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检查要点14 密闭与隔离措施控制粉尘(连载一)

2021-11-30张敏祁成

劳动保护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尘肺病化学品场所

文/张敏 祁成

编者介绍:《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由国际劳工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发。主编张敏、祁成,张敏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学系副主任、教授,祁成为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东风职业病防治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编写组成员见原书。

指南简介:尘肺病防治是我国重要而紧迫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为了指导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合作,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牵头编写本指南。针对我国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指南从识别工作场所粉尘危害、工作场所通用的防尘控制措施、工作场所防治粉尘危害的管理措施以及工会主要参与途径等4 个方面,总结了32 个检查要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使用简介:在采取工作场所改进措施时,可应用本检查要点所提供的指南配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联合使用。本检查要点中所陈述的改进行动已在国内外实践中得到检验,在采取改善措施时建议采取以下行动:

——在管理人员和劳动者主动参与之下,共同及时制订解决方案;

——采用小组工作模式制订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

——利用各地已有的资料和专业队伍;

——采取多方面行动,确保改进措施的可持续发展;

——制订持续的行动计划,使改进措施因地制宜、改进效果明显。

转载说明:从本期开始“职业卫生知识”栏目将根据具体内容和主题连载《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中的部分内容,以帮助企业识别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选择适宜的防控要点。

检查要点——采取密闭与隔离措施控制粉尘

原因简析

密闭与隔离的目的是实现人与粉尘的分离。

扬尘性高、使用量大的粉尘宜优先采用密闭与隔离的控制措施。

风险/表现识别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无法控制或很少得到控制,作业人员粉尘接触量增加,引起尘肺病等职业危害。

改进方法

查看资料,听取建议,根据粉尘的扬尘性、粉尘的性质和使用量确定是否需采取密闭与隔离措施,所采取的密闭与隔离的措施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还可以加以改善,详见图1。

图1 化学品危害控制方法一览

为了帮助识别不同化学品的潜在危害,国际劳工组织(ILO)将危险度术语标识按危害由小到大分为五类,分别用字母A、B、C、D、E 表示。危险度术语为C 类的物质较A 类和B 类物质更危险,E 类的物质最危险。关于危害水平的详细分类说明可参考《化学品职业危害分类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的5.3.1。

图1 中化学品危害控制方法是指根据物质危害水平、物质使用的量和成为气溶胶的能力(扬尘性或挥发性),确定在贮存、使用、处理和处置某种化学品过程中可能发生危险暴露的必需的预防控制方法。化学品危害控制方法分类分为4 种,包括全面通风、工程控制、密闭控制和特殊方法,图中的数字1 至4 依次表示这4 种控制方法,1是“全面通风”,2 是“工程控制”,3 是“密闭控制”,4 是“特殊方法”。化学品危害控制方法的详细描述可参考《化学品职业危害分类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的5.3.2。

更多提示

1.密闭系统应与材料、工艺相匹配(见图2—图4)。

图2 灰库装车(良好实践)。2014年12月摄于江苏某电厂。灰库装车,灰库中的飞灰经干式散装机装入罐车,散装机卸料时散装头下降到密闭自卸罐车入料口,装料过程中诱导气流产生的二次扬尘通过伸缩套管中的夹层通道进入吸尘管路,由风机送入布袋除尘器净化后排放。此过程完全密闭化(图片由吕琳提供)

图3 灰库装车(应立即改善)。2008年9月摄于河北某电厂,锅炉灰渣自灰库装车外运过程未密闭,下料口距离运灰车有落差,装车开始时由于负压造成矽尘从车顶逸散,矽尘浓度严重超标(图片由吕琳提供)

图4 某水泥厂原料破碎机(应立即改善)。2014年11月摄于某水泥厂。矿石原料破碎机。设备自动上下料,劳动者在控制室远距离操作。设备有密闭,但密闭不严,有少量粉尘泄漏逸散,造成严重积尘,二次扬尘(图片由吕琳提供)

2.密闭系统应与通风除尘、湿式作业等措施配合使用。

3.工作区与密闭系统的设计应易于维护。

4.判断粉尘的扬尘性和产尘物料使用量可参考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半定量/半定性的简易方法:

(1)扬尘性分类方法

低:不会扬起的固体小球。使用时几乎不产生粉尘(如PVC 颗粒、蜡片);

中:晶体、粒状固体,使用时能见到粉尘但很快落下(如洗衣粉);

高:细微而轻的粉末。使用时,可见尘雾形成,并在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以上(如水泥、炭黑、粉笔灰等)。

(2)使用量的判断方法

小:每个工作班的用量以袋或瓶,或以克为单位;

中:每个工作班的用量以桶,或千克为单位;

1)符合喘证诊断标准,目前处于稳定期;2)年龄在30~80岁之间,性别不限;3)患者知情同意,可按研究要求坚持检查和治疗及随访。

大:每个工作班的用量以散装,或以吨位单位。

5.通常采用的密闭隔离方法有:

(1)密闭分散的尘源,避免粉尘泄漏;

(2)密闭产尘量较大的生产设备或生产线;

(3)密闭运输带或转运货箱;

(4)采用加料、出料自动化装置;

(5)粉状物料存贮时进行密闭、分散包装或对堆料进行覆盖;

(7)设置密闭操作间和送风系统,将人与产尘环境隔离开来等。

6.检查密闭隔离系统应注意以下问题:

(1)如操作允许,应使加工设备保持负压,防止粉尘泄漏;

(2)密闭隔离易燃性颗粒物应考虑防爆措施;

(3)确保转运系统保持密封,所有连接处无泄漏;

(4)采取措施,避免料仓装料过满;

(5)排出的含尘空气应排放至远离门窗和进风口的安全地方;

(6)露天作业时可优先考虑隔离并保护作业人员;

(7)维护和清理密闭系统时应遵循密闭空间作业管理要求。

要点谨记

采用适宜的密闭和(或)隔离系统是广泛适用的、有效的防尘措施。

猜你喜欢

尘肺病化学品场所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痛泻要方加味汤治疗尘肺病验案2则
听的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
2015年《造纸化学品》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