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保健教育对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1-12-03崔秀云

甘肃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慢性病保健

崔秀云

甘肃省气象局卫生所,甘肃 兰州 730030

保健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教育对象掌握相关健康知识,形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并规避不良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有效的保健教育可促使人们更健康的生活[1]。目前,社区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这些健康问题的出现除和年龄有关外,还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且不良生活方式不利于患者病情控制,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2-3]。本研究利用多种形式为社区老年人开展科学的保健教育,讲解慢性病防控知识、营养膳食知识及其他生活常识等,以提高老年人保健知识水平,促使其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对象为2016 年6 月至2020年7 月本卫生所156 名老年人。男81 例,女75 例;年龄 61~87 岁,平均(72.52±5.36)岁。纳入标准:①意识无障碍,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②调研期间均居住在本社区;③均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躯体疾病;②有严重精神疾病。

1.2 方法 由本卫生所的医护人员向纳入对象开展保健教育,开展时间为6 个月。开展的方式包括:①组织集体学习,利用多媒体授课,每次45min 左右,每周1 次;②利用宣传栏宣传保健相关知识;③制作知识图卡,并发放给老年人。此外,还可在卫生所内定期播放有关保健知识的视频。保健教育内容包括:①慢性病知识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病。慢性病基础知识讲解内容包括慢性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而对于已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还应着重讲解慢性病并发症知识,并引导其做好预防。②向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讲解所用药的药理知识,使其认识到长期规范用药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③科学膳食教育:做好老年人的饮食教育,嘱其膳食均衡,进食低脂肪、少糖、少盐、高维生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尽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腌制品等。④加强生活方式指导:使老年人知晓适当运动的益处,根据老年人身体素质指导其运动锻炼,如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一般达到年龄估算最高心率(220-年龄)的60%~80%。此外,告知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对身体的危害,并帮助其改正。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自制老年人保健知识调查问卷分析156 名老年人教育前后保健知识认知水平。问卷项目包括血压知识、血糖知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用药常识、烟酒危害性知识等,每项均按0~50 评分,分值愈高,保健知识认知水平愈高。专家测得此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82,通过预调查得到量表Cronbach’α 系数为0.78。②统计156 名老年人教育前后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合理使用药物、定期体检、戒烟酒等各项健康行为形成率。③采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从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交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对156 名老年人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上述每项评分均转化为百分制,分值愈高,生活质量愈好。④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了解156 例老年人对保健教育的满意度。量表总评分为100 分,得分>85 分表示非常满意,60~85 分表示较满意,<60 分表示不满意。非常满意率与较满意率相加之和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内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教育前后保健知识认知水平 教育后老年人血压知识、血糖知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用药常识、烟酒危害性知识等各项保健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见表 1。

表1 教育前后老年人保健知识认知水平比较(分,)

表1 教育前后老年人保健知识认知水平比较(分,)

时间 血压知识 血糖知识 饮食知识 运动知识 用药常识 烟酒危害性知识教育前 27.17±6.48 28.03±7.34 28.56±6.70 28.20±6.47 26.31±6.25 29.40±6.93教育后 40.25±4.39 41.58±3.11 41.36±4.52 40.43±5.81 38.37±6.31 41.62±4.46 t 20.872 21.230 19.781 17.566 16.960 18.52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教育前后健康行为状况 教育后老年人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合理使用药物、定期体检、戒烟酒等各项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见表2。

表2 教育前后老年人健康行为状况比较[例(%)]

2.3 比较教育前后SF-36 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教育后老年人SF-36 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见表 3。

表3 教育前后老年人SF 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分,)

表3 教育前后老年人SF 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分,)

时间 躯体功能 活力 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 社交功能 总体健康教育前 63.21±8.35 61.38±7.51 58.69±7.95 61.48±7.43 61.15±7.84 62.40±6.31教育后 76.13±6.61 74.20±5.07 71.15±5.23 72.36±5.60 72.70±6.51 74.62±5.85 t 15.153 17.671 16.354 14.606 14.156 17.73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4 对保健教育的满意度 156 例老年人中,非常满意 126 例(80.77%),较满意 28 例(17.95%),不满意 2例(1.28%),满意度为98.72%。

3 讨论

社区保健教育为社区卫生保健的重要部分,对于居民健康意识、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社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自我保健能力较差,存在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等,使其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可能性较高[4]。而上述慢性病发生后,如不能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则可导致身体健康持续损害,生活质量亦会随之降低。因此,应将社区老年人作为社区保健教育的重点对象,力求通过有效保健教育提高其健康管理水平,以规避不良因素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老年人因学习能力、记忆力较差,单纯采取口头宣教,老年人无法将安全教育内容理解并掌握。基于此,本研究采取多媒体讲解、播放宣教视频、发放印有宣教内容的图片等多种教育方式为老年人开展保健教育,克服了上述单一化教育的弊端,有利于老年人更好地理解知识[5]。本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后老年人血压知识、血糖知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用药常识、烟酒危害性知识等各项保健知识评分与教育前相比均显著提高。表明采取社区保健教育可提高老年人保健知识水平。教育后老年人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合理使用药物、定期体检、戒烟酒等各项健康行为形成率与教育前相比亦明显提高。通过有效的保健教育,可使老年人充分认识到健康行为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使其掌握健康生活知识,从而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后老年人SF-36 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这是由于通过系统的保健教育,老年人对慢性病预防知识、营养膳食知识及其他生活常识等了解程度后,便于其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纠正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积极预防各种慢性病,从而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6-7]。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对保健教育的满意度高达98.72%。可见本研究开展的保健教育深受老年人欢迎。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多年来形成的不良习惯并不容易改变,这提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的督导,使其主动进行各项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使其身体健康得到保障[8]。

综上所述,社区保健教育应用于社区老年人中,可提高老年人保健知识认知水平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提升生活质量,且老年人对保健教育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慢性病保健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2022年1至6期总目次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普及眼保健知识
养生保健的“怪味”菜
电脑族养生保健的四大妙招
南昌市中学体育课程中保健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