“今之僧徒,多担夫庸人,不通文理,既去发胡服,又安能使之髮髡洁缁,而徒从吾游耶?至于士大夫之好佛者,虽其好佛,亦只为名而已!此又不足与论也。”后来之所以谈论此事,皆是因为应“不为名,不好胜,凡事皆公心求是”⑧陆九渊:《陆九渊集》,第438页,第17页,第163页,第246页,第245页,第408页,第19页,第470页,第17页。,得王顺伯之请,才不得已而为之。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儒释之别:

一是儒释在义利观上有别。义利之辨是宋儒理性思辨的重要论题之一,陆九渊对此非常重视,将其看作是为学之要旨。他说:“凡欲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今所学果为何事?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⑨陆九渊:《陆九渊集》,第438页,第17页,第163页,第246页,第245页,第408页,第19页,第470页,第17页。为学只在于学习如何做人,没有其他功利目的。他把 “学为人”当做学习的目标,把义利之辨看作是为学的根本所在。在陆九渊看来,儒释两家可“以义利二字判”,而“公私,其实即义利也”⑩陆九渊:《陆九渊集》,第438页,第17页,第163页,第246页,第245页,第408页,第19页,第470页,第17页。,因此,二者的区别就表现在义利公私上。对于儒学来说,不仅视人为万物之灵,“以人生天地之间,灵于万物”,而且“贵于万物,与天地并而为三极”。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人需尽人道,“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而人道需要学习明辨是非,故其教旨在追求义和公:“人有五官,官有其事,于是有是非得失,于是有教有学。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义曰公”①陆九渊:《陆九渊集》,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474页,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17页,第20-21页。。就佛教来说,以生死轮回之理立教,以求免其苦,避生死之怖,“其有得道明悟者,则知本无生死,本无轮回,本无烦恼。故其言曰‘生死事大’”,因而其教“曰利、曰私”。②陆九渊:《陆九渊集》,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474页,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17页,第20-21页。在此基础上,陆九渊又进而从教义上对佛教的“私”和“利”予以了剖析,指出:“若论不舍一法,则虎穴魔宫,实为佛事;淫房酒肆,尽是道场。维摩使须菩提置钵欲去之地,乃其极则。……唯其教之所从起者如此,故其道之所极亦如此。故某尝谓儒为大中,释为大偏。以释与其他百家论,则百家为不及,释为过之。原其始,要其终,则私与利而已。”③陆九渊:《陆九渊集》,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474页,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17页,第20-21页。如果无处不是佛事、无处不是道场,就违背了中道原则,只是为了私与利而已。在陆氏看来,佛教的这种教义显然是与儒家心怀天下的理念不同:“释氏谓此一物,非他物故也,然与吾儒不同。吾儒无不该备,无不管摄,释氏了此一身,皆无余事。公私义利于此而分矣。”④陆九渊:《陆九渊集》,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474页,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17页,第20-21页。因此,无论是从立教的缘由还是教义来看,儒学为义为公,佛教乃利乃私:“从其教之所由起者观之,则儒释之辨,公私义利之别,判然截然,有不可同者矣。”⑤陆九渊:《陆九渊集》,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474页,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17页,第20-21页。

二是儒释有经世与出世上之异。在陆象山看来,儒学讲义与公,故积极入世,关注国难民瘼;而佛教则讲私讲利,寄希望于来世,不于世抗争,故主张出世:“惟义惟公,故经世;惟利惟私,故出世。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⑥陆九渊:《陆九渊集》,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474页,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17页,第20-21页。佛教与儒学虽有经世出世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舍此世之外而别有乐处,只是说佛教跳出了天地人三极之道,不专主经世而已。在《与王顺伯》书中,他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来教谓:“佛说出世,非舍此世而于天地外别有乐处。”某本非谓其如此,独谓其不主于经世,非三极之道耳。又谓:“若众圣所以经世者,不由自心建立,方可言经世异于出世,而别有妙道也。”吾儒之道乃天下之常道,岂是别有妙道?谓之典常,谓之彝伦,盖天下之所共由,斯民之所日用,此道一而已矣,不可改头换面。前书固谓今之为释氏者,亦岂能尽舍吾道,特其不主于是,而其违顺得失,不足以为深造者之轻重耳。⑦陆九渊:《陆九渊集》,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474页,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17页,第20-21页。

针对王氏所言,陆九渊予以了批判,指出,儒家之道是天下之常道,为百姓日用之道,佛教徒也不可能尽去其道,只是它教义不重在经世,没有提出像儒家那样完备的政治主张和伦理准则。

三是儒释在生死观上有别。陆九渊认为,儒释两家在生死观问题上也是有区别的,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憎恶生死,所以讲究轮回,追求来世;而儒家却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观,关注现世:“释氏之所怜悯者,为未出轮回,生死相续,谓之生死海里浮沉。若吾儒中圣贤,岂皆只在他生死海里浮沉也?彼之所怜悯者,吾之圣所病者,释氏之圣贤则有之。”⑧陆九渊:《陆九渊集》,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474页,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17页,第20-21页。在他看来,佛教追求涅槃,憎恨生死,实质上却是因为不免生死,不出轮回:“来书所举爱涅槃,憎生死,正是未免生死,未出轮回。”放不下生、死、异、灭四相,尤其是寿相(包括生死相),就是其典型表现:“不了四相者,正是未免生死,未出轮回。四相虽有浅深精粗,然其寿者相,亦只是我相。根本潜伏藏识,谓之命根不断,故其文曰:‘若有人赞叹彼法,则生欢喜,便欲济度;若有人诽谤彼所得者,即生瞋恨。’此亦正是未免生死,未出轮回。”虽然佛教也有免生死、出轮回之说:“又如来教:‘因地法行,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正是免得生死,出得轮回。”但不占主导地位,故程颐曾评价说:“释氏只是理会生死,其他都不理会。”尽管也有佛教徒反对此说,曰:“某当时若得侍坐,便问道,不知除生死外更有甚事?”⑨陆九渊:《陆九渊集》,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474页,第17页,第17页,第20页,第17页,第20-21页。却也充分说明佛教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个人的生死问题,与儒学的价值追求相去甚远。

结语

面对时代课题,陆九渊在儒佛关系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通过对儒佛知识的研读,在综合评价儒佛的基础上,对儒佛的同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对儒佛相通性的分析,为其援佛入儒、构建儒体佛用的心学体系奠定了基础。诚如崔大华先生所言:“在陆九渊的心学中,佛教禅宗思想只是作为理论背景而有所映照,不是作为思想渊源而得到再现的。即陆九渊心学虽然援用了某些佛家名词、概念,反映佛家思想,渗透到儒家思想中来的宋代思潮的一般特征,但其理论核心、宗旨,乃至主要论题,都不是承继着禅宗,而是发展了孟子。”①崔大华:《南宋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1页。他对于儒佛差异性的辨析具体且深刻,别具一格,张立文先生指出:“陆九渊以公私和义利区分儒释,不仅表明了自己学说与佛教学说的区别,而且抓住了儒释在伦理道德上的重要分歧。”②张立文:《心学之路——陆九渊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此言不虚。

猜你喜欢

中华书局儒学佛教
“儒学在西部暨丝绸之路的传播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佛教艺术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儒学交流在路上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应用儒学的兴起
——儒学创新发展的趋势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