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2021-11-29梁立嘉龚光碧宋绍富魏绪玲燕鹏华徐典宏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丙烯腈马来共聚物

梁立嘉,龚光碧,宋绍富,魏绪玲,燕鹏华,徐典宏,朱 晶

(1.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60)

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SAM)是一种有着较好应用前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分子链中含有非极性苯乙烯链段、极性的丙烯腈链段和马来酸酐链段,因此与多种极性聚合物有较好的相容性,可构成一系列综合性能优异的合金。SAM含有氰基,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磨性,苯环又赋予了其良好的加工成型性能[1-6]。SAM聚合物含有高活性的反应性功能团酸酐,酸酐基团具有很强的衍生能力[7],因此常被用作合金的相容剂。相对于SAN(苯乙烯-丙烯腈),SAM具有更好的增容性和热稳定性[8]。SAM既具有化学增容特性又具有物理增容特性,在SAN、ABS、PA、PC等合金领域更有其独特的用途[9-12]。对SAM进行研究,将会促进特定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目前针对SAM的报道多为其应用方面,对于其合成过程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探究了不同的聚合条件对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SAM)三元共聚物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与仪器

苯乙烯(工业聚合级),丙烯腈(工业聚合级),马来酸酐(≥99.0%),过氧化二苯甲酰(98%,使用前溶于三氯甲烷,再加入等体积甲醇重结晶精制)。

IK数显控温电磁电热套,1000mL四口烧瓶,冷凝管,IK搅拌器。

Waters 515-450型凝胶渗透色谱仪,FTIR-76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BRUKER 500 MHz AVANCE NEO超导核磁共振谱仪,DSC 200F3 A01型差示扫描量热仪, TG209F1 Libra热失重分析仪。

1.2 SAM共聚物的合成

按照摩尔比St∶MAH∶AN=10∶1∶9投料,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反应单体苯乙烯(St)、丙烯腈(AN)、马来酸酐(MAH)和引发剂。用电热套加热,设定反应温度为70℃进行聚合反应。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聚合液体变得黏稠,用少量3%的酒精清洗后,在高温下进行后处理,得到固体产物。

本文选用BPO作为引发剂进行本体聚合,实验中应严格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若在高温下反应的时间过长,马来酸酐与丙烯腈易发生交联,生成微交联的聚合物,无法进行GPC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3种单体发生共聚时,单体的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聚合物的组成、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反应的转化率。

2.1 BPO用量对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影响

引发剂浓度不仅影响聚合速率,还影响产物的分子量。图1是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3种单体的摩尔比为10∶1∶9,聚合时间为1h时,不同反应温度下,引发剂BPO的不同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从图1可知,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引发剂BPO用量的增加而减小,温度越高,引发剂对分子量的影响越小,90℃时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变得很小。以70℃时的反应为例,当BPO质量分数小于0.2%时,聚合物的分子量随BPO用量的增加而增加,BPO的质量分数大于0.2%后,随着BPO的用量增加,BPO分解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增大,活性中心增多,使得聚合物的分子量逐渐降低。当BPO用量远远低于0.2%时,引发剂浓度低,聚合速率低,单体聚合不完全,聚合物的分子量也较低,随着引发剂的增加,聚合物分子量也增加。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聚合物的特殊要求而确定引发剂的用量。

图1 不同反应温度下BPO用量对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影响Fig.1 Effect of BPO content on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2.2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影响

图2是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wt%,单体配比为10∶1∶9,不同的反应时间下,反应温度对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反应时间为1h、2h的曲线,在反应温度达到70℃之前,随着聚合温度升高,分子量略有增加。此外,聚合物的摩尔质量,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应时间越长,聚合物的摩尔质量越高。以1h的反应曲线为例,70℃之后,分子量从90649g·mol-1降低至100℃时的66783g·mol-1,说明70℃之前,升高温度可以使BPO的分解速率加快,增大反应速率,使聚合更加完全,聚合物的分子量显著增加;80℃之后,分子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聚合温度升高后,体系黏度降低,链段重排变得容易,双基终止也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图2 不同反应时间下反应温度对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影响Fig.2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on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2.3 马来酸酐用量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图3是聚合温度为70℃,聚合时间为1.5h,聚合方法为本体聚合法,引发剂用量占总单体投量的0.1wt%时,马来酸酐用量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投料比n(St)∶n(MAH)∶n(AN)=10∶1∶9时,可得到数均分子量为95460g·mol-1的聚合物。从图 3可以看出,当马来酸酐的投料比逐渐增大时,SAM共聚物的分子量随马来酸酐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马来酸酐投料比大于3后,SAM共聚物的分子量随马来酸酐单体用量的增加,增幅变缓,表明马来酸酐的自由基之间很难发生链终止。随着马来酸酐加入量的增大,体系黏度变大,链段重排受阻,双基终止变得困难,因此聚合的终止速率变慢,共聚物的聚合度变大,分子量增加。

图3 马来酸酐单体配比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Fig.3 Effect of malic anhydride content on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2.4 红外表征

图4 是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三元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3060cm-1~3160cm-1为苯环上的不饱和-C-H键的伸缩振动峰,763.6cm-1和703cm-1是单取代苯环上-C-H的弯曲振动吸收峰,1602cm-1、1493 cm-1和 1453cm-1附近是苯环骨架C=C键的振动吸收峰,1395cm-1是甲基的C-H对称弯曲振动吸收峰,2854cm-1是亚甲基上的-C-H的特征振动吸收峰,在2235cm-1范围内的是腈基的特征峰,1780cm-1、1859cm-1处为马来酸酐中羰基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峰,且低频带的吸收峰比高频带的吸收峰强,1226cm-1是环状酸酐中C-O-C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说明聚合物中有五元酸酐,单体马来酸酐参与了共聚。由此可知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腈在实验条件下发生了共聚反应,得到了三元共聚物SAM。

图4 SAM三元聚合物的红外谱图Fig. 4 FTIR spectrums of the terpolymer

2.5 核磁图谱分析

图5是SAM共聚物的核磁图谱。由图可知,化学位移δ为6.5×10-6和7.6×10-6的特征峰,与苯环上的氢对应;δ为5.8×10-6和5.2×10-6的特征峰,与苯乙烯上的双键上的氢对应,该峰已经消失;在7.1×10-6和7.2×10-6可以观察到芳香质子峰,由此可知苯乙烯参加了反应;δ为3.8×10-6的特征峰,与马来酸酐基团中与酸酐基团相连的碳上的氢对应;δ为2.2×10-6的特征峰,与腈基中相连的碳上的氢对应。

图5 三元聚合物的核磁氢谱图Fig.5 H-NMR spectrums of the terpolymer

2.6 DSC、TGA分析

图6是三元聚合物SAM的DSC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的三元聚合物只有一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阶段,以及明显的热失重阶段。分析得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9.38℃,并且较窄,表明聚合产物是由3种单体反应生成的SAM三元共聚物,而非苯乙烯和丙烯腈2种单体的均聚物共混。

图6 三元聚合物的DSC、TGA曲线图Fig. 6 DSC and TGA curve of the terpolymer

3 结论

1)以BPO为引发剂合成的共聚物,其分子量范围Mn为50000~150000g·mol-1,且分子量分布在1.5~2.5之间,符合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要求。

2)该聚合反应的时间以1~2h为最优,时间过长会导致体系的黏度增加。温度急剧增加会生成微交联的共聚物,因此反应温度以70℃为最优。70℃时的聚合速率稳定,温度高于70℃,会导致聚合速率较快,因此要适当缩减反应时间。此外,马来酸酐与丙烯腈在高温下会交联成环状结构,对聚合物的生成不利。

3)SAM聚合物的分子量,主要受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酸酐含量的影响。在高温下反应、增加引发剂用量、减少马来酸酐用量等,均会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

猜你喜欢

丙烯腈马来共聚物
2022年丙烯腈市场将过剩
P(SPEA-co-PEGMEMA)的合成及其光响应性
浅谈pH值对丙烯腈生产过程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含长碳链季铵盐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水溶液特性
马来宝诗词一首
丙烯腈行业存在过剩风险
RAFT 聚合制备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性能研究
丙烯腈用催化剂反应机理及工业化应用分析
车迟国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