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健康科普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实践

2021-12-01储海燕王美林张正东

广西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学生科普疫苗

储海燕 刘 璐 张 绮 王美林 张正东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1166,电子邮箱:chy_grape@njmu.edu.cn)

【提要】 健康科普宣教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岗位胜任力体现,但目前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占据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导致其健康宣教科普能力的培养欠缺。笔者建议可从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基层具体活动的锻炼三个方面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科普宣教能力,从而全面提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胜任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并服务于广大群众。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1]。健康教育宣教工作与预防医学是密不可分的,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2]。但目前很多健康科普知识大多是由非专业人士传播,知识的科学性和导向性有待商榷。健康科普工作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提高预防医学生的健康科普的积极主动性及岗位胜任力显得非常重要[3]。健康宣教的实践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其最基础的岗位胜任力的体现[4]。但有研究显示,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一般,表现为对工作无激情、创造力低下[5]。在实际疾病预防工作中,有效地开展健康宣教实践工作可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素养和健康水平,减少常见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可增强预防医学生工作的成就感,提高工作积极性。

《健康教育》与《社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健康宣教方面的核心专业课程,但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理论课为主,缺乏具体的实践教育,很多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胜任健康宣教工作,无法给人民群众做好健康宣教及健康促进工作。有调查显示,某医科院校多数学生认为健康科普教育能力很重要,但是主动学习科普知识的学生相对较少,并且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未参加过健康科普实践活动[6]。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医学生特别是预防医学生的健康科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实践阐述如何有效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健康科普能力。

1 提高学生的健康科普意识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其主要服务的人群是基层民众,如果他们自身的健康科普意识不强,就很难解决人们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问题。尽管学校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开设《健康教育》与《社会医学》两门专业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健康科普知识与意识,但是学生普遍认为这两门课程对于其专业能力的提升没有很大帮助,容易忽视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同时,《健康教育》与《社会医学》的课程学习是以枯燥的理论讲解为主,没有实践应用的推广,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难以提高学生对健康科普的认识。此外,医学生的课业任务繁重,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如何有效地对医学生开展健康科普教育显得很困难。基于当前的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健康科普意识。(1)改变《健康教育》与《社会医学》的授课模式。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慕课或微课视频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或课外时间学习。课堂时间则可以安排一些具体的实践性活动,比如以某个事件作为切入点模拟健康宣教的过程等,或是到基层社区现场参与具体的宣教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健康教育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活动,比如慢性病的健康宣教等,通过与人民群众接触与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健康教育的热情和意识。(2)在其他专业课堂上,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科普教育的视频或图片,在提高课堂专业知识学习趣味性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健康科普的意识。比如,在环境卫生学专业课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专业科普视频介绍当前国内乃至全球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垃圾污染为例),视频中有些画面比如海边死去的鸟类经解剖后发现满腹的塑料垃圾,场面非常震撼。以此来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共情,从而希望自己能够通过科普将一些关键的环境保护知识传播给大众,告诉人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保护自身健康。(3)学校或学院还可通过增设一些课程提高学生对科普知识的认识。我校近几年尝试在预防医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中开设预防医学导论课;因低年级学生还未接触到专业知识,教师可通过一些专业性不是非常强的案例增加学生们对健康预防的认识。以“居民营养膳食”为例,该内容第1次导论课程分为3个环节,第1个环节依次播放3个视频,内容分别是当前居民营养状况、肥胖案例、营养不良,学生观看视频后可以就视频的内容进行讨论,并针对疑惑之处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第2个环节教师会提供科普宣传手册供学生学习参考;第3个环节增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如提供体脂仪器供学生测定自己的体质指数、脂肪含量、能量代谢等。第1次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调查自己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同时查阅资料解决第1次课程中发现的问题。第2次导论课程主要是解决第1次课程提出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剖析自己存在哪些健康问题及需要做哪些改进。如此设置课程的目的是希望从低年级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健康预防的意识,并让其认识到科普知识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健康科普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健康科普意识是基础,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健康科普实践能力。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开设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模式的课程 我院近几年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大四学生开设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模式的课程,这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还能够通过案例有针对性地去设计一些内容进行健康宣教。该课程主要通过3个案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针对健康问题提出一些预防策略。通常每个案例会设计3幕情景:第1幕是对主人公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包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可能接触到的有害因素等;第2幕是关于主人公疾病临床表现及症状等;第3幕是给出一些具体的检查报告、体检结果及专业医生的诊断结果。每个案例共9个课时(3次课):1~3课时,学生针对第一幕和第二幕提出问题,课后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4~6课时,回答前一次课的问题,随后发放第3幕材料,阅读后提出问题,课后寻找本次课提出问题的答案,并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及查阅文献后制定该疾病的调查问卷、制作宣教材料等;7~9课时,解决前两次课的问题,并分组展示、宣讲制作的科普材料,教师进行点评。如“甲型肝炎案例在小学生中暴发流行”案例,重点在于宣教甲型肝炎是可以通过注射甲肝疫苗预防的,同学们据此针对甲肝疫苗的知识制作了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如此可以锻炼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科普宣教的能力。

2.2 成立学生社团 我院鼓励建设多个以健康预防为主的专业学生社团,以进一步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健康科普、健康宣教的实践能力。比如“红丝带同伴协会”致力于推进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青源协会”主要进行环境和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食尚协会”主要围绕饮食营养、科学膳食展开科普饮食养生的相关内容;“人初康健协会”旨在向全社会宣传我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及国家政策,为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预防控制妇女儿童疾病、改善妇女儿童营养状况做出贡献;“控烟协会”以宣传控烟知识,营造无烟环境为目标,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公益活动。以上社团均由专业教师作为其指导老师。学生利用空余时间深入周边学校、社区、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健康宣教方式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海报展板制作、宣传折页发放、游戏互动、短视频等。通过参与社团开展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将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健康宣教的实践活动中,可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度、学习热情及沟通能力。

2.3 鼓励学生参加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创作大赛 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相较于传统的科普传播方式(讲课、宣传册、海报等方式),以视频方式进行健康科普宣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学生如何做,且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科普视频作品很重要。在制作科普视频时,学生首先要调研目前人们对哪些医学知识存在盲区,其次就是如何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以简单、易懂、生动的方式展现。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健康教育科普作品为例:学生在疾控中心实习时,遇到很多家长对疫苗接种不理解,耽误了孩子的最佳疫苗接种时间,因此学生们考虑围绕“疫苗接种”进行健康科普宣传。在制作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不仅要检索中国疫苗接种的情况,还要关注国外的现况;告知家长不及时接种疫苗的危害,以及正常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同时告知家长疫苗接种的原理和必要性,便于家长理解接受疫苗接种的理念;疫苗的种类和品牌也较多,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些专业建议。最后,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题为《疫意重大——让疫苗撑起孩子的保护伞》的健康科普视频作品,并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特等奖。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大赛形式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健康科普教育宣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同学们有机会鉴赏优秀健康科普教育作品,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做出更优秀的健康科普作品打下基础。

2.4 通过基层实践提高学生的健康科普活动能力 若只是停留在作品展示层面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科普宣传能力。为此,我院组织学生开展基层实践进行“实战教学”。如我院在徐州丰县开展了以“中老年人慢性病防控问题”为主题的健康宣教、社会调研活动。此次基层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群众对疾病预防的认识,也拓宽了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认知。通过具体的科普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了解健康宣教工作中的难点和重要性,反过来提高预防医学生的健康科普实践活动能力,最终为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3 小 结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明确指出,我国将通过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使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2年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7]。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及生活质量,只有优先关注疾病预防的健康科普,广泛地进行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工作,才能有效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这样才能从源头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8]。如何有效地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健康科普能力,目前仅靠学校课堂的教学无法实现,建议针对医学生特别是预防医学生开设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再增设一些人文、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这样可全面提升预防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并服务好广大群众。

猜你喜欢

医学生科普疫苗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科普达人养成记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