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2021-12-03郭正东

甘肃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数值病情

郭正东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为阳性,而且患病的时间在半年以上,或者无明确的发病时间,但已经有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有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患者表现为周身无力、轻微的消化道症状以及厌食等,严重者会表现为腹胀、肝硬化等临床症状如肝掌和蜘蛛痣等[1]。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当疾病逐渐恶化后会有临床症状,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急性期,治疗难度较大,患者会转变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临床中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没有明确的方法,但主要是降低乙肝病毒复制,减少病毒的抵抗以及提高患者免疫力,主要保护干细胞的再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所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130 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人群13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 76 例,女性 54 例,年龄 21~72 岁,平均(49.15±5.15)岁;对照组男性70 例,女性60 例,年龄22~71岁,平均(50.19±3.4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对检查内容均知晓,并能够主动配合检查。②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此项研究。③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及相关基本信息均完善。④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3-4]。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如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等。②患者对本次的研究不配合,不愿意参与检查。③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没有遵照规定进行检查,或者在研究中参加其他治疗和检查。④在治疗中患者病症突发加重,不能继续进行实验。

1.3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空腹大于8 小时后,静脉采血5mL,常规离心,取血液中的上层血清,在无菌状态下做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检测。血清检测免疫球蛋白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注意根据速率比浊法对免疫球蛋白中的 IgA、IgM、IgG 检测,每 15s~1min 对血清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一次。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主要有抗病毒保肝治疗,辅助使用调节免疫功能,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进行再次检查。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治疗结果对做效果评价,分为改善组和恶化组。改善组是指显效患者和有效患者的和,恶化组是指无效者。

1.4 观察指标[5]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中的各个免疫球蛋白各类型的水平。包括:G 型免疫球蛋白、M 型免疫球蛋白以及A 型免疫球蛋白。G 型免疫球蛋白的正常值为7~16.6g/L;M 型免疫球蛋白的正常值为400~3450mg/L;A型免疫球蛋白的正常范围为760~3900mg/L。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 软件分析各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观察组中患有慢性乙肝的患者的各个免疫球蛋白的数值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mg/L,)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mg/L,)

组别 n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观察组 130 3.72±1.02 3.18±0.61 14.64±0.68对照组 130 1.82±0.19 1.62±0.91 6.82±0.49 t 9.381 9.372 10.222 P 0.021 0.024 0.018

2.2 观察组中免疫功能水平变化与病情变化情况 检查化验PTA 数值恶化组明显高于改善组,而恶化组的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恶化组和改善组免疫功能水平变化与病情变化情况()

表2 恶化组和改善组免疫功能水平变化与病情变化情况()

组别 n 免疫球蛋白A(g/L) 免疫球蛋白M(g/L) 免疫球蛋白G(g/L) TBIL(μmol/L) PTA(%)恶化组 70 2.71±0.23 2.32±0.82 14.22±4.02 158.22±168.21 54.92±14.29改善组 60 3.92±0.48 2.98±0.61 16.98±5.21 427.24±156.24 22.78±14.24 t 6.272 7.021 5.562 10.291 9.271 P 0.027 0.026 0.022 0.013 0.018

3 讨论

根据临床研究报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患者的各项免疫球蛋白主要的生存场所是机体的血液以及其他的组织,但是由于患者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此病毒会在体内不断复制,最终导致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各种免疫球蛋白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6-7],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在机体内发生免疫反应,免疫反应直接破坏肝细胞,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免疫球蛋白的各项数值就越高。正常的肝细胞在受到病毒的侵袭后,肝细胞和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在抗原的主导下,刺激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机体内正常的免疫球蛋白逐渐减少,因此,无法发挥抗体的作用,导致患者免疫系统破坏,造成免疫功能低下。临床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检查,所得到的化验指标能够反映肝功能的各种现象,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8]。

本研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数值水平明显升高,因此根据患者的化验中的各个免疫球蛋白的数值可以有效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这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所产生的坏死物质具有较强的非特异性佐剂作用,导致免疫球蛋白的各个数值均明显升高。乙型肝炎病毒会在患者的体内不断复制,而且此病毒使患者自身抗原激活而产生多克隆B 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增高。通过有效地治疗后,病情好转的患者血清中各个免疫球蛋白的数值均有所下降,甚至恢复正常水平,其中PTA 数值的水平也较治疗前升高,因此可以说明免疫球蛋白可以准确反映患者肝细胞的损害程度,监督患者治疗后病情恢复,判断患者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效果[9]。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水平明显下降,导致患者的TBIL 水平升高,肝功能的异常还会对患者的血凝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肝功能障碍还会影响凝血效果,所以,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的各项检查,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临床参照免疫球蛋白的数值进行治疗,能够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10]。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数值病情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