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

2021-11-30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育人

黄 洁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理念和思想需要根植

要在实践中实现任何建设性工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其理念和思想的深入人心。课程思政是一种先进的育人理念,近年来许多高校已经进行了思想的宣传和理念的推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然而,目前该理念还没有在所有的高校中形成普遍的深刻认识,一部分学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高校层面的教育中,一些学校走在了前面,已经深入学习、普遍推广,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有部分高校院校尚未充分重视并完全树立这一先进的育人理念,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积极实践其育人功能,其他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的关注点依然落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心中没有深深埋下课程思政的种子。

对于英语课程及其教师而言,英语课程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不可能独立于西式的思维而存在,因而要求英语教师真正秉承课程思政的理念是需要充分的思考和设计的。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正确的意识形态下面对英语和西方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造就三观正确的现代大学生。

1.2 组织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备

在不少高等院校中,实施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组织机制不甚完备,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标准中也缺乏对于课程思政的考量。从组织机制看,高校的英语课一般由各个学校的英语教研室负责,隶属于公共基础部(大学外语教学部)、外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英语教研室主要负责组织教师进行一般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如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授课计划的安排等常规教学工作。但是,针对课程思政,部分高校没有相关的组织保障,有的缺乏专门的领导小组,有的缺失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评价要求。在教学效果的评估中,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制定较为完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1.3 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师队伍中,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教师在人数上已经占到了大多数,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主力军。这一批教师拥有自己独到的优势,例如从小受到良好的英语语言教育和较多的西方主流文化熏陶,语言能力好、文化功底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优秀。一方面,这部分英语教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对于西方的主流思想、名著、名人的了解有时甚至于超过了对于本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实施课程思政之前,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基本只能够学到英语专业知识和文化常识,并没有对课程思政,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在英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育人的理解并不充分。

1.4 高校学生的认识不够充分

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特点和目标不同,有些学生理论基础不够出色,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不充分;有的学生思维活跃但思辨能力不足,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有的学生基础扎实以各类英语水平等级考试和升学考试为目标;有的学生则需要进行专业性的英语能力帮助其专业水平的提升;有的学生则仅仅以通过课程考核为目的,对英语教学中穿插的思政元素往往都没有足够的认识。部分高校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理论性学习表现出畏惧心理,进而逃避甚至抵触理论学习,思想容易波动,造成了教学的困难,使得传统的思政课程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1.5 满足要求的英语教材缺乏

现在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公共英语课程、英语专业课程还是专业英语课程(ESP),多数都没有摆脱传统功能性英语教材的思维和套路。公共英语教材大而泛,主要选取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常见情境,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编写相应的材料供学生学习和练习。教师重知识重应用,但往往忽略了育人功能,没有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讲述或隐含着一定的道理,不利于课程思政的实施。而英语专业的教材,只是在英语语言的知识和文化上增加了广度和深度,依然缺乏课程思政的元素。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如旅游英语、酒店英语、城市轨道交通英语、幼儿英语等)则更加重视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的讲授和专业英语技能的培养,其对于育人功能的关注尚不及公共英语教材。近些年,部分出版社推出了思政版教材,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1.6 教学理念和方法需要革新

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先进的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对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用不熟练。有时,忽略了育人功能的实现,偏重于英语语言知识的教授。有时,具备对于课程思政的相关思考,却缺乏创新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不能将相关的育人故事或者案例通过隐性的方式浸润学生的心灵。有时,挖掘了好的思政元素,却没有用技术手段生动地展示出来,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另外,还有教师将英语课程和思政课程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式的教育,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被动情绪,不利于育人目的的实现。

2 高校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2.1 重视课程思政理念的宣传

高等院校都必须重视课程思政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使其理念深入人心,在所有的高校教师中形成普遍的深刻认识。当其理念深入人心,高校的英语教师必定会在心中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思想。要学好英语,需要具备一定的西方思维,了解一定的西方文化,但这与课程思政的理念并不相悖。为此,高校英语教师必须重视课程思政的理念,保证自身在政治上的合格性,继而通过自己在教授英语知识和文化时隐性的教育,使学生在正确的意识形态下面对英语和西方文化,培养合格的人才。

2.2 完善组织架构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为了做好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在高校中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或部门,从整体上负责课程思政的推进和开展。对于英语课程教学,除了英语教研室负责传统的、常规的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之外,应当在相关的二级教学单位设立专门的课程思政实施领导小组,以党支部书记和教学(副)院长为组长,英语骨干教师为成员,负责讨论和制定相应的课程思政育人实施方案,指导全体英语教师按照方案的要求落实好所有的工作和活动。

其次,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相关二级教学单位要共同推出科学的、符合新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在传统的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必须融入对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和项目,同时加入对于英语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和培训的考核,用制度保障来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完成相关工作,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3 加强对英语教师的指导

高校英语教师队伍里,中青年教师是重要阵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教师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一方面,学校要正视这些教师在学习、成长中所处的大环境和他们个人的能力特点,承认他们优秀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对于西方文化的较为深入的了解,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转化为英语专业知识教学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于这些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得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教育观和文化自信,保障其言行的正确性。此外,需要对全体英语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并扩展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塑造新时代的优秀高校英语教师形象,并以此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2.4 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高校学生如果对于课程思政缺乏积极的、正确的认识,育人工作可能不会有好的效果。高校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公共英语和高职英语的教学,可以适度降低语言理论部分的难度,增加实用性的听说和写作环节的占比,用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导向引导学生转变英语学习思维,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英语学习。对此,教师需要细致了解自己的学生,掌握他们的学习心态和英语能力,不要讲大道理,而是考虑用自己往届学生的正面例子来引导现在的学生,帮助他们养成不畏困难的心态和认真努力的态度,润物细无声地进行育人教育。

2.5 选用或编写特色英语教材

想要顺利实施教学创新,配备课程思政元素的高校英语教材是必备条件。当前,一些出版社尤其是国家级的或者行业顶尖的出版社已经关注到英语课程思政的教材问题,并且在最新出版的教材尤其是公共英语教材中已经融入了课程思政的元素,这应当成为我们选择教材时的优先选项。例如,公共英语教学目前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其每单元都开辟了专栏“China Story”(中国故事),这无疑使英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油然而生爱国热情,坚定文化自信。

2.6 组织英语教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在完善组织机制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建立研讨组或召开专项建设会议,将不同英语课程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挖掘、精心设计,融入教学全过程,形成文字材料,在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和教案中加以体现,将课程思政的要求在课堂中真正落到实处。例如,组织教师对于英语专业教材中关于“春节”的单元进行了深入的挖掘。除了传统的中国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元素之外,主要融入了今年春节遭遇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补充学习了疫情和医疗的相关表达,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春节期间抗击疫情的故事和元素,体现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我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以及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勇于奉献和爱岗敬业,这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7 革新教学方法

高校英语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一方面,深入对于课程进行研究,在合适的时间融入合适的案例和故事,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相应的育人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到达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此外,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要熟练应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全球抗疫中中国的优异表现,运用讲授、讨论等多种方式保证教书育人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是极为重要的,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保障和措施。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只要不忘初心、不断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一定可以将立德树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继而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