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GPRX2在围术期药物假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2021-11-30树茜王子熹李旭

关键词:配体假性受体

树茜,王子熹,李旭

肥大细胞(mast cells, MCs)作为一种多功能免疫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特别是暴露于外界环境的部位如皮肤、胃肠道黏膜、呼吸道等,并在过敏反应及过敏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1-2]。

根据分泌颗粒中蛋白酶的不同,MCs可被分为两个亚型[3]。健康人类在呼吸道及胃肠道黏膜占大多数的MCs,其分泌颗粒中只有类胰蛋白酶,被称为MCT;另一种则是在皮肤中占主导地位的MCs,其分泌颗粒中有类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和组织蛋白酶,被称为MCTC[4-5]。MCs被激活的经典途径是抗原和特异性IgE结合,使得细胞表面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聚集交联,导致MCs快速脱颗粒,并释放颗粒内容物(包括已合成的组胺、蛋白酶、化学趋化因子,以及其他新合成的脂类介质及细胞因子等),继而激活相应的效应细胞并使其产生过敏相关的症状,例如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刺激感觉神经及平滑肌收缩等。虽然两种MCs都可以经FcεRI途径激活,但它们对使其脱颗粒的内源性及外源性刺激的反应不同,例如MCTC可以对补体成分C3a、C5a及化合物48/80均出现应答,而MCT则没有[6-7]。

然而,MCs脱颗粒也可以通过非IgE依赖途径实现[8],主要见于一些药物,例如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阿片类药物、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神经肌肉阻滞剂等,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McNeil等[9]发现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X2(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X2, MRGPRX2)是多种药物的受体,这些药物可以激活MRGPRX2使MCs脱颗粒,并在易感人群中会引起假性过敏反应(pseudo-allergic reactions)。有趣的是,MRGPRX2在MCTC中高表达,而在MCT中则几乎不表达,其mRNA水平相差约500倍[9-12],这也可以解释MCT对于化合物48/80、P物质无应答,但MCTC可以被它们激活。

1 MRGPRX2及其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最大的一类跨膜受体,参与许多信号转导的过程,包括引起细胞增殖、发育、代谢等等。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MRGPR)是最近发现的GPCRs。在人类中,存在4种MRGPR基因:MrgprX1-4;而小鼠基因组中包含MrgprA(A1-A10)、MrgprB(B1-B5、B8)、MrgprC(C11)、MrgprD、MrgprE、MrgprF、MrgprG和MrgprH[13-14],其中MrgprX2与MrgprB2同源。MRGPRX2主要在皮肤及肠黏膜下层的MCTC中表达,最近也有研究显示,MRGPRX2在嗜碱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中亦显著表达[15]。

靶向MRGPRX2的配体包括化合物48/80、神经肽P物质、许多肽能类药物包括艾替班特、神经肌肉阻滞剂、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阿片类药物,以及内源性宿主防御肽(HDPs)如抗菌肽(LL-37)和β-防御素等[9-10,16-18]。除了可以激活MCs脱颗粒,引起假性过敏反应外,MRGPRX2还在宿主防御、变态反应性疾病、神经源性炎症及疼痛中起重要作用。Subramanian等[19-20]发现LL-37、β-防御素通过激活MRGPRX2诱导MCs脱颗粒。在细菌感染期间,HDPs通过MRGPRX2途径诱导的MCs可以通过增强血管通透性、在感染部位募集中性粒细胞来提供关键的宿主防御功能[21-22]。MRGPRX2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皮肤MCs中表达明显增加,P物质和嗜酸粒细胞产物通过MRGPRX2诱导慢性荨麻疹患者MCs脱颗粒[11]。正常人呼吸道MCs是MCT,然而在哮喘患者中其呼吸道黏膜下层和上皮中存在MCTC并表达MRGPRX2,并被P物质激活[12, 23-25]。同样,在神经源性炎症和疼痛方面,Green等人发现P物质的炎症效应是通过MRGPRX2激活MCs介导的,其激活对于炎症的痛觉过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TNF-α、CCL2、CCL3的释放,以及免疫细胞的募集是必须的[26]。

Gaudenzio等[27]发现,在体外,P物质激活MRGPRX2后,会出现一个短暂使快速的Ca2+内流峰,接着MC立即释放小球形颗粒,而FcεRI依赖的脱颗粒过程则相反,会更缓慢地释放较大的、形状不规则的、互相融合的颗粒。在体内,MRGPRX2介导的过敏反应,发生更迅速且集中在局部,而FcεRI途径介导的过敏反应,则更强烈、持久、全身反应明显。MCs脱颗粒的两个途径——FcεRI依赖及非依赖途径是各自独立的,在个体身上,任一条途径无法预测另一途径的效率[25]。这使得两途径中脱颗粒步骤的重叠可能性很小,例如囊泡的形成、运输、分泌等。相反,Ca2+载体介导的脱颗粒与FcεRI介导的过程高度相关,表明脱颗粒的速率限制发生在Ca2+动员的下游。不过,MRGPRX2是一种低亲和力的受体(μg/mL范围)[28-29],而IgE则更敏感(ng/mL范围)[30]。因此,在体内激活MRGPRX2受体可能需要更高浓度的药物。

2 MRGPRX2在假性药物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许多肽能类药物会通过MRGPRX2引起人体假性药物过敏反应,与IgE依赖的过敏反应不同,假性药物过敏反应会发生在第一次给药期间,不需要先前接触致敏,且皮肤试验常常是阴性的。这类药物多含有四氢异喹啉基序,如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艾替班特,通过MRGPRX2使MCs脱颗粒,从而会使几乎每位患者都产生注射部位的红斑和肿胀[31]。

2.1 神经肌肉阻滞药物

用于外科手术中减少体动的神经肌肉阻滞药物(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NMBAs),长期被认为是围术期过敏的主要原因,如阿曲库铵、米库氯铵、筒箭毒碱和罗库溴铵,但大部分NMBAs引起的过敏反应为非IgE依赖的假性过敏反应[32- 33],围术期对NMBAs过敏的患者中有85%未曾暴露于NMBAs[34]。季铵和叔胺被认为是NMBAs引起假性过敏反应的关键结构。

McNeil等[9]证实阿曲库铵能导致野生型小鼠腹膜MCs的Ca2+内流信号及脱颗粒,而此反应在MrgprB2突变的小鼠中明显降低,同样,阿曲库铵能通过MRGPRX2引起人肥大细胞LAD2细胞脱颗粒,其反应呈剂量依赖性。

McNeil等[9]报道罗库溴铵可以刺激小鼠MrgprB2,并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Elst等人报道罗库溴铵可以通过MRGPRX2使得细胞内钙短暂而有限地升高,却与MCs脱颗粒无关[35],Lansu等[36]及Navines-Ferrer等[37]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Chompunud等[38]首次报道了罗库溴铵通过MRGPRX2引起人MCs脱颗粒,并发现罗库溴铵在20 μg/mL即可引起小鼠腹膜MCs脱颗粒,引起人MCs脱颗粒则需达到500 μg/mL,从而说明人MRGPRX2与小鼠MrgprB2之间存在差异。Reddy等[39]发现了MrgprB2和MRGPRX2的突变能够改变其对配体的亲和性,因此,对于先前未接触过罗库溴铵的患者而言,其MCs脱颗粒可能是由于其MRGPRX2突变改变了对罗库溴铵的亲和性,亦或者是由于具有相似表位的其他环境因素或药物交叉致敏导致的。

顺式阿曲库铵的特点是较少的组胺释放及良好的心血管稳定性,较其他NMBAs引起的过敏反应更少[40]。然而,仍有对于顺式阿曲库铵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报道[41-42]。Zhang等[29]及Che等[43]报道顺式阿曲库铵通过MRGPRX2引起LAD2细胞脱颗粒从而引起假性过敏反应,其β-己糖胺酶、组胺和TNF-α的释放呈剂量依赖性,然而,在高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并不引起LAD2细胞细胞因子的释放。Navines-Ferrer等[37]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其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舒更葡糖是氨基甾体类NMBAs的特异性拮抗剂,Fernandopulle等[44]发现舒更葡糖可抑制罗库溴铵、阿曲库铵及化合物48/80引起的MRGPRX2介导的钙内流,但若在MRGPRX2激活后几分钟才加入舒更葡糖,则不能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但可以抑制肥大细胞CCL2的mRNA及蛋白质的合成释放。

2.2 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同样可以在初次用药即激活MCs释放组胺并引起过敏反应[45-46]。McNeil等[9]发现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可以通过MrgprB2使小鼠MCs脱颗粒,并验证了环丙沙星可以通过MRGPRX2引起人LAD2细胞脱颗粒。Liu等[47]报道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等9种氟喹诺酮类均是通过MRGPRX2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此外,有研究发现,激活小鼠MrgprB2所需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浓度明显高于激活人MRGPRX2的浓度[9-10],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激活MrgprB2时,它们的EC50分别为126 μg/mL和807 μg/mL,而激活MRGPRX2的EC50分别为6.8 μg/mL和23 μg/mL。

2.3 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感染。Navines-Ferrer等[37]发现,在体外万古霉素能使MCs脱颗粒,而这一反应在MRGPRX2沉默的MCs中明显下降,说明其在体外引起MCs脱颗粒是依靠MRGPRX2介导的。

与万古霉素密切相关的一个不良反应是红人或红脖子综合征,表现为头部、上身红斑、瘙痒、荨麻疹、低血压。这是一种非IgE依赖的假性过敏性药物反应,且首次输注即可发生[48]。环丙沙星和阿曲库铵经常出现与红人综合征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替考拉宁作为一种与万古霉素类似的糖肽抗生素,并没有出现类似的不良反应[49]。Azimi等[18]发现,替考拉宁不激活MRGPRX2,也不使MC脱颗粒,相反,万古霉素可激活MRGPRX2,并且这种激活可以被MRGPRX2拮抗剂QWF抑制,QWF也显著降低万古霉素诱导的人LAD2细胞脱颗粒。

2.4 阿片类药物

Lansu等[36]发现许多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待因等可以激活MRGPRX2。Babina等[50]发现可待因通过MRGPRX2途径使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Liu等[51]报道盐酸哌替啶通过MRGPRX2引起人LAD2细胞脱颗粒并分泌趋化因子,而枸橼酸芬太尼则不能引起人LAD2细胞脱颗粒,Zhang等[52]报道鞘内注射吗啡会通过注射部位的MRGPRX2激活肥大细胞,并引起局部肉芽肿形成。

3 MRGPRX2的个体差异性

如上所述,诸多药物及内源性物质均可以成为MRGPRX2的配体,但是临床上严重的假性过敏反应发生率并不高。其解释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能是由于MRGPRX2是一种低亲和力、非选择性受体,因此,要引起严重的假性过敏反应可能需要表达MRGPRX2的MCs受到高浓度药物的刺激。其次,MRGPRX2的表达和活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研究表明,不同个体的皮肤MCs对于化合物48/80引起的组胺释放反应在3.1%~52.4%之间,P物质反应在2.9%和52.6%之间[25]。MRGPRX2的活性同样亦可以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而改变[53]。因此严重反应可能会在MRGPRX2高表达或信号通路较活跃的患者身上发生。第三,信号通路的不同可能是另一种解释,在不同细胞类型之间,G蛋白的激活模式可能存在差异,导致MRGPRX2对配体的反应强弱不同,不过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另外,在配体层面上,包括外源性配体不同的摄取效率以及内源性配体的表达效率,均可成为MRGPRX2反应中患者差异的因素。最后,MCs在个体数目上的差异,同样也影响了非FcεRI依赖途径的过敏反应。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MRGPRX2及其配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人们对通过MRGPRX2引起的假性过敏反应有了逐渐深入的认识,目前已经确定了其几十个配体,寻找其他配体的研究正在积极开展中,如Lansu等[36]通过建立模型进行高通量的配体筛选。

不过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在使用MrgprB2突变小鼠作为筛选药物引起的假性过敏性反应药物的模型时,罗库溴铵可以通过MrgprB2使小鼠MCs脱颗粒,但对MRGPRX2只造成短暂Ca2+内流,却与人MCs脱颗粒无关[35-37]。另外,氟喹诺酮类激活MRGPRX2及MrgpB2的浓度不同,这表明人MRGPRX2与小鼠MrgprB2间存在差异[9-10],因此MrgprB2突变小鼠可能不是筛选人类用药的合适模型。另外,对于MRGPRX2具体的信号通路仍不完全清楚,MRGPRX2引起的假性过敏反应个体差异极大,如何通过筛查预防严重的假性过敏反应,并开发出相关的治疗药物,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配体假性受体
4-酰基吡唑啉酮-5缩γ-氨基丁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对白玉菇菌丝脱氢酶活性影响
一个镉配合物[Cd(H2O)(L)(HBTC)]·H2O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能
含有分离电荷中心的吡啶鎓两性离子型Cd(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研究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P2X3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假性肠梗阻,你要知道
孕晚期要注意假性宫缩
基于[2,2]对环芳烷骨架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报告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
β-受体过敏综合征证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