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文化内涵及保护路径研究

2021-11-29赵晓晓朱亚成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赛马会赛马藏族

李 英,赵晓晓,朱亚成

(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历史上,西藏先民在畜牧业生产实践和抵御外敌侵犯的斗争中,逐渐练就了高超的骑射技术、拥有了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毅力。当马退出战争舞台后,赛马便逐渐成为藏族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中的表演内容,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目前,西藏地区主要有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当雄赛马会、江孜达马节等。此外,雪顿节、望果节等藏族传统节日中也有赛马活动。学术界对于当雄赛马会的研究不多,其中次旺仁钦(2003)[1]对当雄赛马会的由来进行了考证研究,指出当雄赛马会源于军队的阅兵活动。赵春来、朱亚成(2019)[2]对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节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进行探讨,指出“当吉仁”赛马节历史悠久,与军事密切相关。洛桑泽仁(2019)[3]、李喜艳(2018)[4]等人则从赛马会的旅游开发视角进行研究,对赛马会的发展提出建议。赛马会不仅是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同时也是民族风俗、民族信仰等传统文化的具体展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经济、历史、社会、艺术等价值。2008年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研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文化内涵及保护路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当吉仁”赛马会的历史渊源

当雄,藏语意为“挑选的草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拉萨北部,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拉萨市辖属。当雄县人口中以藏族为主,有少量蒙古族、回族和汉族。这里有丰富优良的草场资源,畜牧业是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马和牦牛曾是当地主要的交通工具。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抵御外敌入侵,当雄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马上功夫,同时也形成了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运动项目——赛马。

(一)“当吉仁”赛马会的历史渊源

17 世纪第悉藏巴政权时期,西藏政教关系复杂多变,辛夏巴家族、噶玛噶举派、格鲁派之间矛盾尖锐。以五世达赖为首的格鲁派向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求援,固始汗引兵入藏,大败藏巴汗,将西藏大部分地区置于其统治之下,命其长子达延汗常驻拉萨辖领部众,其他蒙古骑兵驻牧于拉萨北部达木牛厂地方,即今当雄。此地拥有距西藏各地最近的天然牧场,草场面积近千亩,且当雄是蒙古军进藏的途径之一,从当雄出兵到各地作战也极为便利,选择当雄作为常驻之地,进退皆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增强“当雄八旗”的战斗力,每年藏历七月十日各地骑兵都要在当雄进行检阅。随着历史的变迁,西藏已由政教合一的农奴制社会,转变为现代、进步、公正、平等、开放的新社会,曾经的士兵也和当地居民融为一体,当初的骑兵检阅已不复存在,但阅兵的主要内容——赛马则一直沿袭了下来,并逐步演变成了当雄一带传统的群众性民间体育活动。当雄人爱马、崇拜马,并将这种情感融于赛马活动中,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当吉仁”赛马文化[5],传承至今。

(二)“当吉仁”赛马会的主要内容

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原称“达木吉仁”,藏语中,“达木”即指今天的当雄;“吉仁”是为公众诵经的意思。“达木吉仁”就是为当雄公众诵经的意思。赛马会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其一为诵经以求消灾祈福;其二为征收一年的牧业生产税;其三为举行阅兵式活动;在阅兵式上由官员念兵册,清核人数、兵器、马匹数量并进行赛马等活动;其四为开展农牧物资交流会[1]。

最初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于每年的藏历七月初十至十二日举行,历时三天。参加赛马会的马匹由各部落提供,分为其林、甲达、都瓦、母庆、如欧五类,参赛人员多为部落挑选出的十二岁到二十岁的青少年[6]。赛马会以距离赛和射箭为主,距离赛按赛程分为长程赛(十至十二里)、中程赛(十里以下)和短程赛(一至二里),以枪响为号,百马奔腾,前二十名会给予奖励,拔得头筹者被视作英勇、智慧的化身,是群众眼中的英雄。射箭比赛规则是每人三支箭,箭靶距离为一百米,以中靶环数定胜负,也有向天空射箭,以高度取胜者。此外,尚有走马比赛、马上捡哈达、跑马射箭、马上杂技等项目。赛马会结束后,当地人民会进行奶制品、羊毛、皮张等商品交易活动,同时大领主会组织收税。

二、“当吉仁”赛马会的发展现状

西藏和平解放后,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改由拉萨市政府统一组织,当雄各乡镇派代表队参加,同时也有专门的马术表演队参加,并未设定固定场所和赛程,举办时间也不固定,有时每年举办有时间隔两年甚至更久。2007年当雄划定了赛马会的固定草场,并于每年藏历七月举办“当吉仁”赛马会,活动时间延长至七天。

(一)“当吉仁”赛马会的赛马过程

赛前会有参赛选手选拔赛,主要为跑马,一般取前30名(每年名额会有调整)。赛马会前夕,参赛选手举家前往赛马场,在场地附近搭建帐篷,长辈会亲自教导选手,传授赛马技巧和注意事项。在赛马时,骑手们上身穿马褂、下身穿箭裤,打扮得光鲜亮丽,并用哈达、羽花及铜铃装扮马匹,家人也都穿着节日盛装,为其加油呐喊。最主要的比赛之一是比速度的马长跑,参赛选手多为体重较轻的12-16岁的男孩,如此马才能跑得快。另一项深受当雄人喜爱的比赛是走马,规则要求参赛选手对马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马的两只前蹄不能同时抬起,多为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和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参赛。此外,还增加了藏式举重、拔河、锅庄舞、赛牦牛、说唱格萨尔王等新项目。周边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等地藏族也会举家来到当雄,在赛场附近搭起帐篷,比赛时围在跑道的栏杆旁为选手们摇旗呐喊。晚上,会燃起篝火,围着篝火跳锅庄舞,十分欢乐。近年来,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已经成为当雄的一张“文化名片”,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

(二)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其他活动

在赛马会期间有民族文化文艺表演,各县区会有表演团展现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比赛项目结束后,继续举办大型的商贸交易会,周边的居民会带着自己的农牧、畜牧产品前来交易。随着当地政策的不断完善,大力推动文旅结合,商贸交易品类、范围不断增加,吸引了众多外地的商人和企业,现当雄“当吉仁”赛马会已发展成了集文化、体育、贸易、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活动。

三、“当吉仁”赛马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一)“当吉仁”赛马会的文化内涵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雄“当吉仁”赛马会是藏族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包涵它由生成、传承到创新、演进的全部过程,标示出生生不息的深层生命运动和丰富久远的文化蕴涵。”[7]体现了高原民族的文化特色,鲜活生动地记录了藏族人民的勇敢智慧,是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优秀成果,是藏民族巨大的文化财富和活化石,反映了独特的藏民族文化内涵。

1、民俗信仰

辽阔的西藏高原,地广人稀,交通尤为不便。马是青藏高原上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忠实伴侣,藏族人民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马被视为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依靠,是藏族人民的“生命与翅膀”,被赋予了精神力量和神奇传说,具有较高的地位。赛马会也突出表现了藏族人民对英雄的崇拜。传说中,格萨尔王在赛马比赛中获得胜利后被拥护称王,带领着藏族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开拓疆域,备受世人敬仰和赞扬[8]。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对格萨尔王的崇拜信仰日益根深蒂固,并渗透于赛马活动中。在藏民族的英雄崇拜信仰中,勇敢、坚毅、智慧成为人们的追求和向往,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志,并由此形成了藏族人民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

2、服饰艺术

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西藏文化的活化石。在赛马场上,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同时还要举行藏族传统服饰展,这些藏族服饰是藏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广袤的牧场上、辽阔的平原上,夺人眼球的康巴汉子穿着堆金镶银的藏袍,腰间斜插工艺精湛的藏刀,姑娘们穿着精致刺绣图案配着传统工艺金银的服饰,或披挂红色织锦,或点缀绿松石、银饰,佩戴传统的蜜蜡和珊瑚石发饰。如在2020年8月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上,当雄县公塘乡的表演获得了一等奖,演员德玛穿着的当雄本地服饰,已经在家中珍藏了5年多。这些色彩艳丽、样式繁多的服饰、配饰不仅将高原揉进了和谐、绚丽的艺术构图之中,同时也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意蕴和宗教情感,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3、承载传统

赛马会充分体现着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赛马会中,不论是比赛本身,还是古朴的黑白色帐篷、醇香的奶茶、豪放的锅庄舞、高亢的山歌对唱、《格萨尔王传》说唱、激烈的藏式拔河等活动,都包含着藏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是藏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通过赛马会,为各乡镇的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传统歌舞和各种习俗都通过这个舞台得到弘扬。同时,赛马会使当地居民实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在传统运动、歌舞、饮食等一系列民族元素中达到民族认同的共鸣。

(二)“当吉仁”赛马会的价值

1、经济价值

“当吉仁”赛马会作为西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有极大的观赏性,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科学的、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有利于赛马会持久的保护和发展。当雄“当吉仁”赛马会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参与性,能够满足旅游者观光及体验旅游的需求,吸引旅游者前往,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赛马会期间的商贸活动,能够带动当地的生产和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如2016年赛马会期间人流量高达30.2万人次[9]。

2、历史价值

“当吉仁”赛马会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展现了藏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它可以帮助我们更真实、更全面地去认识那段历史时期,了解当时社会的集体生活、经济关系、习俗等整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对历史文献资料的补充和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社会价值

“当吉仁”赛马会从军事活动到民间活动,参与者从驻军到当地民众,比赛内容也时有变化,但是其精神是不变的。相传格萨尔王诞生于西藏高原,他在马背上抵御外来入侵,捍卫和开拓疆土,战功卓越,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代表。赛马会正是藏族人民对马和英雄崇拜的表现,体现了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在这场全民的狂欢中,藏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不断加强,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感和社会和谐稳定。

4、艺术价值

赛马会上,人们的着装、对马的装扮,都是藏民族审美的体现。现在的赛马会还增加藏族独特的舞蹈——锅庄舞,节奏鲜明,是美与力量的结合,展现了藏民族勇敢、勤劳、热情的民族品质。此外,民族独特的演出、说唱格萨尔王等活动,都是藏民族对自然、生产实践、价值观念的思考与表达,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

四、“当吉仁”赛马会的文化传承

(一)游牧文化的延续

“当吉仁”赛马会是拥有并认同集体记忆的当雄人民在其共同生活的空间里对他们包括骑射技艺、民俗传统、民族艺术、节庆仪式等集体文化记忆进行自然传承的媒介。文化是活态的,一种文化的延续和消亡,取决于该文化的生态背景,赛马会的存在,为青藏高原游牧文化的延续提供了平台,使驯马、骑马、射箭技艺得以传承。

(二)民族精神的象征

藏族祖祖辈辈生活在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严峻,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且高寒缺氧,紫外线强,气温日差较大,在这样的特定自然环境中生存,藏族人民逐渐养成了勇敢坚韧的精神。除了艰苦的自然环境,藏族先民还需抵抗外敌侵犯,藏族人民崇拜在马背上驰骋的英雄,并视马为忠实的伙伴。而赛马会的佼佼者正是当代的英雄们,参赛选手们从小驯养自己的马匹,在赛场上展现精湛的骑射技术,这是藏族人民精神的象征。

(三)时代特点的反映

“当吉仁”赛马会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当雄的品牌活动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传统的马长跑、马短跑、走马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抱石头、藏式拔河等其他传统体育项目,并开办大型的藏族歌舞表演和服装展示。与此同时,在赛马会期间,当地政府推出了“三下乡”活动,由当地民间艺术团同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协同演出,在各地表演具有藏族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节目。赛马会的观赏性不断增强,形式新颖,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虽然存在商业化的影响,但是核心文化得以传承,这是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

五、“当吉仁”赛马会的发展路径

2019 年7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10]2008 年西藏当雄县“马吉仁”赛马会,是当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但对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保护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也缺乏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受现代体育运动的冲击,年轻一代对继承这一传统技术的热情减弱,老一辈牧民赛马手大多数年事已高,藏族人民祖辈们积累的赛马、驯马、养马的经验正在逐渐流逝。虽然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增强了相关文体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真正以马为主体的比赛内容并没有增加,马术比赛和表演的竞争性、观赏性也大不如从前。比赛内容中并没有游客可直接参与的娱乐性活动,导致慕名而来的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性较差。针对上述情况,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寻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可行性保护路径。

(一)建立完整的赛马会保护体系

我国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随后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法律和政策不断出台,江苏、浙江、云南等地也出台了地方性的保护条例。当雄县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出台相关的保护与发展的规章制度,并将国家和当地的政策落到实处,成立赛马会保护的专门机构,制定赛马会的保护和开发规划,加强科研力度与经济支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形成系统的保护体制。学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深入研究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内涵和价值[11][12],总结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实践的经验,为当地赛马会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咨询帮助。

(二)加强对赛马会的宣传和教育

赛马会是当地人民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雄人民是赛马会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保护者,让本地人民了解其内涵和价值,认识到保护赛马会的重要性,使其对赛马会保持高度的认同感,这样才能使赛马会的传承得到根本保障。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宣传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网络新闻、短视频网站等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通过现代化的大众媒体,加强对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宣传。在赛马会前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组织电视台、直播平台在赛马会期间进行直播,并制作赛马会的纪录片,采访赛马技术高超的参与者,通过多种渠道让本地人了解赛马会的传承保护重要意义及价值。“学校是最发达、最完备的文化传承场,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双重使命”[13][14],借助学校系统化、专门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利用体育课,让赛马这一传统体育进入课堂,利用非遗课程开发相关平台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爱课程”等教育资源网,形成赛马系列非遗课程,让当地青少年掌握骑术和射箭技能,使一些高难度的技术性项目得以保护和传承,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合发展模式。

(三)建立良好的赛马会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主要是指应用某些方法和措施去激发人的动机,因而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并因此依靠这一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这样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15]当地民众是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主体,是传承者和保护者,只要保护好他们,赛马会就永远不会消失,这就需要建立有效机制调动当雄民众参加赛马会的积极性。在保护发展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过程中政府及当地的相关部门要鼓励牧民参与赛马运动,制定相关的养马、参赛奖励政策,将该地区喜欢赛马的人员组织在一起,建立统一的赛马协会等组织,制定相关细则并请当地经验丰富的长者对其进行训练培训,将祖祖辈辈世代累积的养马、驯马、赛马的宝贵经验保留下来,使当地赛马会的传承机制不断改进,精益求精,从而让赛马会后继有人,不断传承下去。

(四)推广赛马会“非遗+旅游”

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生机,有利于对其更持久的保护发展。当雄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通过深入挖掘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文化内涵,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从而形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草原风景为支撑的特色旅游产品[16][17],并增加互动性、体验性活动增强游客在赛马会中的参与性,提高该地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开发赛马会的周边纪念品,延长旅游产品线,增加旅游收入,为赛马会的保护注入更多的资金,从而形成保护和开发的良性互动,实现“非遗+旅游”两者统一的长远发展。

结 语

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作为一项藏族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是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当吉仁”赛马会拥有悠久的历史,是藏民族马文化和英雄崇拜的表现,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中华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活态的保护和传承是重中之重。当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使之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顺应时代发展,有不少创新之处,但仍旧存在保护不全面、开发过度等问题。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的保护与开发,应以保护为主,进行保护性开发,在政府引导下建立完整的保护体系,利用“互联网+”,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进行数字化储存,并生成专门的课程资源,促进传统继承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为其传承发展培养接班人。同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加强旅游产业与非遗项目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推动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非遗旅游的发展。

猜你喜欢

赛马会赛马藏族
The Light Inside
“帽”美如花(环球360)
名马拍卖
《演变》《藏族少女》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
赛马奇案
英国 皇家赛马会女士日
马照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