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手风琴伴奏技巧的教学策略探讨

2021-11-30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手风琴和弦音乐作品

曹 野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高校开设艺术类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拥有崇高艺术品质与文化修养的新时代音乐人才,并为国家经济及艺术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乐器教学是音乐艺术类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不仅重视学生的伴奏技巧和训练方法,还强调课程教育内容对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熏陶。手风琴伴奏技巧教学,有助于丰富音乐艺术类专业的教育内容,促使音乐教育工作,不断朝着高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高校手风琴伴奏技巧教学,通过技术和艺术的充分融合,最终呈现完美的音乐审美艺术。在教育内容选择层面,手风琴伴奏追求呈现技巧的基本特色,重视发展学生的潜质。基于此,从高校手风琴伴奏技巧的教学必要性和教学现状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推进高校手风琴伴奏技巧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手风琴伴奏概述

1.1 手风琴伴奏现状

手风琴具有广泛的音域范围及较强的音色表现力,和声十分丰富,且便于携带。手风琴不但在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了广泛的运用。手风琴伴奏是为歌曲表演而服务的,所以每首歌曲均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与特殊的艺术形象。成功的手风琴伴奏,有助于曾强歌曲的个性特点,深化歌曲主题内涵,还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人物形象,从而帮助表演者能正确地把握音高、速度、音准与节奏等。同时,手风琴伴奏也能兼任歌曲指挥,为歌曲表演增添色彩,并与主旋律产生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通过手风琴伴奏的和声效果,可切实渲染歌曲演唱氛围,实现装饰歌曲的积极作用。手风琴凭借其特殊的合成效果与广泛的音色变化范围优势,既能够发出优美的音色旋律,也能够弹奏出多声部复调和声,其适宜在高校音乐教育实践中充分应用。手风琴伴奏技巧,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不但要掌握科学、正确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编写手风琴伴奏曲谱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手风琴伴奏技巧教学中,要以基础知识训练为着眼点,深刻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思想内涵,加强伴奏技巧实践训练,借助案例与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与归纳学习策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手风琴伴奏技巧的实践应用能力。

1.2 手风琴伴奏技巧的应用

手风琴伴奏技巧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教师不但要掌握科学、正确的手风琴伴奏技巧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能够将其灵活地应用到教育实践当中。目前,因为有关音乐教材当中,应用于手风琴伴奏技巧的相关音乐曲目较少,所以,教师所掌握的手风琴伴奏技巧知识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可见,科学、正确的手风琴伴奏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教师运用于教学的必要前提。正是由于部分教师欠缺科学、正确的手风琴伴奏的理论指导,使得许多教师未能在教学实践当中,充分表达音乐作品的演奏内容。基于这样的运用现状,高校音乐教师,需不断充实与完善手风琴伴奏技巧理论知识,注重平时积累,借鉴并融合中西方演奏理论知识与演奏实践技巧,多听、多看、多练,这样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并有效提升自身的手风琴伴奏技巧与水平,不断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 高校手风琴伴奏技巧的教学必要性

我国拥有诸多传统乐器,且广泛用于风格各异与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当中。通过手风琴,演奏者可以实现重奏、独奏以及合奏等多种表演。同时,伴随着艺术形式持续发展和创新,手风琴逐渐与民族乐器合作和西洋乐器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手风琴的表演形式。与手风琴独奏相比来说,合作演奏对手风琴表演者的弹奏技巧具有更高的要求。这要求表演者掌握高超的手风琴伴奏技巧,才能与琵琶、二胡等民族传统乐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实现完美的结合,使演奏者从中产生最佳的音乐体验,从而保证整场演出得以完美落幕。但是,在高校手风琴伴奏技巧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伴奏技巧存在显著差异,致使演奏水平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对整体的演奏成效具有反向影响。为此,教师应持续加强学生合作能力与演奏技巧培育的有效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转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态度,持续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合作表演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手风琴伴奏技巧与演奏水平。

3 高校手风琴伴奏技巧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均在音乐专业中开设了手风琴伴奏技巧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一对一形式或者小组教学形式进行手风琴伴奏技巧的学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手风琴伴奏技巧与演奏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通过一对一形式进行学习的学生,其将手风琴视学习作自身主修乐器,手风琴的表现力明显优于其他学生。而通过小组教学形式进行学习的学生,其将手风琴视学习作自身辅修的第二乐器,学习形式以选修为主。学习的主要目在于,掌握和了解手风琴伴奏的基础技巧,可以熟练弹奏一些简单的音乐曲目。上述两种手风琴伴奏技巧教学形式,所触及的手风琴伴奏练习曲目相对单一,主要包含中外乐曲、音阶、练习曲以及琶音等。而这些作品均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独奏能力,并未充分考虑手风琴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手风琴所具备的音域广泛、音色多变以及音色洪亮的特征,勇于打破传统独奏的局限性,从而使手风琴的艺术魅力,更好地呈现在多元的表演层面上。

4 高校手风琴伴奏技巧的教学策略

4.1 丰富学生伴奏技巧与理论知识

在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其课程具有种类繁多和复杂的特点,且手风琴课程教学开展的时间相对较晚。如果学校方面把教育培养目标,仅仅设定在培育学生手风琴独奏能力与演奏技巧层面,则难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在高校手风琴教学工作中,如果缺乏演奏技巧的基础训练,缺乏乐理和声等基础知识的支撑,高校将难以有效开展手风琴伴奏技巧的教学工作。对此,教师应深入研究与探索手风琴伴奏技巧教育的基本方法,以基础训练、练习曲目、伴奏类型、乐曲结构及和声配置等内容为分析的着眼点,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并不断应用到手风琴伴奏实践当中。同时,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复调、和声、节奏以及肢体等技巧,通过深入研究和持续练习,不断提升手风琴曲目的伴奏能力,进而实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最终目标。

4.2 强化手风琴伴奏技巧练习

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入校之前,普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无论是键盘技术较佳的大学生,还是键盘基础较为薄弱的大学生,其均具备大致相同的特征。在手风琴伴奏技巧练习成效方面,键盘技术较好的学生,相对于键盘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效率相对更高。在高校手风琴伴奏技巧课堂教育中,教师普遍会引导学生以手指练习为基础,而后针对具体的练习曲目展开伴奏技巧练习。这种常规化的教育流程,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手风琴伴奏水平。如果要大幅提升手风琴伴奏技巧课程的教学效果,则需要教师不断增加部分的课堂教学内容。其中,视奏的能力培养是强化手风琴伴奏技巧练习的基础所在。若想为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伴奏,首先,应具备精准演奏该作品节奏与旋律的实践能力。而这一能力需要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从有旋律节奏的伴奏,过渡到无旋律节奏的伴奏,进而丰富手风琴的伴奏形式。其次,为了充分利用手风琴音色的多变性特点,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对作品进行准确的判断,择选适宜的音色为作品进行伴奏,从而最大程度地突出作品的音乐特色。

4.3 重视手风琴伴奏的和弦基础教育

和声是音乐演奏与伴奏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音乐元素,通过和声能更好地呈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思想情感,为观众提供美好的音乐体验。在高校在开展手风琴伴奏技巧的教育活动中,和弦学习是学生正确应用和声的基础条件。通过和弦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弦知识、和弦技能及相关使用技巧。为此,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展开教学:首先,使学生们充分掌握各种和弦类型、和弦特征及互相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效果与音乐基础水平,逐步讲解和弦伴奏相关知识与技巧。其次,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群体对于和弦的正确认知与合理选择能力。不同的和弦,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各类和弦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及情感色彩,将和弦伴奏和音乐曲目进行充分联系,使学生掌握音乐曲目与和弦伴奏之间的正确搭配方法,以便今后进行精准的手风琴伴奏技巧应用。

4.4 注重手风琴作品演奏的完整性

多数学生在为音乐作品进行手风琴伴奏的过程中,如果曲谱中并未明确表现整部音乐作品的前奏、间奏和结尾,学生往往会忽视为这部分音乐进行伴奏。前奏作为整部作品艺术形象的关键开端,其反映了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优质的前奏能够快速地让演唱者融入音乐情境当中,有效带动歌曲演唱者的演唱情绪。同时,良好的前奏亦可以将观众们带入到音乐作品的思想和情绪当中,为观众群体提供最优化的视听效果。在配奏、间奏的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创作技巧,选取作品中所蕴藏的音乐要素,并为其进行间奏、伴奏处理。同时,间奏篇幅要适当,不可过长亦不能过短。间奏篇幅过长,会导致演奏者在舞台表演中出现手足无措,或者跳出音乐作品情绪;间奏篇幅过短,会到导致演奏者还未调整到最佳表演状态时,便仓促地展开歌唱表演。在结尾部分的配奏时,多数学生会存在虎头蛇尾的问题。前奏通常呈现出辉煌大气的特点,而结尾却草草结束,导致音乐作品表演形成有头无尾的情况。完整的音乐作品应满足首尾呼应的原则,这样才能使音乐以完整和饱满的形象呈现给广大观众。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落实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把手风琴伴奏技巧教育渗透到手风琴教学中已是必然趋势。高校作为手风琴伴奏专业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应注重实施手风琴伴奏技巧课程教学,重视手风琴伴奏和弦基础教育,丰富学生伴奏技巧与理论知识,强化手风琴伴奏技巧的练习,注重手风琴作品演奏的完整性,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手风琴和弦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多元化背景下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趋势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