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睑结膜乳头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春季角结膜炎

2021-11-29周沛辉梁轩伟

眼科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上睑异物感结膜炎

周沛辉,梁轩伟

(1.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眼科,广东 东莞 523808;2.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

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是反复发作的双侧慢性眼表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20岁以下男性多见[1-2]。以奇痒、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为主要表现。虽然该病有自限性,但每年复发,最长可迁延十余年,严重者危害角膜,损伤视力。目前该病主要以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稳定剂及抗组胺药物等改善症状为主[1,3]。然而,有些严重患者经过各种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症状仍不能缓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和生活。本研究对11例(22眼)经药物、冷冻或单纯乳头切除治疗无效的春季角结膜炎进行了睑结膜乳头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住院治疗的春季角结膜炎患者11例(22眼),其中男9 例(18眼),女2例(4眼);年龄8~20(12.3±3.5)岁;病程3~14(6.50±3.42)年。

患者均有奇痒难忍和不同程度异物感、畏光、流泪及结膜分泌物增多等表现。有反复发作史,以春夏明显,结膜涂片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局部曾应用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稳定剂及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其中3例(6眼)曾行冷冻治疗,2例(4眼)曾行单纯乳头切除治疗。术前裂隙灯检查:患者上睑结膜均可见扁平粗大铺路石样乳头增生。

1.2 方法

年龄较小的患者行全身麻醉,年龄较大者行球结膜下麻醉。患者均取仰卧位,并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睑板夹挟持上睑,向外暴露睑结膜,尖刀平行于睑板切除肥厚乳头,自下方角膜缘外取一大小与睑结膜创面相近的球结膜,避免损伤穹窿部,将结膜瓣移植覆盖在上睑结膜创面上,距睑缘后2 mm处及穹窿前以10-0尼龙线与睑板缝合固定。原来球结膜创面予相应大小羊膜覆盖缝合于浅层巩膜。要求移植球结膜瓣平整,术毕用虹膜复位器将移植的结膜瓣下积血压出,使之平伏紧贴在睑板上。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眼常规加压包扎2 d,术后第3天带绷带镜,用贝复舒眼药水及0.02%氟美瞳眼药水滴眼,3次/d,逐渐减量至2周停药;术后1~2周根据患眼恢复情况于裂隙灯下拆除缝线。随访期间观察患者自觉症状及裂隙灯下体征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4]

治愈:患者奇痒、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消失,上睑结膜光滑,未见乳头增生,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且超过次年发作季节后不复发。有效:上述症状和体征在治疗结束时完全消失,但于次年原发作季节内复发,复发后的症状及体征均较前明显减轻。无效:上述症状和体征继续存在,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术后随访36~48(39.5±2.4)个月,治愈19眼(86.36%),有效2眼(9.09%),无效1眼(4.55%),总有效率95.45%。术后第1天,患者均有双眼睑轻度肿胀,3例(6眼)患者睑结膜面有少量出血;瘙痒及异物感等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膜黏性丝状分泌物明显减少。术后1周,除2例(4眼)有轻度异物感外,其余患者奇痒、异物感、畏光、流泪等自觉症状均消失,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术后1个月,患者上述症状及体征均消失。术后3 个月,1 例(1眼)复发,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相似。术后1年,1例(2眼)复发,症状及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3 讨论

VKC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10~20岁的患者多见,其发生与花粉和其它变应原有关,并受性激素水平、遗传和环境的影响[1-2]。按其病变部位,可分为睑结膜型、角膜缘型及混合型[5]。其中以睑结膜型较常见,且损伤角膜较严重。睑结膜型VKC以双眼上睑结膜肥大乳头为主要特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奇痒,其次为异物感、畏光、流泪、结膜分泌物增多。因肥大乳头造成的机械性摩擦损伤及病变本身炎症细胞的浸润,患者常常会合并有浅层上皮型角膜炎或角膜溃疡、血管翳、角膜混浊、不规则散光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学习和生活。

目前VKC治疗方法主要为传统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及免疫抑制剂等[1,3,6-7]。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VKC的患者也有通过手术干预以缓解症状,包括睑结膜冷凝、烧灼及单纯手术切除乳头[4,8-10]。但以上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如长期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大,小孩依从性差,冷凝、烧灼及单纯手术切除乳头,易复发且形成疤痕,甚至导致睑内翻倒睫,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研究[2,5]表明:春季角结膜炎重要组织的改变之一是结膜结缔组织的过度生长、增生性血管及炎症细胞侵润,从而形成大而无蒂状的乳头。本研究根据自体球结膜光滑、无排斥反应、取材容易等特点,先切除上睑结膜面肥大的乳头,把全身变态反应疾病眼部表达的主要部位的病灶彻底切除,后再分离上方球结膜形成一相应大小的游离球结膜瓣并覆盖于上睑结膜创面缝合固定,从而改变变态反应免疫攻击区域的特性,且术后不会形成局部瘢痕,达到根治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睑结膜乳头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VKC总有效率达95.45%,可有效解决患者奇痒、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且术后无感染、排斥及其他并发症,不仅避免长期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且防止了既往手术的并发症及不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开放获取声明

本文适用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允许第三方用户按照署名(BY)-非商业性使用(NC)-禁止演绎(ND)(CC BY-NC-ND)的方式共享,即允许第三方对本刊发表的文章进行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但在这些过程中必须保留作者署名、仅限于非商业性目的、不得进行演绎创作。详情请访问: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猜你喜欢

上睑异物感结膜炎
上睑凹陷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新进展
颊脂肪垫移植治疗中重度上睑凹陷的临床研究
咽喉异物感 试试代茶饮
急性结膜炎患者如何护理?
眼睛痒并非都是慢性结膜炎
切开法联合连续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矫正青年女性上睑皮肤松弛
咽部异物感可能是会厌囊肿
喉咙有异物感?热毛巾敷一敷!
Ascher综合征的整形外科治疗
漫谈结膜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