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学院:中国特色产教融合的组织创新

2021-12-03

职教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教学院技能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本文认为产业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能够有效解决产教融合难题,可以称之为产教融合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困境与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

随着全球工业4.0 的步伐越来越快,全球面临着新一轮的“技工荒”,全球知名人力资源调查公司万宝盛华针对全球数万家企业的调查数据证实了这一事实。我国人社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技术技能人才在我国劳动力中的比重不断提升,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两亿人,占就业总量的比例从20%提高到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达28%[1]。虽然我国技能人才总体规模庞大,但是相对日益增长的技能人才需求而言,我国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央视财经曾经报道我国集装箱驾驶员供求缺口高达20%,企业开出了2 万元月薪却招不到合格的集装箱司机。

(一)企业培训模式的困境:人才盗猎

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在市场出现短缺的时候,产品价格就会上升,从而刺激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最终实现供求平衡,短缺消失。全球性“技工荒”的现实说明技工培养市场出现了市场失灵,经济学家把这种市场失灵机制称之为“人才盗猎”。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员工的自由流动导致培养技工的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竞争对手因为没有承担培训成本而有能力支付更有竞争力的工资,相当于“盗猎”了企业的技能人才和人力资本。由于“人才盗猎”机制的存在,企业的理性策略是尽可能“盗猎”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二)职业学校模式的困境:职业禀赋的短缺

为了弥补企业退出技工培养市场造成技能人才的短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政府出资举办职业学校的方法来增加技能人才的供给。政府的财政投入有效地缓解了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投资不足问题,增加了通用技能的供给量,但是没有根本解决中高端技能和专用技能短缺的问题。因为职业教育本质是职业人才的再生产,职业人才的成长无法脱离职业环境和职业经验。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是一种经验主义教育范式,而学校制度提供的是一种理性主义教育范式,虽然可以模拟职场环境,但是毕竟不能取代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传统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一个技能密集型组织,拥有开展职业培训所需要的师傅、设施和学习环境,因此学徒制是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默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手脑并用、理实一体是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现代职业教育以学校为主体,学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在传授现代产业科技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学校本身并不具备产业人才再生产的资源禀赋,如果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就陷入了理性主义的窠臼,因此以学校为主体的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必需依托产业的资源禀赋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走产教融合的道路。

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主导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决“人才盗猎”问题,而学校主导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决专用技能和默会知识短缺问题。解决“人才盗猎”问题就必须建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能够专享其投资于技工培养带来的收益。只有企业具备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动力,学校也才能够解决自身资源禀赋不足的问题。

二、产教融合模式的国际比较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现代职业教育普遍采用了产教融合的模式。产教融合的基本涵义即产业组织与教育组织的融合、生产与教育的融合。马克思曾经从现代工业技术变革的角度论述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他说现代工业技术是不断变革的,社会内部的分工也是不断变革的,大工业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入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变更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为了适应职业的频繁流动,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替代局部的人。他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具有复合技能的产业工人,而局部的人可以理解为具有单一技能的人。社会如何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呢? 马克思说:“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意思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产教结合,这一论断也构成劳动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纵观世界经验,产教融合有三种基本模式:“教学工厂”模式、“企业大学”模式和“双元制”模式。

(一)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教学工厂”模式即学校办企业模式。在校园内建设生产车间,学生不出校园就可以参加具备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实习。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中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不需要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单独办学,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的规模化,缺点是资金的需求量很大,经济效益低,教育链与产业链脱节,无法培养特定企业所需要的专用技能人才。在没有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情况下,高校的专业学院也可以培养产业人才,但是由于专业学院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而不是技能密集型组织,因此培养的学生只具备通用知识和通用技能,而企业所需要的专用技能还必须在员工入职以后重新培训,无疑增加了员工的成长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日本的“企业大学”模式

“企业大学”模式即企业办学校,这里所说的学校不局限于规范化有组织的学校,也包括企业的培训部或者虚拟的企业培训学院。“企业大学”模式在日本非常典型,而且一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美国学者雷·马歇尔曾经指出,日本的经济奇迹主要靠的是企业职业培训,而不是公办的职业学校。事实上日本的公办院校在日本职业院校中的占比不到6%,日本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是企业,因此东京大学的天野郁夫教授断言“如果日本教育有什么秘密武器的话,那法宝就是企业再教育。”[3]日本的各大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学院或者技术培训中心,1986年日本劳动省对员工为30 人以上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94%的企业都在以各种形式进行企业内职业培训与教育。日本的“企业大学”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终身雇佣制度和年功序列制度,这两项制度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保证了企业可以专享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收益,成功地解决了“人才盗猎”问题。但是随着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和年功序列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非正式用工不断增加,企业的培训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2018年日本内阁办公室进行的“企业对教育培训的态度调查”显示,由于非正式员工流动性较强、离职率高、培训成本较大,企业不愿意对非正式员工进行培训[4]。“企业大学”模式的优势是针对性强,能够有效提供企业急需的专业化技能人才,稳定高水平技工的供给。但是该模式无法解决员工培训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冲突问题,因为企业培训可以满足企业对专业化技能的需求,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员工需求规模有限,企业的员工培训不能实现规模化,因此平均培训成本非常高。

(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即行业企业与学校一起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德国的“双元制”是行业协会主导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协会制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学习内容和考核方式,然后分别由企业和学校执行相应的理论实践和教学,学生在企业取得了学徒的身份,在学校获得了学生身份。德国“双元制”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也是有效地解决了“人才盗猎”问题,通过行业协会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劳方和资方实行有效合作,降低企业员工流动性,保护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企业学徒留在培训企业就业的比例高达70%[5]。

三、产业学院:中国特色产教融合的组织创新

(一)我国对国际产教融合经验的借鉴

德国建立了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日本建立了基于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的企业主导的人才培训模式,新加坡建立了以学校为主导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当今世界可资借鉴的三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从历史上看,这三种模式在中国都有过实验,但是没有取得成功。20 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基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企业主导的企业办学模式,行业或者企业纷纷成立自己的技校培养技工,这种模式类似于日本的“企业大学”培训模式,比如1998年上海市有127 所技工学校,其中80%是由企业举办的。1990年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员工流动性增大,企业办学校模式崩溃了,因为企业之间相互“挖人”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企业举办学校不堪重负。随之企业举办的技校都转交给了地方教育部门,企业办学模式被政府办学模式所替代。政府举办的职业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很多学校通过开办一些经营性的企业或者生产性实训中心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种模式类似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但是由于效益不佳、管理不善,校办企业模式很快也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随后我国又开始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学校与企业举办“订单班”,吸引企业参与职业人才培养,由于学校与企业的交易成本过高,“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也流于形式。

由于无法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我国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最近十年来我国企业又兴起了办“企业大学”的热潮,目前各种形式的企业大学已经超过了3000 家,是高职院校数量的两倍以上,这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对技能培训需求的紧迫性,但是企业大学不能最终解决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因为企业大学无法解决人才培养的规模化难题。如果企业为了满足每年几十个新员工的培训需求而成立一个学校,显然人才培训的成本太高了。当前产教分离导致了工学结合的困难,有学者建议将学校重新划归企业来办学,这样的方案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这种模式的培训规模太小而不经济。

(二)我国产业学院模式的兴起

2006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共同创建了物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是国内最早的产业学院。作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2017年以后产业学院得到政府的大力鼓励和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提出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提出企业探索建设由校内外多方参与的产业化学院;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 号)对产业学院的建设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在实践中虽然产业学院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得到了各界的广泛重视,产业学院正在成为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的新载体和新抓手。我国的产业学院类似于德国的“双元制”,众多的行业企业共享学校的通用理论教学设施,而企业以学徒形式培养学生的企业专用技能。产业学院是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问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组织抓手。

(三)产业学院模式有效解决“人才盗猎”问题

从现实来看,无论是采取一个企业与一所学校合作组建产业学院,还是多家企业与一所学校共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都是一个相对排外的封闭式组织结构,能够解决“人才盗猎”问题。企业参与产业学院的根本动因在于企业一体化战略,为了获得稳定的技能人才供应。2006年和2007年是我国技工短缺最严重的年份,也是我国产业学院开始产生发展的年份[6]。这从侧面证实了产业学院产生的内在动因是行业企业为了稳定产业人才供给而采取的一体化战略,通过参与产业学院的建设而优先得到技术技能人才,降低人力资源供给的风险和人才招聘的成本。而产业学院的排他性合作模式可以有效保护企业的技能投资产权,保证企业技能人才供应的稳定性,可以节约人才培养的成本和提高人才培养收益。

(四)产业学院模式可以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与规模化矛盾

从组织形式看,产业学院和高校的专业学院具有本质的区别。专业学院是学校为产业组织培养人才,产业学院是产业主体为自己培养产业人才,应该是产业人才孵化的共享中心,类似于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中心是近年来在大型集团公司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它将不同国家、地点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在集团的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有些实力强劲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可以为本集团提供财务会计服务,还可以为第三方提供服务,其他公司可以共享财务服务,节省人工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学院实际上是人力资源服务共享中心[7]。

以产业学院为载体,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可以解决人才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学徒在企业学到企业独有的专用技能,在学校学到通用的行业知识和通用技能。多家企业通过共享产业学院的教育资源,可以降低自身人才培养的成本。而且由于企业人才需求具有多层次、多规格的特点,一家企业可能会同时参与不同的产业学院,反之,一家产业学院可以满足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例如台积电可以同时为苹果、华为、高通、英伟达等企业提供芯片代工,而华为同时还委托中芯国际代工芯片生产。

(五)产业学院可以解决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问题

技能的单一性与片面性是导致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单一技能人才面临着技能过时的风险,因此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成为单一技能的蓝领技工。2017年美国《人力资源杂志》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显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早期就业不错,但中年后会面对更大的失业风险。当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化时,职校毕业生因缺乏可用于不同工作领域的通用性知识和技能,不能顺利实现工作转换,因此,人到中年,职业学校毕业生失业率高于普通学校毕业生。对失业风险的担忧,也是人们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该调查从现实数据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产业学院模式可以克服传统技能培训模式的弊端,造就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从学校的角度看,为了把产业学院建成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学校必须与多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只有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才能解决人才的专业化与规模经济的冲突问题;同时以产业学院为依托,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还可以开展跨企业的学徒培训,从而克服德国单一企业学徒制带来的技能片面化问题。在教学组织上,以专业群为基础组织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克服过去过度专业分化的问题,面向行业而不是岗位培养人才,将学校教育的宽基础和企业培训的专业化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强、适应各种企业生产环境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现代学徒制项目中来,增加技能人才的供给。

四、产业学院组织创新亟待解决的政策难题

(一)明确产业学院的合作性质

从产业学院的性质来看,产业学院应该属于第三部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社会必然是由三大部门组成:一是公共部门即政府,二是私人部门即企业,三是社会部门,社会部门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从工业社会的结构看,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都是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而社会组织应该是一种合作制组织[8]。当前产业学院数量庞大,但是真正实体化的产业学院并不多,能够成为独立法人的组织则更少。产业学院的发展就是通过引入市场力量最终克服公办院校的僵化体制,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对接。目前产业学院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明确,合作处于松散状态,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朝着混合所有制的独立法人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急需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问题。未来的产业学院应该是引入政府资源和多家企业资源共同组建职业教育实体,有限保证投资方的人才需求,建立一种排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够最大可能地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未来的高职院校应该向着职业教育集团公司的方向发展,而学校所属的产业学院是校企共同出资组建的职业教育实体,学校对产业学院的管理也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渡,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资本管理体制,保证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和市场性。

(二)产业学院的法律法规保障问题

目前,校企合作中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的一大难题是没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因为学生的身份问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校企双方谁都承担不起责任,导致双方都畏惧不前,这也是产业学院面临的一大难题。再就是如何保持行业企业持续参与育人的动力和热情,也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持。这一点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做法,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行业、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的权利和职责,明确了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践是学业的一部分,有完善的保障体系,解除了校企的后顾之忧。对于行业企业积极性的问题,我国政府也应出台与校企合作配套的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和行会的利益,使企业获得政策红利。例如参考政府对高校按生均经费拨款的做法,用补偿或减免税收等形式由政府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成本补偿,对校企合作做出成效的企业给予奖励,使企业获得经济红利等。

猜你喜欢

产教学院技能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