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测分离模式现场监测的质控管理措施

2021-11-30钱晓霞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样品监测人员

钱晓霞

(青浦区环境监测站,上海 201799)

自2017年10月起,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工作全面启动[1]。采测分离现场监测引入社会环境监测服务,有效缓解了有限的政府部门监测力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监测数据需求的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水质评价要求而可能产生的对监测数据的人为干预[2]。然而社会化检测机构的快速发展导致其水平良莠不齐,对现场监测全流程的质量监督成了新的难题。

1 采测分离模式现场监测的实施现状

1.1 监测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

部分社会化检测机构存在检测人员流动频繁、恶性低价竞争、不按技术规范要求监测甚至监测报告造假等严重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行为[2]。虽然多数人员可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水样进行规范性采集,但是部分新进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专业技能水平不足,现场监测操作不熟练,导致工作人员之间默契程度差,工作效率低,甚至出现携带仪器设备不全、断面采样位置判断错误、采样桶清洗次数不够、采样绳对样品造成污染等低级错误。

1.2 监测人员操作缺乏规范性

监测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对样品检测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测分离现场监测过程中,面临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采样流程较为复杂,采样操作繁琐,加大了整体现场采样和监测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对监测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恰恰是保证监测工作规范性的前提。在对湖库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项目进行取样监测时,容易受到悬浮性浮游生物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按照采样技术导则中的规定对水样进行规范性采集,即在静置容器中沉降半小时之后采用虹吸装置对水样进行移取。少数监测人员没有固定的采样流程,随机性强,如某断面左侧、中点、右侧水样的采集和灌装顺序随意颠倒,且没有准确计时,靠人工估算导致其沉降时间不一致,引起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1.3 质量监督有死角

在采测分离采样和现场监测过程中,录像作为一种质量监督方式,把采集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使监测工作处于受控状态。但是目前录像只覆盖了抽滤、罐装、固定剂添加等环节,采样环节并不在此受控状态之下。如采样人员对石油类采样器使用不熟练、经验不足,没办法做到一次性采样成功,导致采样量不够或者过多,在没有录像的监控下,采样人员随意倾倒已采样品,且不更换采样瓶,直接重新采样,对石油类的测定结果造成重大误差。

2 采测分离模式现场监测的问题成因

2.1 认识层面的问题

在采测分离现场监测工作中,不仅需要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而且还需要加强采样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如果管理人员缺乏正确认识,随意抽调其他岗位人员担任现场监测工作,往往会因为操作失误等问题影响最终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日常人员管理中,缺乏科学的人员培训机制,监测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岗前培训或未经过考核通过就投入到实际的采样工作中,影响整体工作效果。有些监测人员自身不注重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

2.2 缺乏正确的规范化理解

采样误差是影响采测分离现场监测工作效果的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现场采样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采样工作进行规范性操作。但是由于监测人员对技术规范的理解能力不到位,缺乏细致性研究,忽视很多细节性的规定,在实际的现场采样工作中缺乏全面性和细致性,甚至有些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对技术规范缺乏正确理解和深入解读,导致实际的采样工作出现严重的误差问题。

2.3 质控措施单一且难以量化

随着行业的逐渐发展,社会各界对采测分离现场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予以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在实际的现场监测工作中,由于受到工作观念、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行业内普遍存在重实验分析,轻样品采集的现象,导致地表水环境现场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此外,在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时,往往只能对其进行定性描述,很少涉及定量描述,导致水质样品来源不稳定性、采样过程的不确定性等方面难以开展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也正因如此,导致采测分离现场监测结果与例行监测数据差异出现的原因和环节难以确定。

3 采测分离模式现场监测的质控管理措施

3.1 建立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社会化检测服务机构要针对现阶段采样人员的基本情况,分析采样和监测工作中的问题,认真研究国家以及行业的标准性技术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培训方案,对监测人员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培训既要进行理论专业知识的培训,也要通过实践训练、演示等方式,提升监测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强化基本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基本的采样技术方法和现场监测方法,还要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从思想层面提升其认识。同时,企业可通过树立榜样、以老带新等多种方式,来激发监测人员的学习动力,帮助新人尽快掌握基本技能。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应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参与实际的采样和监测工作,对于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监测人员,予以追责,纳入从业信用档案。

3.2 编制标准化培训教材

采测分离现场采样和监测项目涉及的指标多、质控要求繁杂,分散在不同的监测方法标准与技术规范中,对采样人员的快速学习掌握提出了极大挑战。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管理部门亟须形成一套覆盖完整且简单易行的培训教材。结合项目技术指标和要求,对标准和技术规范中未详细描述的、易受监测人员主观判断的关键环节,确定统一的操作要求[3],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形成自己的作业指导书,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样品采集和现场监测工作。通过对历史工作视频以及影像资料的梳理剪辑,删减掉不规范的地方,形成教学视频,对监测人员的日常专业培训工作有益补充。作业指导书细致全面,视频资料直观易学,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尽快熟悉采测分离采样和现场监测的流程和操作要点。

3.3 归纳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应覆盖采测分离采样和现场监测的全过程,尤其是一些关键环节。由于地表水采样涉及指标众多,各个项目的采样要求都不一样,监测人员极易混淆,对这些易混淆又关键的环节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监测人员理清思路、参照执行,避免出错遗漏,确保采样中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效果。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是基础。采样人员须持证上岗,保证2人以上,应提前熟悉点位和项目;样品瓶须对应测定指标确定体积、颜色、材质和清洗要求;采样和监测设备须备齐种类、数量,确保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固定剂须备齐种类和数量以及量取工具。

采样时的操作规范是关键。样品的采集过程根据不同指标须考虑是否需要单独采样,采集的顺序,采样深度,是否需要荡洗采样瓶,采集的样品量等。

采样后的保存、运输和交接也不容忽视。样品保存需考虑是否需要抽滤、沉降等前处理,是否需要荡洗采样瓶,样品是否充满容器、固定剂的种类、添加量及添加顺序;样品运输需注意样品的固定、防破损、防震、避光和低温运输;样品交接要仔细核对样品清单,确保样品有效期,做好交接记录。

质控样采集要求包括全程序空白样、现场平行样、密码平行样的采集。现场监测项目的质控措施应包括仪器的现场校核和密码质控样的测定[4]。

4 结语

合理的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能够确保监测人员快速掌握现场采样和监测的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的培训教材和对关键环节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的归纳,实现了采样和监测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全流程录像、拍照和记录,以及环境管理部门的现场监督和飞行检查,形成了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科学有效的质控管理措施到位,保证了地表水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利于采测分离监测模式的科学推进,使其真正发挥优势,也使社会检测力量成为政府公共检测事业的有益补充。

猜你喜欢

样品监测人员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成功
夏季高血压的困惑及自我监测管理
粮油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浅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