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2021-12-02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磁灶镇三吴小学洪雅菁

家长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绘画创新能力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磁灶镇三吴小学 洪雅菁

一、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关学者提出:“创新能力虽然具备传统性的思维特征,但同样,也具备较为独特的思维规范。同其他思维模式比较,创新能力更具新颖性、灵活性以及艺术性。”由此可见,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以美术等具备艺术气息的科目为主,找寻培养创新能力的新方法。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这方面,美术教学存在众多优势:第一,在美术作品中存在美的特征,能够对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小学生的感官会受到抽象性艺术的影响,能够引导小学生多角度展开思考,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中树立起创新意识。第二,美术课程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促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良好的成效。探索知识的首要条件便是兴趣,想要达成美术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教师就要对小学生的活动兴趣进行充分培养,而在对一系列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展开设计期间,能够对小学生学习并体会美术知识的乐趣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例如,通过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方式,可以引导小学生进入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中,促使其能够积累丰富的美术经验,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从而为美术创作带来更多的素材,进而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促使其提升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积极性。第三,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在小学阶段,美术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能够通过自主想象、自主创作、自主动手,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力,推动学生日后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未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明确目标

目前众多小学校园并没有对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向小学生简单地讲解一些基础美术知识,随后便是按照教材或大纲对小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指导,结果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有所忽略。

(二)教学方法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讲解、布置图画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复制是我国小学美术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让小学生对美术知识自主理解,也无法在脑海中转变为自己想象的模样。如此,虽然能够确保小学生学到一些美术知识、绘画技巧,但是并未带给小学生过多锻炼创新能力的机会,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制约。

(三)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前在开展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并未有效设计一些课堂互动、教学情境,这同样也间接影响到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属于一些较为基础的问题,只是对小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程度进行反映,无法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便会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小学生有时创作的一些绘画作品没有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与鼓励,同样也会影响到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采取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活动

对于美术教学活动而言,存在多样性、丰富性等特征,教师要将教育活动要求、教育活动内容作为依据,从而灵活选择教育活动方法,促使小学生能够在美术活动的变化多端中有所收获。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美术教育活动形式,以求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第一,小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一种自由创作形式便是“添画”,可以将以往教师画、小学生模仿的单一教育活动方式做出转变,为小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想象空间。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基本形”期间,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记忆中或者是较为感兴趣的图形轮廓,如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三角形等,随后,再让小学生开动脑筋,对这些图形进行“添画”,如将正方形绘制成一幢小房子;将圆形绘制成一个车轮;将长方形绘制成一辆小汽车。促使小学生在“添画”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体会绘画的乐趣,不仅能够发挥想象能力,还能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充分培养。第二,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非常喜欢做游戏,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能够为小学生绘画兴趣、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帮助。例如,在教学“秀秀我的玩具”时,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利用彩纸、水瓶、纸壳、木棍、棉布、棉花等材料制作城堡与娃娃等玩具,然后开展“过家家”的游戏,促使小学生在游戏乐趣的促使下,通过自主动手制作,从而形成创新能力。第三,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喜欢去观察,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著名画作,让小学生欣赏,从而让小学生对绘画的技巧、色彩的搭配有深入的了解。随后,教师引导其根据画作的特点自主创作,从而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

(二)小组合作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之间每天都有许多聚集的时间,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起到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此点,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例如,在讲解“安全标识”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设计动物园安全须知”的活动,将小学生划分为各个小组,要求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个动物园的安全须知,要求小学生通过交流、探讨,从而设计出有趣的字体,并且可以让其可以在须知上绘画一些动物、违禁物品等内容,起到丰富安全须知的作用。通过此,调动学生绘画、创作的热情,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随后,可以采取小组之间互评的方式,给予制作最精妙的小组表扬与鼓励,调动每一位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并且在互评中学习其他小组的优势,改进并创新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实现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给予小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小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产生,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不可在教学中为小学生设立过多的条例,避免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造成束缚。美术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学生创造个性的作品是教师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让小学生临摹作画,此种过于传统的活动模式,将会导致学生习惯性地对一切事物进行模仿,而不再具备创新的意识,也就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大胆想象,大胆作画。例如,在“童谣童话”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自行绘画姿态各异的卡通形象与有趣的故事场景,促使小学生能够对自身的想法大胆做出表达。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时,必须不断强化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性。师生之间加强互动,能够确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并且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美术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活跃度。随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在欣赏图片、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活跃大脑并调动想象力,想象教师展现的画作可以如何创新,实现创新能力养成的目标。例如,教师在开展“色彩大家庭”的教学活动期间,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展示橙子、苹果、牡丹花、草地等图片,促使小学生能够对颜色有一定的了解。随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行创作,选取身边简单易得的物品,观察这些物品的颜色,并且确保色彩之间的协调性。如红色、蓝色相协调的铅笔,橙色红色、相协调的书包,绿色、蓝色相协调的雨伞等。通过创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达成活跃美术教育活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开展美术教学,不仅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还能够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可以有效丰富其校内、校外生活。而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期间,必须将小学生好奇心强、探索欲强、创造性强等年龄特征作为依据,通过转变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活跃美术教育活动的氛围,实现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绘画创新能力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