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课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的实践和思考
——以中考复习课“等腰三角形”为例

2021-12-03张亚峰

初中生世界 2021年44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变式环节

■张亚峰

九年级学生学习紧,任务重。微课能极大地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加快复习进度,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学习,提高中考复习效率。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现状分析。

笔者发现,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上,教师往往采用直接灌输、枯燥训练的方式来强化练习,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有些复习课缺乏整体设计,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够,不利于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整体框架。九年级复习课时间安排紧张,若不能将时间高效利用起来,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复习效率。

2.基于微课的复习课可行性分析。

“双减”政策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为重要,而微课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中考数学总复习时借助微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可以对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观看和研究。通过微课平台,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远程交流并在线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盲区,从而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提高中考复习效率。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1.微课导学,课前预习。

预习环节1:观看微课

通过微课平台,教师发布与“等腰三角形”复习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

预习环节2:知识梳理

课前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等腰三角形部分的知识体系图。上课前,教师选出学生的典型“作品”,用手机拍照上传到微课平台。上课时,教师打开平台,大屏幕展示学生的知识体系图,边引导边完善。

预习环节3:简单应用

让学生做几道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题目,巩固相关知识点。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预习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看微课视频。本节课的知识繁杂,很多学生对一些问题容易出现理解偏差。通过微课视频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回忆这些知识点。第二个环节是知识梳理,这是复习课的必要环节。第三个环节是等腰三角形的简单应用,巩固了相关知识点,梳理了基本图形,概括了解法的多样性,为接下来探究更复杂的问题作了铺垫。

2.开放探究,发散思维。

例题:如图1,在等腰△ABC中,AB=AC,BE、CD是中线。

图1

问题1:在不添加辅助线的前提下,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问题2:BE、CD相交于点O,连接AO,你又能发现什么?

问题3:观察图形,你认为点O是一个特殊点吗?它有什么特殊性质?如何证明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复习并不是让学生简单重复、再现已学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在记忆中储存,需要时又能快速地提取。

3.变式训练,螺旋上升。

设计多个变式训练题目,运用不同的证明方法向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几个变式虽然类似,证明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由此改变了学生想当然的想法,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变式习题,课上只通过微课作简单介绍,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次观看微课视频学习,让学生顺利消化当天的知识。

4.动态演示,突破难点。

对于与旋转有关的最值问题,可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直观展示旋转的过程。

设计意图:与旋转有关的最值问题,通常可以采用“捆绑”旋转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点到点距离、点到线距离,或者点到圆距离的最值问题。通过微课的动态演示,直观感知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从而将该问题转化为点到线的最短距离问题,帮助学生顺利突破思维的障碍。课后将视频上传到微课平台,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5.延伸反思,提升能力。

微课除了运用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外,还能够灵活运用于课后复习与拓展。利用微课让学生的课后自主复习变得更有针对性,教师的教学更具可控性和监督性,大大提升了复习的效率。

三、思考与建议

1.把握应用的“度”。

教师在应用微课时需要注意把握“度”,不能滥用,以免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比如探究式的学习内容,就不适合让学生先观看,所以微课的观看要“适时”。有些知识点课堂上教师可以自己讲清楚的,就不必借助微课,所以微课的使用要“适当”。只有把握好微课使用的“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2.观念技能双提升。

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情况比较少,偶尔有教师使用微课,也常常是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微课的实际作用。而且,不少教师认为准备微课比较麻烦,也不太愿意去尝试。其实微课可以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或“泰微课”教学资源平台等网络平台上进行搜索,教师也可以自己用录屏软件或手机来制作。只要主动学习并实践,录制微课并不麻烦。

3.监测学习情况。

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面引导,让学生有排除网络干扰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的专注力和意志力。另外通过微课平台,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观看微课或完成练习的时长,帮助学生提高微课学习的效率。

4.构建微课平台。

新时代的初中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而互联网的传播媒介较多,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将微课内容在这些平台中发布,构建微课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平台进行交流。

四、结语

微课是新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辅助教学手段,是提高初中数学复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科学运用微课,坚持以教材为依托,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让微课成为学生复习的好帮手。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变式环节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
谚语趣画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联手解中考题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一个基本模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