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防消结合”问题思路
——访中国建筑学会防火综合技术分会副理事长赵克伟

2021-11-30赵苡萱

劳动保护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筑防火消防车仓库

文/本刊记者 赵苡萱

2019 年4 月1 日开始,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职责移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以下简称“消防设计、验收职责移交”),而之前,这些工作是由消防部门负责。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这项职责移交之后,对于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验收、检查、灭火等相关工作有哪些影响?给“防消结合”带来哪些新的课题?这些课题应如何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有幸采访了原北京消防总队高级工程师、现中国建筑学会防火综合技术分会赵克伟副理事长,请他进行深入介绍。

采访伊始,赵克伟告诉记者,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消防设计、验收职责移交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是多方有利的。总体来说,对建设工程总体的发展有利,如在标准的制定、政策的考量以及政策方针的制定等大方面都有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课题”——在“防消结合”方面更需要加强。

为什么多方有利,赵克伟解释说,早在2011 年,由于几场重大火灾事故,我国建筑外保温防火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使用及管理提出了应急性要求,要求建筑外墙保温必须使用防火级别达到A 级的材料。然而现实是,当时A 级材料的全国产能都不能满足北京市的建筑使用需求量。2012 年12 月,国家相关部门不再执行“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 级的材料”。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消防永远是基本建设的配角,不能当基本建设的主角。不能因为消防不达标阻碍工程建设,只能是在工程建设中发现了问题,由消防配合去解决。

赵克伟介绍,之所以说消防设计、验收职责移交之后,“防消结合”方面带来了新的课题,原因是相关职责未移交之前,从防火设计、审查、验收到灭火救援,所有的环节都由消防部门负责,出现问题内部便于沟通解决。消防设计、验收职责移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之后,建筑防火工作和灭火救援工作归两个部门主管,需要跨部门协作,此时更需要提高“防消结合”的力度。

同时,由于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而开业前消防检查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由消防部门负责,两方职责不清,经常会出现负责消防验收的工作人员发现消防设计有问题,开业前检查的消防人员发现消防验收不过关甚至消防设计审核不过关等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开展。

中国建筑学会防火综合技术分会副理事长赵克伟

针对这个问题,赵克伟建议,每个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质疑、提问、互相商量,但法无授权不可为,不能越权管理,更不能在行政发文中体现。

赵克伟向记者介绍,要提高“防消结合”,就要做到“防火”的要会进行消防检查,为灭火打基础;“灭火”的要充分利用建筑防火工作打下的良好基础采用合适的作战方法。

对于“防火”阶段要为灭火打好哪些基础,赵克伟认为,与灭火作战有直接关系的“防火”工作要做好,与灭火作战没有直接关系的部分,“防火”阶段不应该管。该如何理解这一观点呢?赵克伟具体解释,对于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防火”的职责主要应关注以下6 个方面,一是消防车道和登高扑救场地;二是安全疏散设施,如楼梯、消防电梯等(由于这些设施消防队员在灭火过程中也要使用);三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四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五是室内消火栓系统;六是防烟、排烟系统。上述系统的良好运转直接关系到灭火作战的成败。

2009年2月9日,央视新台址北配楼发生火灾,持续近6小时的大火导致1死7伤

同时,在消防验收阶段,应该有消防部门介入验收,这里的介入验收是指消防设施在验收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消防部门人员或消防车的辅助,以达到更好的验收目的。例如,验收消防水泵接合器时,利用消防车加压可以起到更好的验收效果。也可以帮助消防部门快速了解与灭火作战有直接关系的相关内容,促进“防消结合”,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在“灭火”阶段,赵克伟建议,要充分利用建筑防火打下的“良好基础”选取合适的作战方法。“良好基础”是指灭火救援人员参与灭火时,充分熟悉建筑物的情况,了解对自身具有威胁的重点部位;充分利用消防控制室、摄像系统对火情进行侦查,依靠消防车道和登高扑救场地等措施。

赵克伟介绍,由于大型复杂的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火灾蔓延及烟气流动的途径受到空间结构、空调与通风系统的影响,使得寻找起火部位以及了解燃烧情况较为困难。所以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火场之后,不要急于进入火场侦查,要充分利用消防控制室和摄像系统了解火灾报警探测器的报警顺序,分析最初的起火部位;根据报警探测器的动作范围,判断火灾范围。与此同时,抢先占据水泵接合器,对自动灭火系统加压。此时,起火部位的喷头已经动作,水会直接喷洒在起火部位表面,进行灭火。

赵克伟说,在灭火过程中,以最短的时间将水有效地喷洒到起火部位或区域是第一要务,它本身就是火灾侦查的目的之一,有效地控制火势发展蔓延的同时,也为抢险救援、人员疏散、重要物品的转移等创造有利的条件。

总的来说,消防救援人员在火灾现场的灭火救援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消防设施,不能“以命相拼”。

用赵克伟的话说,虽然自己一直在呼吁“防消结合”,但在实际的消防救援工作中,“防”和“消”结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回忆起一次大型消防演练,演练的内容是一家企业的轮胎仓库火灾救援。当按照演练预定进程,火灾发生后,消防救援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救援灭火措施,首先是利用消防车在仓库的顶部喷水降温;其次是将仓库顶层切开,向仓库内部喷水灭火;最后是利用消防侦查无人机侦查火灾情况,并利用消防灭火机器人进入火场灭火。

针对这个消防演练,赵克伟强调,这个救援顺序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面对这类火灾,应该先利用消防控制室和摄像系统查找起火点和火灾范围,再利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制火情。如果仓库自身的消防系统设施控制不住火灾,才考虑利用其他的救援办法。

在这次消防演练中,由于仓库屋顶有保温层,利用消防车对仓库顶部喷水,对仓库内梁、柱等主要支撑构件的降温效果不明显。

总而言之,提高“防消结合”是提高灭火救援能力的关键,让防火监督部门掌握消防检查的要点,为灭火打基础;让灭火部门充分利用建筑防火的良好基础选取合适的作战方法,这才是未来提高灭火救援效率,降低伤亡率的关键。

猜你喜欢

建筑防火消防车仓库
填满仓库的方法
消防车
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
消防车出动
“迷你”消防车的启示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析
消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