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彪西钢琴作品《水中倒影》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艺术分析

2021-11-29

黄河之声 2021年9期
关键词:德彪西调性倒影

黄 玲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音乐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在其无数的优秀钢琴音乐作品中,1905年的《水中倒影》最具代表性,也被看成是德彪西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当时鲜明的个人音乐风格已经形成,印象主义色彩十分突出,相较而言,较宽的音乐跨度及连续的琶音完美的诠释了这一作品所要表达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飘渺且朦胧的画面感,使听者身临其境并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感受。对钢琴音乐《水中倒影》进行深度分析探究可以更好的诠释并理解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印象主义钢琴音乐作品的赏析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本文分别从其创作特征及演奏艺术等角度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一、概述

(一)德彪西生平简介

德彪西于1862年出生在法国,是19世纪末欧洲音乐界中影响力巨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近现代“印象”主义音乐的始祖,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这一说法但却一直延续至今。德彪西生于农民世家,并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七岁学习钢琴,后经自身努力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他成绩优异、看谱知音,在校时便表现出较强的创新精神。因幼年便受印象派艺术的熏陶,进而在马斯那音乐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及爵士乐特点,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和声,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多音节及全音阶,虽然受到老师的责备但他并没有放弃。此后接触到穆索尔斯基的作品,为其开创印象主义音乐流派奠定了基础,1884年他的作品开始有了知名度,创作活动越发频繁,结交了当时欧洲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在参加德国拜罗伊特音乐节时被瓦格纳歌剧所震撼,在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时又被爪哇甘美朗的演奏所吸引,此后他毅然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在艺术观点的交流与探讨中逐渐形成了带有浓厚印象主义色彩的个人艺术风格。

(二)《水中倒影》的创作背景

《水中倒影》是德彪西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在1905年《意象集》中首次发表,同时也代表着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已进入成熟阶段。这首作品原本是用来表达作者瞬间的音乐感受而创作出来的,这是因为作者在回忆荒无人烟的原野中水波的光影时其灵感突如而来,通过巧妙的编排来描绘了这样一幅无声的荒野水影景色。作者一改往日古典主义的严谨与刻板,区别与浪漫主义的热情与奔放,反而致力于营造一种虚幻、缥缈且朦胧的音乐色彩,希望通过描绘水光及倒影来给予听众宁静、舒适且悠闲的感受,进而忘记城市喧嚣并寻到心中的一片净土。

(三)印象主义在德彪西钢琴作品《水中倒影》的体现

“印象”主义一词最早源自西方美术艺术之中,19世纪60年代法国画家为区别于古典画派及浪漫主义画派而进行创新创造,在追求艺术自由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印象”主义这一新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就是因受到这一流派的影响而产生的,《水中倒影》这一代表作与古典及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差异明显,更加追求和声上的创新与创造,且区别于传统作曲方式,大量的使用了非三度叠置和弦及高叠和弦等技巧,从而顺利的将听众带入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新境界,音乐形式的独特性及表达手法的创新性有效的营造出了一个自然界光影色彩绚丽的场景,无论是从结构还是和声角度都极尽“印象”主义风格,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波光粼粼的水面之前,以景抒情,声与光的结合给了听众无限的遐想空间。

二、《水中倒影》的创作特征分析

(一)曲式分析

《水中倒影》区别于传统钢琴音乐曲式,表现为五段体回旋曲式,即全曲的95个小节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就A段(1~23小节)而言,主要为两个乐句,前一句为营造神秘色彩特意加入了新的和声,联合后一句以便体现主部主题以及主导动机。就B段(24~35小节)而言,该段主题具有其独特性,且区别于A段的主题材料。就A1段(36~48小节)而言,这一段实际上是A段的重复句,其左手声部与A段保持高度一致,并在右手操作上予以变化,即由原本的三和弦变为分解三连音,其中从44小节处开始便进行过度处理。就C段(49~71小节)而言,织体进行变化,原有曲式已经不复存在,反而变为了左右手交替的64分音符,并在58小节处达到全曲高潮部分。就A2段(72~81小节)而言,主要是用于高潮之后的过度,从而达到平静状态,左手声部重复A段并以八度形式进行表达,而右手声部大体保证一致。就尾声(82~95小节)而言,A与B两个主题交替出现,虽然简短但却使音乐形象变得更具神秘感,模糊的曲式使得作品的梦幻色彩上升了一个层次,前一段的末尾作为后一段开始,交替连接演奏的形式使得主题结合的更加紧密较,前几段而言主题旋律更加明显,主要采用降A、F及降E,高声部与中声部同时进行变化,最终使整个乐曲在宁静与空灵的音响效果下进入尾声。

(二)调式调性

《水中倒影》充分体现了德彪西的个人音乐风格,区别于传统钢琴音乐采用的大小调调式,并不在意以和声的功能性来体现调性的稳定性,反而创造性的使用了降D大调为主调式,主调性并不会随旋律转调变换而变换,并在结尾处再一次强调了中心调性,即以降D大调三和弦为结尾。作者创新应用五声调式,注重营造飘渺朦胧的氛围,与此同时增加了东方音乐色彩,减少了不协和音程,整个乐曲的调性更加柔和,听者的视听效果的得以优化。作者为了突出音乐本身的情感表达作用,将五声调性反复运用在不同的段落之中,形成了起伏不定的音乐旋律,从而营造出了一幅水光粼粼的画面。中声部以降A、F及降B为主,五声调式、右手二级和弦及减三和弦共同形成了不同的旋律层次。高叠置和弦的出现使得乐曲的神秘感增加,左手十度分解和弦实现了中高声部对低声部和声的延续,分析全曲高潮部分发现以平行九和弦小三度上行为主,低音旋律以半音阶形式下降,高八度音则以半音阶上行,这一远距离音程和弦则也成为了德彪西最为独特的创作手法。25~35节中,为凸显利地亚调式持续降A来凸现降A大调及降D大调属性,采用了全音阶的形式,60~65小节并无任何半音关系出现,在确保每个音节独立性的同时赋予其特定含义,因此调性的色彩性得以突出,调性的功能性相对减弱,而调性的多样性凸显了范德西的创作手法,无明确调性的游移、和声连接变化以及全音阶的创新使用均打破了传统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的束缚。

(三)织体分析

织体是音乐基础结构形式之一,这一词的含义相对广泛,在音乐作品中通常会涉及时间方面的形式以及空间方面的形式,其中时间上的形式称为曲式,一部作品无论时长多少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有可能只是一个段落、包含几个乐句,同时也可能是很多段落共同构成,但无论怎样的形式都是在时间的铺展中才能了解其全部构思,而空间结构上的织体则是不可见的,纯属听觉范畴,这一织体借助视觉印象概念,同时也可以在乐谱上有所体现,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听到的音响有多少个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称为空间结构,且音响是单一的旋律线条或是在旋律下添加了和声支撑,亦或是好几条不同的旋律交错与重叠都可以构成织体。《水中倒影》中柱式和弦织体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方式,乐曲一开始右手便使用柱式和弦,虽然力量很小但用于描绘并无波澜的水面且十分恰当,整个右手均在做平稳且沉静的向下行进运动。全曲高潮段落中的柱式和弦均位于强拍位置,是作者用于增加力度并推动乐曲发展的重要手法,对加强乐曲的立体感也具有重要意义。以A1段柱式和弦的应用为例,同样采用平静且安稳的行进方式,最后再以弱力度来结束这一段,从而代表着水面回归了平静。以琶音织体为例,25~35小节中沿用了全曲一开始的音型,即右手32分音符、三连音及琶音,并以左手演奏旋律,以此来共同描绘水面流动的场景,而德彪西采用快速运动的64分音符则更富有表现力。

(四)和声功能分析

《水中倒影》一曲中德彪西为了展现多层次的音乐元素,创造性的使用了大量的低音持续音,且几乎贯穿全曲所有段落,不仅是对该曲降D大调调性的再次强调,同时还体现了水波的温柔特性。不协和和声的应用是德彪西音乐作品的创新之处,区别于古典音乐及浪漫主义音乐中和声的循序渐进,《水中倒影》通过使用不协和和声及其相互连接转化共同组成旋律声部,主和弦及属和弦的界限更加明确且不再是钢琴音乐作品中唯一的和弦。叠置和弦的灵活应用使得和声更加清澈透明,营造出来的意象也更加符合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风格。在高声部中平行八度向下进行中就包含着四度叠置及五度叠置音程,而低声部中反向进行的八度音程与正向音程共同构成了“水中倒影”。传统钢琴音乐中和声表达禁止使用平行和声,但在《水中倒影》中的应用却十分融洽,这是因为平行和弦本身较为平淡,缺乏紧张感,在该曲中的应用恰好符合作者想要带给观众的舒适、宁静及惬意感受,且这种和弦在听觉上会产生一种空洞感,虽然传统和声学中四步同向明令禁止,但德彪西力图打破这一限制,希望通过平行和弦来营造声音由远及近的感觉,以16~17小节为例其横向线条的占比相对较大。就全音阶而言,虽然在德彪西前已经有作家使用过全音节进行创作但并不作为主体,德彪西在这一基础上加以优化,有效加强了《水中倒影》的不确定及模糊性色彩。

三、《水中倒影》的演奏艺术分析

(一)触键的处理

作者追求音乐作品也能呈现出印象派诗歌及绘画的艺术效果,希望声音可以与手指直接接触到琴键时发出的声音一致,为此《水中倒影》更加强调触键力度的有效控制。区别于古典及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触键方法,印象主义音乐钢琴作品本身更具有严谨性特点,处理更加细腻,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时切勿采用敲击琴键的方式进行弹奏。曲中蕴含大量时值极短的快速音阶,希望通过跑动演奏来反映阳光照射的水面,同时作者又要求声音的安静、明亮及清晰,音色也较为多变,为此演奏者应当掌握多种演奏技巧,弹奏时尽可能放松手臂及手腕,而手指则应当牢牢贴于键盘之上,不可垂直,由于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并不允许以指尖触摸琴键,为此少见颗粒状声音及敲击键盘的问题。演奏时强调“慢下键”与“深下键”原则,手腕与手臂应在同一水平线,从而保证均匀且平稳的力量能够传递到琴键之上。就力度的控制而言,作者倾向于极端音响而并不喜欢中庸的声音,遥远且微弱是他音乐作品独有的意境,但这并不代表《水中倒影》中无明显的对比,强与弱、较强与较弱、极强与极弱均在曲中有所体现,强音演奏的速度要慢,从而避免不受控制而破坏乐曲意境,弱音虽轻但也要结实与清晰,音量小而清晰是《水中倒影》一曲演奏的重点技术,本曲几乎为弱奏,每个弱处都有其独特的片段意境,同时还要彰显不同的明暗与色彩变化,该有的力度对比必须要有,只是整体要保持在平稳且安静的氛围之下。

(二)踏板应用处理

踏板是钢琴中十分重要的部件,其本质是用来改变声音条件的一种装置,右侧的踏板叫“制音踏板”,常用来控制琴弦振动的时间,在《水中倒影》中最为常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润色器,每一小节的重拍需要将音符弹下去此音发声的瞬间迅速转换踏板,并在手指抬起前将踏板转换好,而比重拍晚一些换踏板的方法就叫做“切分踏板”。中间为“弱音踏板”,这一踏板很少应用,但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则充分挖掘了这个踏板的作用,从而使钢琴的音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左侧的叫做“延音踏板”,常用来支持旋律声部的流动,当钢琴高音声部较为复杂且左手跨度较大时,可以采用延音踏板将低音进行延长处理,在持续低音的情况下很容易弹奏较高声部的曲调,解放了左手,同时降低了演奏难度。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控制踏板技巧可以展现更多音色,音响变化也更加饱满,《水中倒影》一曲将踏板作为改变音色及增强音响的辅助道具,但由于踏板标记相对较少且难以详细描述,为此对演奏者的技巧与经验水平具有相对较高的要求。首先,演奏者应当遵循“浅踩勤换”原则,使用1/2踏板,即不可用脚掌来踩踏板,而是要灵活运用脚趾力量,以大量64分音符为例,踏板的配合只需要踩下1/3同时辅以延音踏板变化,即可达到干净均匀的效果,演奏者也需要根据和声色彩来选择适应的延音踏板。虽然本曲意在营造朦胧感与奇幻氛围,但是声音效果一定要清晰且干净,从而突出水的特质,根据和声来变换踏板踩踏,即一个和声一个踏板,且轻点即可。由于《水中倒影》描绘的是一副光影交错的画面,为此弱音踏板的融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借此来调节音色的明暗度,从而增加乐曲的朦胧感,所有标记为较弱的地方均可以酌情使用弱音踏板同时配合触键,从而使声音发生更多的变化,除此之外,踏板的使用还需要根据演奏者的实际情况和演奏场地空间的大小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音色处理

对于钢琴音乐作品的音色处理而言,法国作曲家对音色有着更为独特的审美,向来倾向于干净、优雅及均匀的声音,并以此来体现他们优雅且高尚的品味。为此《水中倒影》的全曲开端音色需要保持通透,且力量应当保持一致,从而有效的营造出水滴落入水中并泛起涟漪的真实场景,当音响发生变化时应当营造一种空灵且遥远的氛围,这要求演奏者演奏时手腕与手指关节应统一,手腕放松时,手指应当抓紧琴键,并通过手臂移动完成和弦的转换,为凸显色调上的对比,可以适当变化演奏力度,即再现部分可以稍微更强一些,在描述水流击石场景时应当确保三连音的结实程度以及每一个声部都能被听清,而64分音符则可以通过模糊处理来给予听众转瞬即逝的感受,音色处理十分细腻。

(四)表情记号处理

《水中倒影》中表情记号相对较多,在不同乐段中均起着指导作用,以开端处Andantino这一行板标记为例,演奏者可以在相对自由的速度下进行演奏,只要不破坏音符本身的时值即可,右手三连音由低至高以比喻水花泛起时的层层涟漪,左手第一个音要深沉且轻盈,引出右手乐句的同时依据pp标记进行演奏,低声部遵循p标记,中声部遵循mp进行演奏且三连音由渐强到渐弱,以此来拉开整个篇章的序曲。在接近高潮部分的20小节左右,明显可见Quasi标记,此时仍然需要依据pp进行弱奏,触键不可太直接,速度相对自由且由慢至快。左手旋律弹奏时出现Douxete标记则代表着应当突出右手,直至31小节出现了全篇第一个dim力量标志,此处的强代表着渐强,从而体现坚定的低音,立马转至32小节pp状态,两个乐句强弱交替以此来加强乐曲的戏剧性,同时代表着作者在平静中内心泛起波澜随之又回归平静的状态,44小节处的enanimant代表着右手的64音符及三连音演奏应当是充满活力的,51小节处再次出现了弱奏的标志,右手处eners表情记号十分明显,意味着爆发前的宁静,对突出旋律具有重要意义,55小节处第二主题开始变奏,直至58小节第一次出现ff这一力度记号,用以表示万物重生及湖面明亮,63小节出现的dim代表着高潮散去之后逐渐回归平静,随之回归弱奏转换即p-pp-ppp,在结尾处速度逐渐降低,lent标志可以帮助演奏者营造一个遥远且空灵的声音。

结 语

《水中倒影》是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钢琴作品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作者在创作后期的个人风格,通过描绘光与影之间的变化来实现印象派音乐作品与印象派绘画作品的完美结合。相较于传统钢琴作品而言,作者创造性的采用了五声调式,同时在和声方面采用了高叠和弦及全音阶等等,以调性的变化来创造空灵幽静及梦幻朦胧的氛围,从而给听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感受,这首画面感极强的作品与自然景色进行密切联系,无论是在听觉感受还是视觉色彩上都具有明显的印象主义风格。为此,本文以德彪西的个人简介及《水中倒影》的创作背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作品中蕴含的印象主义色彩,从而使社会大众对德彪西的创作风格进行深入了解。音乐并不是独立的艺术形式,作者通过此曲来记录一瞬间的感受,在曲式、调式调性、织体以及和声功能等方面进行创新创造,以此来区别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同时要求演奏者在触键、踏板、音色及表情符号等方面的处理予以高度关注,从而准确的表达出作者想要创造的意境之美,进而给予听众更好的视听感受,本人基于对该曲的了解及理解,重点从《水中倒影》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艺术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希望可以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德彪西调性倒影
调性的结构力场、意义表征与听觉感性先验问题——以贝多芬《合唱幻想曲》为例
倒影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钢琴家德彪西(上)
倒影之美
美丽的邂逅
谈“调性”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找倒影
德彪西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