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红色研学旅行的提升对策
——以三明市明溪县为例

2021-12-02陈怡洁黄俊毅

乡村科技 2021年32期
关键词:文旅研学旅行

陈怡洁 黄俊毅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为国务院的新部门,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当前,研学旅行主要基于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将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结合在一起,是文旅融合的典型产品和实现途径。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为乡村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乡村研学旅行也为文旅融合发展创造了新动力。

1 乡村研学旅行与文旅融合

1.1 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一种以研究性、探究性、体验式学习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是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类型。目前,研学旅行主要面向中小学展开,所以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其是一种由教育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方式,依托校外研学基地、研学导师和其他研学组织机构等展开的涉及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内容的校外综合实践课程。

研学旅行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将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大力推进。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产品,对教育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在教育学领域,研学旅行的开展能够有效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从而以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对于旅游产业来说,研学旅行是一种集研学与旅游于一体的新业态[1]。在研学旅行视域下,旅游的社会育人价值被渗透至旅游地点、旅游活动等各个方面,旅游的严肃性与娱乐性得到了充分结合。

1.2 乡村研学旅行与文旅融合的互动关系

1.2.1 文旅融合为乡村研学旅行提供新契机。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多集中存留于乡村地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了文旅融合六大路径,其中之一即为鼓励文化机构与旅游企业对接合作以促进产业融合。在此背景下,乡村研学旅行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契机。地方政府部门转变红色文化的保护理念,以一种新的整合利用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乡村研学旅行。位于乡村的革命遗址遗迹为乡村研学旅行提供了新元素,赋予了新内涵,创造了新价值。

1.2.2 乡村研学旅行为文旅融合创造新动力。红色研学旅行在乡村的开展为当地吸引了大量的旅游客源,让文化资源更顺利地以带有文化属性的旅游产品形式落地,乡村的文化优势由此转化为旅游产业的优势。研学旅行成为让红色文化更具互动感与体验感的传播方式,红色文化也成为研学旅行拥有更强获得感和认同感的重要因素[2]。在红色研学旅行的基础上,文化和旅游实现了科学、合理的全面融合,呈现出更加明显的耦合性。

2 基于RMP框架的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现状分析

2.1 RMP分析框架

RMP理论是由旅游学者吴必虎提出的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目的是在区域旅游开发中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Resources analysis)、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从而提出既体现地方资源特色,又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旅游产品的旅游规划理论框架[3]。该理论形成的分析框架在旅游开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本研究运用该理论分析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

2.2 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现状分析

2.2.1 资源现状。红色文化资源是研学旅行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也是构建研学基地的基础要素。红色研学主要以革命遗址、旧址和文物等革命遗存为主要对象。明溪县拥有厚重的革命历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到过明溪,留下了中央苏区时期典型代表性的革命遗存。

根据《三明市革命遗址总目录》《三明市第一、二批红色文化遗址名录》《明溪县重要红色文化资源情况表》《三明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等资料,笔者对明溪县现有红色文化资源分乡镇整理,如表1所示。据统计,明溪县共有革命旧址遗址点13个,省级革命文化保护单位7个,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3个,红军村2个。散落在明溪县各乡镇的革命遗址点,形成了4个较具有规模的旧址群,分别是红军战地医院旧址群、归化县西北区区乡苏维埃政府遗址群、归化之役遗址群和胡坊红军旧址群。厚重的红色资源禀赋孕育了内涵丰富的苏区精神,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特色鲜明的课程素材。

2.2.2 市场现状。目前,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大多是在政府和学校统一组织下零散、小规模地开展,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依托三明市整体的红色文化传播工作。例如,推广红色三明故事宣讲活动,整编红色资料,策划红色主题活动,创作地方特色文艺作品等,明溪县红色文化传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明溪县当前尚未形成独立的红色研学旅行营销品牌,也未形成明确的品牌形象,其品牌营销仍主要借助三明市“风展红旗如画”的红色文化品牌。在市场推广上,主体还是以政府为主,相关利益主体并未整合进来。产品推广的方式较为单一,多采取地方公众号信息发布等无差异的市场覆盖策略,未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宣传。

2.2.3 产品现状。研学旅行的活动场地主要是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滴水岩红色旅游景区、夏阳乡旦上村和御帘村等红色研学基地。从展示效果来看,滴水岩红色旅游景区、御帘村、胡坊村、旦上村等处都有基本的革命历史陈列室,已有的陈列内容能体现重要的红色历史事件,但只挂有简易说明牌,展示技术和解说系统比较欠缺,观赏性不强,局限于“片断化”信息、“文字+图片”“橱柜+玻璃”的陈列形式较简陋。从研学活动来看,红色研学基地建设并不完善,趋同化倾向较重,相关配套设施简单;红色研学旅行线路以纪念馆、遗址遗迹等参观与红色故事讲述为主,活动内容以参观、听讲解、看图片、悼念默哀较多,体验型、互动型项目较少。

3 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3.1 资源利用有待改进

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路线中的夏阳乡御帘村、滴水岩景区等多是文化活动场所与纪念地。归化之役战壕遗址群、红七军团铜铁岭战斗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同时,由于红色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和局限性、乡村城镇化进程中红色资源遭受破坏,红色资源利用方式的模仿照搬等使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同质化严重。这远不能满足红色研学旅行的提升需求,亟待有关部门加大在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广度利用方面的投入。

3.2 课程缺乏文化体验

明溪县红色研学课程供需之间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导致课程文旅融合不充分。供给方过于关注革命历史,缺乏对发展背景及受众群体的适度关注。研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般侧重于理想信念、党性教育、革命历史等,但课程的主题性不明确。授课方式课程多是灌输形式,仍停留在“听”与“看”层面,缺少创新感、互动感与体验感,难以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3 宣传效果差强人意

作为主要受众群体的青少年接触较多的信息渠道是QQ、微信、抖音等主流媒介,更倾向于视频、直播等推广方式。而目前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产品主要以地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推送、线上新闻平台发布产品信息等单项信息输出的方式进行宣传,缺乏双向互动。整个宣传过程更多地被当作外在任务完成,针对性弱,未呈现产品的特征及核心价值,难以吸引受众群体。目标市场的需求与现有的宣传方式存在矛盾,推广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3.4 人力资源不具优势

明溪县研学旅行的开展尚未成立专门负责研学工作的组织,也难以招揽高素质的行业人才,无法组建出色的运营团队。红色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人员对教育学、心理学、旅游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参差不齐,大多缺乏深层次的知识经验;带队导师基本是由导游讲解员、学校教师兼职负责,难以专业地引导学生进行红色研学活动;日常管理团队也多为临时组建,缺乏稳定的组织架构进行工作运转。

4 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的提升对策

4.1 提高资源利用程度

在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维护、修缮工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横向、纵向的开发。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应只局限于其本身,可对周边的各种资源择优利用。明溪县内的翠竹洋国家地质公园、南山古人类遗址、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湖杨时文化园等都可与当地革命遗址点进行串联,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复合型旅游线路和产品,为红色研学旅行注入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明溪县红色文化资源整合,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声、光、电、VR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及现代文化创意元素的注入,让红色文化的历史积淀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助力红色研学产品的创新性发展[4]。

4.2 完善研学课程设计

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需要同时关注“学”与“旅”的特性,以实现“以游促学、寓学于游”的目标。因此,在前言理论的指导下,明溪县红色研学课程的主题需进一步明确,可以按文化内涵的共性对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区分,开设以“东方军反‘围剿’斗争”“中国伟大的革命道路理论”“百年苏区的新时代建设”“革命岁月的传奇人物”等为主题的课程。课程的内容设计需要落实整体的育人理念,既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要追求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更要创意设计参与性、自主性较强的研学活动。在红色研学旅行结束后,要落实教育成果的巩固,通过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对课程进行准确评估,从而更好地提升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的品质。

4.3 创新营销推广方式

营销人员需要深入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景区的内部,了解景区想要传达的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知识,将景区内容与不同受众群体的特征相结合,形成针对性的宣传文案。在利用传统媒介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可以融合当下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元素,如创建“红色明溪快乐研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拍摄明溪县红色景点宣传的短视频,组织游客分享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的体验等,并安排工作人员在这些平台上与受众进行长期互动,以保持新媒体平台的稳定运营[5]。在销售渠道方面,除了运用传统的媒介以外,还可以利用OTA平台分销、直播带货、展销会推介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明溪县红色研学旅行的知名度。

4.4 发挥人力协同效应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顺利开展红色研学旅行的保障,因此,需要进一步整合相关的利益主体,在自愿、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展开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例如,与永安市、将乐县、宁化县等明溪县周边地区的旅游部门合作,加强资源与客源共享;与地方学校合作,共同设计出教育实效性更高的研学课程;与旅行社合作,招徕更多的省外客源。同时,有关部门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特别是产品研发人员、研学旅行带队老师、产品统筹运营者等。另外,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从而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开展的规范性。

猜你喜欢

文旅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