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法课应重视体验教学

2021-12-02

江苏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创设

时 倩

体验教学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或者对过去经验进行再体验,引导体验者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达到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透察,使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该重视体验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体验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从阅读、听讲转变为在研究、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宗旨。

1.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道德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关注学生情感,实施体验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生活联系和情感互动,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

实施体验教学,就要让教师由过去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的“服务者”“组织者”,有时还是跟学生共同研讨的“参与者”。这种“共生性”的师生关系既为体验教育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使学生能真正主动、积极、乐观地投入学习。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有不少难以理解的问题:“坚持集体主义是否一定要牺牲个人利益?”“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那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是否就可以免受制裁?”“如何真正认识合作中的竞争及真正理解在竞争中合作?”“一些国有企业改制后为何会有大量工人失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许多大学生就业难?”……面对这些学生思维疑难问题,教师不能搪塞、回避,更不能含糊其词。这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以精练实效的“导”为指引,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还应该结合社会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正确分析,从而使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2.创设灵活多样的主题情境。

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是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受他们喜爱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发展思维和情感,涵养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例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部分内容,教材讲述了“生活难免有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等一系列较抽象的内容。在教学中,为了避免空洞的说教,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教学情境:(1)通过四幅漫画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分别介绍自己所遭遇的挫折;(2)呈现一个哲理故事《我是最棒的!》;(3)组织以“挫折是件好事”的辩论活动;(4)播放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取得冠军的录像。整个教学过程既突出教学重点,又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特别是在女排姑娘演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声中,在那些意味深长的歌词的感染下,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吟唱,整个课堂教学达到了一个高潮。教学中运用了图画再现、板书展示、音乐烘托、放映录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了根据教材内容所创设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当然,情境的创设是多样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表现情境、交流情境、活动情境等多种方式开展体验教学。例如,在初二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材涉及了较多的法律知识,比较枯燥和抽象。为了更好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我来当回小法官”的模拟法庭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在课上通过模拟和表演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形象化。

3.运用合作探究的实践方式。

体验教学应当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网络化的科技现状以及时代大背景,设置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和项目,使学生在用中学,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所以教学中要注意把知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合作探究、积极实践让教学过程更富趣味性。

例如,在对初三学生讲授“共享发展成果”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中或课后围绕以下方面组织学生调查、讨论:(1)请说一说自己家庭或者所在社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变化;(2)列举一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并谈谈从中得到的感受;(3)开展一次“争做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合作探究、参与实践,让学生从自身比较感兴趣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展开调查、交流,对所学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是一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在体验之中,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都可以增进自己的道德境界,学生也可以将抽象的道德实践关系具体化,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创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未来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