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广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

2021-11-29刘雪华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刺绣题材校本

刘雪华

(广州市番禺仲元实验学校,广东 广州 511450)

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与潮汕地区的“潮绣”合称为粤绣。同时,粤绣与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于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绣作为以广州为中心的刺绣,有着浓厚的广府艺术特色,随后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走向成熟,形成独特的技艺与艺术风格,但知名度却大不如前,甚至在当地,了解广绣的人数亦为数不多。因此,为了传承及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刺绣文化,把广绣引进校园,促进广绣与课程体系的融合,为广大学子播下一颗非遗的种子,广绣校本课程的开发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该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本课题以第二类校本课程为实施目标。

一、广绣进校园的优势

(一)凸显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广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广州市番禺区有着相当大的渊源,而且广绣本身自带独特的岭南风格,在刺绣领域里独树一帜;不仅彰显了广州民间艺术特色,更是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结晶。因此广绣进校园,一方面凸显了地方的特色文化,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与课程结合,学生在课程里领略和感受身边的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将广绣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在刺绣里展示关于地方特色文化的题材作品,亦是对其地方特色文化的一种弘扬与发展。

(二)利于学生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扩大学生的知识点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笔者认为传统刺绣不仅是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广绣知识的教育,一方面丰富了教育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身边的传统刺绣文化,扩大学生的知识点,在学习中感受非遗广绣的魅力;另一方面,把优秀的传统刺绣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中小学学生心中播下热爱民族艺术的种子,有利于对优秀传统刺绣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为响应新课程改革发展、体现学校特色以及办学优势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兴趣发展的需要,把非遗引进校园便成了一种趋势。因此广绣进校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的质量,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学校品牌,凸显学校的文化特色,提高学校知名度以及学校的声誉。

二、广绣校本课程的开发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其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更为各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有不少学校将濒临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校校本课程来开发,把学校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相结合。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能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也能体现该校的资源优势。

笔者于大学实习期间有幸见识过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的非遗特色校本课程(广绣、广彩)的开发和研究,并参与该学校广绣校本课程的教学。同时笔者也曾跟随广绣传承人唐晓玲学习广绣技艺,熟悉广绣技能的教学;再者本人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而且学校重视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优势的需要,在购买刺绣工具和材料的费用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帮助。

在广州本地,有不少以广绣作为特色校本课程的学校,他们在对广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均有所成就,体系相对成熟。同时他们对此研究上形式多样,在校内进行传承。因此,笔者在把广绣作为本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寻求到一个创新点,那就是“以广绣为核心,加以其他绣种融合学习的刺绣校本课程的开发”,着眼于体现传统广绣文化与新时代事物的融合与创新;一是刺绣材料的创新,二是现代题材的创新,三则是刺绣作品形式的创新。此课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三、广绣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刺绣材料的选择

广绣刺绣时所用的工具与传统刺绣的工具基本无差别。由于刺绣周期长,考虑到学生要以学业为重,因此在校园里进行刺绣时,需要缩短刺绣作品的制作周期。基于此,笔者在设计课程时,挖掘身边可缩短刺绣周期也能用于刺绣的材料,与传统广绣相结合,体现刺绣材料的创新性;既适应学生的学习特性,又能体现传统广绣与新材料的融合与创新。

本课程所用绣线是以蚕丝线为主,其他绣线为辅,例如:棉线、金银线、丝带、麻绳等;而绣绷的样式视选课学生人数而决,人数多则以手绷为主,反之卷绷。除此之外,还设计了在油画布框、团扇等材料上进行刺绣;这类刺绣作品绣制完成后可免于装裱,缩短刺绣的制作周期。在面料的选择上,常用的一般是丝绸、绢、麻、尼龙、纯棉等作为绣品底料,此类布料偏柔软,需要借助刺绣工具(手绷或卷绷)进行上绷方可进行刺绣。另外笔者挖掘了一类新型绣品底料,不织布、毛毡等材质稍偏硬的布,在进行绣制小幅作品时,此类布料可免于上绷亦能进行刺绣,减免上绷时间,绣制完成后需熨烫绣品使其平整。本课程用到的油画布框、麻绳、丝带、不织布、毛毡等材料便是本刺绣课程材料的创新。

(二)刺绣题材的多样性

广绣题材相对广泛,最常见的是花鸟题材,像百鸟朝凤、龙凤、博古等具传统特色的题材;同时因广州地处岭南地区,故许多岭南花果亦作为广绣常见的题材之一,例如:荔枝、红棉、番石榴等。由于本课程在中小学实施,在学习刺绣广绣传统题材的同时,亦会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和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出符合他们刺绣技艺的题材进行刺绣。番禺区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像沙涌的鳌鱼舞、沙湾的飘色等都具有鲜明的传统特色,广绣题材与地域特色文化的结合,不仅体现了地方特色文化,也展示了广绣题材的多样性。除了学习传统题材的刺绣,也要迎合中小学学生的审美爱好,增强他们对刺绣的兴趣。据调查,他们普遍对二次元的动物、人物形象等比较感兴趣,因此本课程中的广绣题材也添加了二次元元素的题材。笔者根据地方特色文化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引导学生进行刺绣题材的设计,致力于开发一个具有地方文化底蕴、体现融创精神、与时代接轨的校本课程。

(三)针法和刺绣成果的形式

广绣针法大致可分为绒线绣和金银线绣两大类。绒线针法达60 多种,本课程教授给学生的是广绣里比较常用的十余种针法,主要以直扭针、辅助针和续插针为主。另外本课程也会涉及其他绣种的学习,例如欧洲绣、十字绣、盘金绣等。在传统广绣针法的基础上加以其他绣种的针法与形式,将其融合与创新,把刺绣艺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为刺绣作品添加有温度的色彩,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从而达到保存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目标。

广绣绣品按照功能和用途,大致可分为欣赏品、日用品和祠堂用品三大类。本课程的刺绣样品形式多样,绣品样品类别主要以欣赏品和日用品为主。其中日用品多为开发的文创产品,该类文创产品致力于体现传统广绣与新时代的融合与创新。开发的文创产品包括有:团扇、抱枕、可收纳的各种小袋子、书签、茶席、杯垫、灯饰、笔袋、刺绣镜子、绣本等。

(四)广绣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面,分两种模式。一是结合各年级的美术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地寻求切入点,在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和讲授关于广绣的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美术知识内容;同时让学生们认识广绣、了解广绣和学会欣赏广绣;再者,让其了解各地方绣种的特点与区别,以及现如今广绣作品的传承与创新,形成对广绣艺术的关注与热爱,在理论方面进行传承。例如:在岭南版四年级上册《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这一课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传统刺绣文化,进而讲授广绣的基础知识;另外,在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中,也可适当地为学生讲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点,从而引入有关身边非遗广绣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广绣的浓厚兴趣。二是在学校组建年级兴趣小组,分小学组和初中组,成立刺绣社团“绣艺社”,在广绣技艺方面进行传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参加,报名确定人数后,每周会在特定的美术室有连续2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广绣的技能实践训练,课后也会组织学生参观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在欣赏广绣作品的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广绣的了解。

四、广绣进校园的意义

广绣进校园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落实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方针。通过广绣文化自身的魅力、特点和文化内涵,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二是体现了对地方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三是将广绣与其他绣种相融合,传统广绣与新时代事物的碰撞,通过学生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能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

猜你喜欢

刺绣题材校本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