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育人策略与路径初探

2021-11-29吕龙旗

考试周刊 2021年81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物理教学

摘 要: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是对初中物理三维目标的一个归纳整合提炼与发展。基于核心素养这一个大的背景下来探究初中物理教学育人策略,能够有效地分析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以及教师过分關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缺乏有效的联系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弊端。文章通过探究初中物理教学育人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

关键词: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育人实施策略探析

新课改的提出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通过探究初中物理教书育人的具体策略来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合作探究以及创新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借助于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着积极主动的推动作用。

一、 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缺失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于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以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占了整个课堂的1/3。虽然在短时间内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起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积极作用,借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反复强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但长久处于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很难调动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过分关注成绩提升,忽视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

由于初中的竞争压力很大,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育人这一价值的培养。通过在课堂上传授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应试技巧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满足家长和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的发展。学生只有自己学会应该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才能够真正地做到知识为我所用。

(三)缺乏与生活实践联系,无法在探究中提高能力

现阶段的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为密切,通过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借助于所学的电压电阻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基本电路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灵活地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但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往往缺乏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 在核心素养下进一步剖析初中物理教学育人策略的具体实施

(一)借助情境化教学,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对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能够将学生引入相关的情境中,借助于情境中的某些问题来进行实际的解决策略的探讨。与此同时,营造轻松积极的环境氛围,能够引导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而在与组内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其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借助情境化的教学,能够将物理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在不断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挖掘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必要联系,并在不断思考、挖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推动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温度与物态的变化这一类相关知识点时,在具体讲解温度和温度计这两个基本概念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温度与温度计的具体情境来了解温度和温度计的实际区别和差异,并引导学生在积极探讨和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挖掘。温度一般来说包括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的含义上讲是指分子热运动的冷热程度,是可触可感,却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物质。而温度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物质,是用来测量感知外界温度的一种工具。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分析和讨论中学会挖掘温度和温度计这两种物质的内在差异,并在积极的探讨中学会思考温度计的实际应用范围。通过引入相关的真实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又如:教师在讲解熔化和凝固这两种物理变化的现象时,可以通过熔解铁以及水结冰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相关的视频,来了解熔化和凝固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通过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凝固一般是由气体的哪种状态变换而成?与此同时,在探究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在逐步渗透知识的过程中引入汽化和液化这两个概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水的三种状态变化形式以及这三种变化形式在何种情况下具体可以分为固态、液态以及气态,通过让学生深入思考水的具体概念来进一步引发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借助学生生活中日常可见的这一物质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既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将生活中的经验应用到实际的理论中,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

教师借助各种渠道搭建合作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实际掌握知识情况开展不同程度的教学。与此同时,借助这一方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熟练掌握程度,通过直接询问或借助互联网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讨论,能够在逐渐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养成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有着积极主动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平台以及其他的互动交流平台,能够在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电路这一类相关的知识点时,由于电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学生对于电的具体构造不够了解。所以,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组探究什么是电以及电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来进一步认识电这一物质。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电。在具体的探究电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搭建网上合作交流平台,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所不熟悉的知识点,通过网上交流来进一步掌握。并借助于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在沟通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与伙伴的合作探究能力。又如:教师在讲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具体电路示意图时,由于很多学生对串联电路的电流路径以及并联电路的电流路径不够熟悉,再加上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作用,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把课上的时间留给学生,借助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探究讨论来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挖掘串联以及并联电路的一般规律和电流的流经路程。归纳总结自己所不熟悉的知识点,通过QQ、微信,以及钉钉交流平台等方式及时地在班级群里和小组群里进行问题反馈,由组内成员进行问题解答。同时,对学生所不熟悉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构建合作交流平台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主动表达自己观点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借助合作探究方法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重视伙伴的力量,在彼此学习、彼此成长中实现学习上的共同进步。同时,通过沟通交流平台,能够引导学生在制作电流小实验以及发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彼此的沟通交流中调动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能力,起到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价值意义。

(三)结合生活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兴趣最好的老师,而检验学生掌握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初中物理知识侧重对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结合生活实践来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既能够缩短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的认识,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中了解到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学会将课堂上所学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方方面面,进而达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将生活知识与理论知识相联系,能够有效地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生活。

例如:教师在讲到探究电路这一类相关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家用电路,以及生活中我们在使用电器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借助这样的问题导入,能够有效缩短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也能够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借助生活实践变得更加直观清楚,能够推动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我们常见的LED小彩灯的串联电路以及在日常的生活中厨房和卧室以及客厅的灯的并联电路,来引导学生加深对串联和并联这两个概念的进一步认识。通过探究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来引出欧姆定律的定义,以及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具体作用这一类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在结合生活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相關的电路,在加深学生相关理论知识认识的过程中,通过应用于生活实践来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教师在讲到让电灯发光这一类相关知识时,单纯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往往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路的构造以及电流路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借助LED灯电流开关以及滑动变阻器,让学生观察如何让电灯发亮的基本步骤,并通过接入滑动变阻器和不接入滑动变阻器两种电路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观察LED灯的亮度变化。通过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引导学生设计日常生活中电灯的基本电路,也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让学生了解到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结合生活实践中常遇见的电流和电路电压的问题,比如说跳闸现象产生的原因,来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电流的实际问题。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下,通过探究初中物理教学的育人策略,能够引导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不断深入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进而提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设计相关的电流实验以及简单的物理小发明,能够在引导学生逐渐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亮.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4):50.

[2]杨妮娅.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14):22.

[3]崔敏.基于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物理综合能力的研究[J].读与写,2021,18(3):197.

[4]郎芸.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7):113-114.

[5]方碧烟.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以人教版“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为例[J].中学物理:初中版,2020,38(4):4-5.

作者简介:

吕龙旗,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物理教学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关于“比较法”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小议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