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27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1-12-03徐晶王秀芳林梅张明雪

天津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玻璃体医嘱眼压

徐晶 王秀芳 林梅 张明雪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300052)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眼外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黄斑裂孔等[1]。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多与全身疾病具有相关性,同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预测性差的特点,要求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前控制系统性疾病,术中加强管理、术后严密观察眼部并发症等对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预后极为重要。我院眼科于2019年3月至9月共收治427例(445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均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27例(445眼)患者,男245例,女182例,年龄10~87岁。其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69例183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5例35眼,黄斑裂孔26例27眼,黄斑前膜24例24眼,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26例26眼,玻璃体积血18例18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90例93眼,眼球破裂伤39例39眼。实施玻璃体切除术193例203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144例149眼,硅油取出术63例65眼,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27例28眼。所有手术术中仪器设备运转正常、手术器械准备充分,未发生因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者386眼,占86.7%,59眼视力同术前,占13.3%。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 术前评估患者全身情况,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前进行全身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化验检查。本组23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入院后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手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低于8.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1.1 mmol/L;117例患者合并高血压,每日监测血压1~2次,术前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32例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术前对症治疗后血肌酐<707 μmol/L,血压降至170/90 mmHg以下。17例患者合并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狭窄,行心脏搭桥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以上,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检查未发现血管狭窄或新发心肌梗死。7例患者伴严重心律失常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或心脏射频消融术后,经心电图检查未发现窦性心动过缓或室性心动过速。12例患者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在3个月以上,经头颅CT检查未发现新鲜梗塞灶或出血区。3例患者伴再生障碍性贫血,经输血或成分输血后血小板达到正常[2-3]。

2.1.2 术前调整药物及护理 本组27例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凝药。手术前7天遵医嘱停用此类药物,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2次,每次0.4 mL。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为腹部皮下,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治疗前向患者讲解该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药物的药理作用、注射部位和操作方法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用药期间遵医嘱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每天更换注射部位,注意无菌操作,拔针后局部用棉签按压3 min,忌注射部位热敷,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本组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术前最后1次透析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同时手术前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将血压控制在170/90 mmHg以下[2],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1.3 心理护理 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介绍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必要性、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解答患者问题和疑虑,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手术前1日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术中及术后配合注意事项(如术后用药、体位、活动限制、航空旅行限制等)。告知患者术后有可能需要头低位,以及头低位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练习适应这种特殊体位。手术室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12例患者主诉睡眠障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嘱患者避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术前1日晚遵医嘱给予镇静助眠药物。

2.2 术中护理

2.2.1 心理护理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多数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对手术存在一定的恐惧和忧虑,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围手术期风险。术中与患者多沟通,手术室播放舒缓音乐[4],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对于术前有严重焦虑或幽闭空间恐惧症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

2.2.2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本组15例伴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术中全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出现血压、心律异常波动者,配合麻醉医师及时调控。术中所有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2.2.3 术中配合 熟练掌握各种手术仪器设备操作方法及参数调节,术中将手术显微镜目镜瞳距调节到适宜距离,连接好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将玻璃体切割机切割速率、负压、灌注液架高度、光导纤维亮度等数值调节好;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步骤、术者手术习惯将激光仪器能量、激光间隔时间与持续时间调至适宜数值。与手术医师进行沟通,提前准备好术中应用的医用耗材,术中与术者默契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检查、清点专用一次性套包内物品的数量和完整性,准确地将套包内各导线与玻璃体切割机连接后调节术者所需参数。根据手术进程提前配制好足够的灌注液以维持眼压,保持眼压平衡。随时关注集液盒,防止集液盒液体过满溢出对玻璃体切割机器造成损害。护士术中注意力要集中,时刻了解手术情况及进行的步骤,运用自己的经验,密切配合医生,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物品。术中做好无菌监督,避免过多人员在手术室流动,减少术中眼部及全身并发症[1,5]。

2.3 术后护理

2.3.1 眼部护理 严密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打开后,观察术眼有无分泌物、结膜充血情况及眼睑水肿程度。有分泌物者及时用无菌干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拭净;眼睑水肿严重者,遵医嘱用50%硫酸镁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日按时为患者滴眼药水,手法正确,动作轻柔,做到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两种及以上眼药水之间间隔5~10 min,先滴刺激性弱的,后滴刺激性强的。指导患者勤洗手,勿用不洁手触碰眼睛。术后2周术眼不能进水,以免引发感染。

2.3.2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手术后1、3、7、14日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验光、裂隙灯、眼底等,并给予局部抗炎对症治疗。观察眼部病情变化,如出现术后并发症则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对症处理。术后24 h眼痛症状仍旧无法缓解的患者,遵医嘱予以镇痛治疗,术后2~3日仍疼痛感强烈的患者,要警惕眼内感染、眼压高以及伤口出血等并发症。本组15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遵医嘱给予口服醋氮酰胺,用0.5%噻吗心胺滴眼液滴眼,必要时静脉滴注20%甘露醇,密切观察眼压变化,做好记录。观察术后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眼压升高的症状是否改善。经过上述治疗后,15例患者眼压逐渐下降,症状减轻。7例患者因手术切口渗漏出现术后低眼压,经局部加压包扎后均好转。5例患者术后出现前房少量出血,遵医嘱让患者采取半坐位、服用促进血液吸收药物等保守治疗后完全吸收。2例外伤患者术后前房大量出血,经上述保守治疗后未见明显吸收,眼压升高,给予前房冲洗,眼压恢复正常,角膜无血染。术后因前房积血继发青光眼者必要时前房穿刺可快速降低眼压[6-9]。

2.3.3 体位护理 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填充气体或硅油者,术后需要保持面部向下的体位或特殊体位,以利于术后眼部情况的恢复。术后需保持被动体位者[10],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被动体位的目的及意义,以及保持体位的持续时间和注意事项。术后不宜绝对卧床,在保持面部特殊体位的情况下可适当运动,如活动四肢,慢走等,避免血栓形成或出现便秘、食欲不振等情况。让患者听音乐、听广播,转移患者注意力,嘱家属多与其沟通、缓解身心疲劳与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因体位不适带来的焦虑。

2.3.4 饮食护理 术后初期进食易消化、纤维素多的食物,防止便秘。恢复期进食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饮食[11]。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避免咀嚼坚硬食物(如坚果类等)。

2.3.5 出院指导 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按时用药、及时复诊。合理饮食,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硅油、气体填充者,告知保持被动体位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告知复查的重要性。

3 小结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对设备条件要求高,手术难度大,具有操作复杂、术中不可预测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等特点。此外,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老年患者居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疾病。因此,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实施相应的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合作指导、饮食管理及并发症治疗护理、术后眼部复诊等全面的护理手段,对患者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提高手术安全性。

猜你喜欢

玻璃体医嘱眼压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遵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