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物理学专业导论“5+1”模式教学改革初探

2021-11-30杨贵荣席永钊陆玉发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导论普洱物理学

朱 平,杨贵荣,席永钊,李 兵,叶 根,陆玉发

普洱学院 理工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普洱学院作为地处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的升本学校,经济、文化较为落后,软硬条件相对较差,加上其它多方面原因,理工类录取的学生多为生源的末梢,特别是理科物理学专业,录取的生源几乎是被调剂、“被迫”录取的。物理学这样的专业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的坚毅性要求又相当高。学生入学后,心理失落感、沮丧感突出,无学习的志趣,给物理学教学、专业深造、人才培养造成极大困难。从2012 年起,在物理学本科专业教学中,如果不解决这个教与学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根本提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更不可能实现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经过2012级、2013 级、2014 级一年级物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发现问题,在2015~2017 级就进行了专业导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在力学等课程的教学中,挤出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普洱学院校史、普洱学院物理专业发展史、物理学专业体系和科研成果及应用的思政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在凝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志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8 年学校统一要求,单独开设专业导论课程,这一及时雨为这一专业导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条件和平台,注入了活力。抓住这一重要机遇,以思政课程为引领,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前期的教学探索积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学实际、生源情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进行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物理学专业导论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提出了结合实际、发挥优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封闭、开放办学、服务学生、培养能力的教学改革原则;实施了纵向拓展、横向瘦身,一台多端、突破时空,以改促研、研教互补,改革实验、以点带面的改革实施方案。

1 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和措施

1.1 解放思想,专业导论“5+1”开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

如何开设物理学导论,许多高校物理专业的导论课程主要是围绕物理学的知识架构、理论体系展开教学,这样很难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新生面临的失落、沮丧和无志趣的根本问题。在前面3年进行专业引导教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开放办学,改革课程体系,纵向拓展、横向瘦身,提出“5 块+1 突出”的开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即“5+1”模式的教学改革。“5 块”即:一为史情块,由普洱市情,普洱学院、理工学院、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发展史构成,专业导论接地气;二为专业学科块,介绍物理学专业知识架构、理论体系和特点,物理学的重要成果、重要贡献者、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物理学对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推动力;三为职业发展规划块,介绍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就业技能、职业通道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发展;四为教学科研块,结合自身教学、学术研究,现身说法,展现科研成果,破除学生的科研神秘感、畏惧感,提高科研兴趣,树立专业志向;五为考研深造块,讲解考研考博的一些基本要求,为科研考博作引导和铺垫。“1 突出”即:思政课是贯穿专业导论教学改革的主线,突出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开放办学,抓主要矛盾,解决学生的政治思想、专业思想根本问题,抓纲举目,实现教学质量的提质增效。

1.2 加强思政课程,为科技兴国而求学

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失落、沮丧和无志趣,根源就是思想问题,打开的金钥匙就是思政课。从专业引导的探索到专业导论的教学改革,就是以思政课程为引领。从科学发展史、物理学史、中国革命史、党史、学校院系发展史、普洱市情等中,精挑细选出典型而具有震撼作用的案例作为思政课的素材,融合与教学内容、融入情感展开教学,四两拨千斤,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激发志趣、凝聚专业思想,收到突出的教学效果。

1.3 开放教学,形成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专业导论教学开放,教师校内校外开放,校内多名专业教师担任,同时聘请校外名师、专家讲座、讲学。专业导论课程开放,教学形式有课堂教学、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课程资源上传普洱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全程开放。

1.4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主动创新精神

专业导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展示一些前沿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更为有效的是,结合一些教师的科研成果,现身说法;结合身边一些问题,抽象出悬而未解的科学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发掘的教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取得突破,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被上海交通大学等985 高校博士论文、全国优秀硕士论文以及专家学者多次引用,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力;物理专业学生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获省级奖励等,破除学生对科研的神秘感、畏惧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创新精神。

1.5 改革教学手段,发挥一平台多端口功能和作用

教学手段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利武器。实现教学手段的改革,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现代教育理念。普洱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为实现现代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连通手机、QQ、微信、抖音等有效端口,线上、线下教与学相结合,课前预习、讨论,课堂教学抓重点、突破难点,总结、提升;课后辅导,多种手段,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突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事半功倍,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

2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教学改革成功破解教学难题

经过3 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成功地破解长期困扰物理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志趣地下的了教学难题。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单调封闭的专业导论的课程体系,成功实现了“5+1”的开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以思政课程为引领,通过专业导论的开放教学,成功解决了学生学习理工类专业无志趣的思想问题,树立了学生科技兴国的远大志向、稳定凝聚了专业思想。

成功破解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畏难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理工专业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知难而进、敢于拼搏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面对困难百折不挠,面对逆境敢于逆水行舟的坚强毅力。

使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成功破解专业导论理论课教学封闭、时空限制、手段单一的教学难题,实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和手段的根本性转变。

3 教学改革成果的创新和突破,产生了突出的社会效应

3.1 立德树人,教学改革项目立意新

项目立项来自学生的学习思想问题,项目实施为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教学改革以思政课为引领,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指导意义。

3.2 解放思想,突破传统专业导论的课程体系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突破传统专业导论的课程体系,提出“五+1”的开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到电子课件等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课程建设体系,具有教学理论的创新性。

3.3 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一平台多端口,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真正实现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取得了外因驱动、内因发力的突出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和提升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4 现身说法、言传身教

以教师的教与研破解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畏难情绪,树立学生的专业志趣和科技报国的献身精神,收到突出的教学效果。

3.5 教书育人

教师把论文写在教育的大地上,写在教学中,写在学生的身上,教学改革成果创新,取得多项成果。有的学生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大学物理》发表创新研究论文2 篇,有的学生在《普洱学院学报》发表多篇创新研究论文。研究成果获省级奖,学生获云南省第九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实现立德树人,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使命和职责。

3.6 以改促教,教学、科研成果创新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教学、科研成果创新,实现教师把论文写在教育的大地上,写在教学上,写在学生的身上。学生发表多篇研究成果论文;在各级创新创业的竞赛活动中,学生获省级奖励;教学促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发表10 多篇教学、学术研究论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得到国内外专家好评。多篇被SCI、EI 收录,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国内的学术影响。教师参加省级物理教学竞赛获优秀组织奖,3 人参赛,两人获二等奖,1 人获三等奖。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获云南省第九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并获2020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项目立项。2018 年,有专业教师的《普洱学院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普洱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其中专业导论教学改革为其重要内容,出版专著《大学物理教学与课堂教学设计》1 部,发表国家级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题,圆满完成云南省高校力学开放重点实验室建设。一为教学服务;二为科学研究服务。2018 年经过答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的评估验收。物理专业导论课程得到学生的高度好评,学生背靠背的教学评价分高达99 分。项目教学改革在理工学院的本科《建筑与环境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专科《物理教育》《城市燃气》等专业导论的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推广,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教学促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教学、科研成果创新运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发展、本科合格评估作出了有力支撑,通过科研、教学、学生等多种渠道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

积极的社会影响有力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发展,物理专业录取新生中,第一志愿报考普洱学院物理专业的生源从2012 级~2013 级的个位数逐年上升,到2020 年录取的物理专业学生90%为学生的报考志愿。2019 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入学招生36 人,毕业时考上硕士研究生5 人;其中1 人报考中国顶尖名校——中科院科学大学的笔试成绩超过分数线20 多分,笔试成绩十分突出;2020 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入学招生人数33 人,毕业时考上硕士研究生5人,其中1 人考上了985 的湖南大学。

4 结语

物理学专业导论教学改革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新时代党和人民的要求,离普洱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还相距甚远,有许多问题要去探索和解决。

猜你喜欢

导论普洱物理学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中国美学视野下的戏剧学研究
——《戏剧学导论》评介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动物身上的物理学(下)
美食物理学
A Case Study of Cohesive Devices in an English News Report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