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豫北地区玉米籽粒机收因素及对策

2021-12-01孙永霞艾振光鹿红卫苏玉杰赵树政程建梅张晓春胥少东

耕作与栽培 2021年5期
关键词:机收玉米粒含水率

孙永霞, 艾振光, 鹿红卫, 苏玉杰, 赵树政, 程建梅, 张晓春, 胥少东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 鹤壁 458030)

豫北是河南的丰产区,也是全国一年两熟的高产区。机收籽粒是国内外玉米收获方式的发展方向,目前豫北地区玉米收获方式主要是机械收穗,籽粒收获基本是处于空白,严重制约玉米规模化生产。豫北地区处于黄淮海夏玉米区的黄金地段,光热资源丰富,玉米适期长,适合粒收技术推广,因此研究该地区粒收制约因素,总结合理对策,对该地区玉米粒收技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1 玉米粒收影响因素

1.1 适宜粒收品种缺乏

豫北地区目前仍然以玉米高产为首要目标,当前主推品种偏晚熟、抗病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浚单29、豫安3号等。一般在6月上旬播种结束,9月25日左右收获,收获籽粒含水量在30%以上,不适合粒收。研究表明,玉米籽粒含水率在18%~25%,适宜机械粒收[1]。若是推迟收获期,水分可以降低到粒收标准,但后期类郑单958类品种茎秆较软,易倒伏倒折,给实际生产带来困难。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各省相继开展机收试验,先后审定一批品种,籽粒含水量、破损率、落籽粒达到粒收要求,但实际生产运用中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机收品种国外血缘较多,存在高温热害,苞叶短,逆境下风险较多,9月中下旬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较高,导致破损率、落籽粒较高;加上粒收品种产量偏低,收获时天气影响较大,农户考虑晾晒等因素,不愿种植。缺乏产量高,生育期短,脱水速度快,符合粒收的品种,这也是农业科研工作者攻关的方向。

1.2 种植习惯

播期、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2-4],吕丽华等[2]研究表明,夏播玉米每早播1 d,产量平均增加196.5 kg·hm-2,延迟收获1 d,平均增产97.5 kg·hm-2。适时早播、适时晚收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率[5],籽粒含水率与籽粒破损率、杂质率呈正相关,籽粒含水率越低越利于粒收。豫北地区玉米种植习惯,适时早播已经普通推广应用,但是延迟收获未能推广应用,普通存在玉米灌浆2/3时就开始机收果穗,严重制约适时晚收、粒收技术推广应用。

1.3 种植规模

豫北地区是黄淮海小麦、玉米高产区,人均耕地较小,随着劳动力转移,农业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出现,无法进行土地流转集中,因为灌溉条件好,大多数农户不愿流转土地,导致流转土地规模较小,不集中连片,也不利于粒收技术推广。

1.4 收获成本

豫北地区玉米收获大多数采用机械收果穗,费用40元·(667 m2)-1,收获速度较快,可直接卖穗,可存放,简单易行;个别山区、丘陵地块人工收获。玉米粒收费用80元·(667 m2)-1,要求地块较大,天气较好,收获时水分达不到仓储标准,须要考虑晾晒因素等,导致农户不愿选择机收籽粒。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种植玉米,若是延迟收,能提高产量,可以粒收,但是考虑周围农户已经收完,玉米看管、防火、防盗、玉米籽粒存放,天气变化等因素,往往玉米不成熟时,采用机械收果穗。

2 对 策

2.1 选育出适宜粒收玉米新品种

选育耐密、高产、早熟、综合抗性好的适宜粒收玉米品种是粒收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核心因素[6-7]。提高种植密度、出苗整齐度和籽粒成熟度是提高玉米产量和的实施玉米籽粒机收主要途径。目前国家农技推广中心、各省种子管理部门相继开展机收品种试验,审定一些机收品种,但粒收品种产量与当地主推高产品种有一定的差距,籽粒含水率、机收破碎率和田间损失率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求从种质创新入手,引入国外早熟、耐密、脱水快、综合抗性好种质与豫北地区骨干种质进行定向改良,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粒收品种,目标是播期在6月上旬,生理成熟期在9月下旬,粒收水分在25%左右,种植密度在5 500株·(667 m2)-1以上,中小穗,苞叶薄,长短合适,穗位整齐,株高较低,抗倒性抗病性好。一是从耐密、抗倒进行种质创新,豫北地区是高产区,以增加群体密度弥补产量,众多抗逆性中抗倒性是粒收品种推广关键[7-8],在增加密度情况下,增强抗倒性,要求选育亲本材料在农艺性状上选择高压胁迫,降低株高、穗位高、茎基部3节、4节长度、测试茎秆最大拉折力,测试茎秆维管束鞘厚度等;二是缩短生育期,研究表明,产量提高与延长生育期不呈正向相关,豫北地区玉米成熟时水分点在30%以上,达不到粒收标准,要求把农事需要田间降水时间预留出来,必然要求选育品种生育期缩短7~10 d;三是降“三率”,降低玉米籽粒含水率、机收破碎率和田间损失率是玉米粒收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破损率、杂质率、落籽粒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取决于生理成熟前后的籽粒含水量和脱水速率,这两个性状取决于品种亲本特性,具有遗传特性,要求选育亲本自交系脱水快。从欧洲早熟硬粒种质与黄淮海骨干种质黄该群进行改良创新,选育出“黄欧”早熟、脱水速率快自交系。

2.2 良种、良技和良机相结合

选用宜粒收品种京农科728、郑源玉432等,开展其最适种植密度、种植模式和行间距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不断实现增密高产。推广配套小麦玉米一体化技术,即玉米管理要科学施肥、化控降高、防控病虫、防贪青,小麦选用耐晚播早熟高产品种,实现豫北地区玉米9月底收获,10月上旬播种小麦,实现小麦-玉米双机收,双高产。改进农机技术,通过改变收获机械滚筒脱粒元件和凹板结构、降低滚筒转速等措施实现柔性脱水,破碎率进一步降低。根据横轴流和纵轴流两种不同形式和作业条件变化,不断加强机具选型和改进熟化,规范技术参数,降低收获损失率。

2.3 加快籽粒烘干设施建设

豫北地区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域,受播种小麦时间的限制,玉米粒收时水分很难达到仓储标准,晾晒费时、费工且受场地、天气变化等影响,籽粒烘干成本高且缺少设备,建议政府扶持企业、种粮大户购买烘干设备,降低烘干成本。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种质改良创新,选育出适宜豫北地区生态条件的高产、耐密、脱水快、综合抗性好宜机收品种,通过研究探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加快烘干设备普及,不断完善机械粒收技术,加快粒收技术推广应用。总之,玉米粒收技术是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根本保证,是玉米生产发展的方向,也是实现豫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的根本保证。

猜你喜欢

机收玉米粒含水率
扛稳粮食生产重任 大力推进水稻机收减损
耍小聪明的鹅
苹果树枝条含水率无损测量传感器研制
直接估计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适用性分析
降雨型滑坡浅层滑动对土体含水率变化的响应
机收包谷
我国大规模小麦机收率达97%
不同雨型下泥石流松散物源体降雨入渗及衰减规律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