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1-12-01顾伟利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质国学活动

顾伟利

大连高新区第一中学始建于2010年,经过10余年的发展,学校如今环境优雅、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且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确立“文质教育”文化理念

学校以“植养人文气韵,奠基文化人生”为办学目标,以“文化德育”“文化智育”为抓手,实现文化育人的发展策略。

学校提出“文质教育”办学理念,“文质”一词出自于《论语·雍也》中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学校为“文质教育”赋予时代意义,“文”是文采、是文化、是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累积;“质”是本质、是天性、是气质修养。“文质教育”是以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成为有文化、懂文明、有正确价值观的一代新人的教育行为的总和;是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结合,文化与品质并重同行,文与德并重、知与情同行的教育,是一种有历史渊源同时赋予时代内涵的创新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结合“文质教育”办学理念,开展“学红色文化,筑红色长城”党建主题研究,促进党员活动主题化、序列化、系列化。“弘扬正念,深入两学”“歌咏盛会,红心敬党”“浸润红色,传承经典”等一系列党日活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促进党员开阔视野、磨砺意志、坚定信仰、升华境界。

二、开展“文化德育”课题研究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提出并开展了“文化德育”相关课题研究,从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课堂等方面入手,引领学生完善人格、提升修为;致力于以“文”育德、以“文”立德、以“文”美德,力争达到校风所言的“德馨崇正气,书香蕴涵养”。

(一)以文化环境陶冶情操

学校环境建设以三元色为主:淡黄色,寓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中国红,寓意在品德培养和知识探究方面给师生以阳光向上的引领;大海蓝,寓意生活在海边的师生拥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和厚重的文化知识。

校园内的“竹石清华”庭院、人文书墙等环境创设,引导学生“固根基、成大厦”;学校还组织学生种植文化树、认养“希望花”,寓意学生要“与花树同成长、伴生命共美好”。可以说,浓郁的文化环境无声地润泽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浸润其中、自觉美好。

(二)以书香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为了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学校为学生创设浸润文化的条件,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五个一”活动分别是:“一次阅读”,每天中午,藏书近3万册的阅览室为学生开放,成为学生留恋的精神家园;“一声吟诵”,每节课前,学生都会在名曲中诵读经典古诗词,感悟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曲好歌”,学校每天充分利用课间时间,结合不同主题,播放好歌、名曲,陶冶学生的心灵;“一套国学操”,学校利用间操1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做国学操,促使学生在运动中提升修养、品味经典;“一场演讲”,每天早晨上课前每班都要进行国学演讲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使其感悟国学精髓。

此外,学校还开发相应的德育校本教材,如《好书品鉴》《经典吟诵》《名曲欣赏》《古韵修身》《国学演讲》等,力求达到育德启智的效果。

(三)以文化活动开阔视野

每年五月份,学校都会以“读书美好修养,文化经典人生”为主题举办读书文化艺术节,主要开展两大领域的活动:一是读书活动(知识竞赛、辩论赛),丰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二是公益文化讲座“我家讲堂”,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

(四)以文化课堂增进学识

学校通过“文质点评、学科融合、素养聚焦、翰墨飞花、情深意长”等要素的浸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科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达到文化课堂有引领、有辐射、更有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实施“情动五环”课堂模式

在“文质教育”办学理念下,学校结合冷冉先生的“情·知教学”理论,创建了“情动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相应的课题于2011年7月在辽宁省“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成功立项。

(一)创设“情·知”课堂

“情·知”课堂是思想的体现,也是硕果的呈现。学校的“情动五环”的内容有:“温故创境明目标”,即“复旧知向新识,创情境促心动,明目标达共识”,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自发能动;“自主合作共探讨”,即“用自主感新知,讲合作达共识,求探讨解争执”,引导学生在自学和独立思考后群策群议;“汇报评议师精导”,即“群汇报现思想,共评议激花火,点高见绽精华”,引导学生升华思想;“练习巩固结纲要”,即“即落笔验真知,结纲要成技能”,让实践验证真理,让真理带动前行;“反馈拓展步步高”,即“检情知夯基石,联同类见高深”,促进学生在反馈中提高。

(二)开展“情·知”研训

学校创设了“情·知教学”理念下的“六课”研训系列模式。“预课”是“六课”研课系列的第一步,各学科组的教师要自己申报在组内上课的时间和内容,全组成员对其进行听课、诊断,促进课程完善;“竞课”是各科、各组、各名教师在短短的40分钟内,要展示丰厚的思想和精湛的專业水平;“论课”是为课例寻找理论证明,用理论解读实际案例,从而促进教师在理论学习中提升高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明道理、改革课堂;“会课”有利于教师交流思想,解决迷惘和困惑;“示课”是为了示范精彩,让教育教学的同道者同行远方;“省课”:引导教师在反省中彻悟、在彻悟中进取。

此外,学校还开辟了精彩的校本课程,如“国学演讲”“宋词欣赏”“古韵修身”“民舞音韵”“情境英语”等,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校风及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师德演讲”活动,教师们谈奋斗目标、讲感人故事、说成功感悟、扬红色精神,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同时,通过“师德培训”“师德档案”“师德考评”等系列工作,督促教师强化责任意识。

近10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校”“辽宁省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辽宁省课改示范校”“辽宁省先进集体”“辽宁省文明校园”“大连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大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大连市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文质国学活动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活动随手拍”
“垂”改成“掉”,好不好?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赋迹赋心说”探源
浅谈儒家哲学思想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