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检测中分析化学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11-29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仪器食品

卢 燕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 528216)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只有确保市场中的食品安全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为了进一步确保食品的安全,应当积极且灵活的运用各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而在众多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分析化学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精准度和检测效率,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1]。分析化学技术是食品质量检测人员利用化学现象或者化学反应对食品进行检测的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

1 食品安全检测中分析化学技术的应用意义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绿色健康食品的摄入,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我国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通过食品安全检测确保安全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分析化学技术凭借检测准确率高、检测效率高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通过分析化学技术食品安全检测人员能够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从而在源头上进行管理改进,这样能够确保食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安全性,极大地从根源上降低了问题食品流入市场的概率,更好地保证了食品的质量[2]。不仅如此,运用分析化学技术还能够使质量检测人员更加直观的检测食品中各种微量元素,这样能够使消费者在选择各类食品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喜好选择相应的 食品。

2 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分析化学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2.1 选择合适的分析化学技术

应用分析化学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应当选择较为适宜的技术方式,针对性地对食品进行检测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具体来说,选择相应的分析化学技术要以国家相关规定为依据有目的的选择分析化学技术。如果选择的技术有同样作用,在实践应用中就应当根据检测规模以及被检验企业的生产情况,结合实际选择分析化学技术,避免选择技术的过程中出现盲目追求高端的情况,这样能够更好地节约各项资源。选择分析化学技术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各个技术的特征和适应性,结合实际来选择分析化学技术。

2.2 分析化学技术的使用应当具备物质保障

在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分析化学技术,都应当有良好的检测环境,也要确保选择合适的检测样本,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分析化学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使之更加精确客观的得出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由于食品检测涉及的检测项目众多,在进行食品样本检测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能够避免多项检测项目之间相互干扰,这样才能够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应用分析化学技术需要根据检测内容和项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设备和仪器,在选择这些设备和仪器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实验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的检测内容和项目选择相应规格的实验仪器,例如选择检测仪器过程中,测量范围检出限度和精密程度都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保障食品检测的准确性[3]。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人员来说,在进行检测时还应当不断地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检测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检测的效果满足检测要求。

3 食品安全检测中分析化学技术的应用

3.1 光谱检测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光谱检测技术是以光的吸收和发散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借助检测光谱的强度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该技术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运用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判定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某种物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光谱分析化学技术可以分为多种应用方式,最为常见的一种便是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由于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快速检测,来判定食品中是否含有某种超标物质,实现食品安全检测的目的。

3.2 色谱检测技术

分析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的技术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在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抗生素、碳水化合物、食品添加剂等各类物质的过程中,运用色谱检测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检测结果也更加可靠[4]。相较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能够进一步确保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近几年我国相关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色谱分析检测技术也在持续的改进之中,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也开始应用于食品的农药残留检测,并且在检测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3.3 生物检测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迅速发展,各种分析化学技术的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最为明显的是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品质评价以及食品后续安全检测的各个环节中。应用该技术有着成本低廉的特点,并且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步骤简单。具体来说,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通过酶检测来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农药残留或者微生物污染,另一种则是利用免疫法,应用免疫法能够对食品中蛋白质进行检测。

3.4 固相萃取技术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固体吸附剂对各类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吸附,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存在的化学物进行分离,然后利用洗脱液对化学试剂进行洗脱,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分离和富集检测目标,对检测样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5]。采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能够得到更加可靠且精准的结果,在该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3.5 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一些食源性病菌免疫检测技术是应用较为普遍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检测过程中利用免疫学检测仪器针对样本进行检测。这种检测仪器的操作较为简单且造价低廉,在实践应用中具备较强的应用性,针对食品中一些常见的病原细菌,如沙门氏菌具有非常好的检测效果。此外,PC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样本检测过程中针对致病性病菌的检测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总的来说,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且快速的特点。

4 结语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针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势在必行,通过食品安全检测才能够更好地确保流入市场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充分运用多样化的分析化学技术,能够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精准性和客观性,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指标,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仪器食品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造假必严惩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TRIZ创新理论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