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大学生回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2021-11-29雷志佳夏小华

关键词:人才农村大学生

雷志佳,任 静,夏小华

(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阜阳 236037)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上日程,拉开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帷幕。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强调要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2]。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农村大学生作为人才振兴的生力军,在人才振兴的队伍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有着共同的农村生活背景,对乡土文明、乡土民情的生活场景有较为精准的认知,长期的农村生活经历让农村大学生对未来的乡村发展愿景具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农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就业意愿、专业技能等直接影响人才振兴乃至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由于城乡二元分割,我国农村人力资本长期向城市流动且回流乏力,农村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瓶颈。必须积极探索农村大学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并构建未来的人才振兴发展图景。

一、农村大学生类型的划分

以学生成长成才环境为出发点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分类。前提需明确,很多大学生虽拥有农村户籍,但长期在城市生活,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生活经历和教育资源与城市户籍孩子无异,所以不能将该类学生准确定义为农村大学生。本研究中特指“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所接受的教育资源基本属于生存型教育资源,发展型教育资源、享受型教育资源少之甚少。基于此,大致分为“留守型”大学生、“农二代”大学生、“后富家庭型”大学生三大类别。

(一)“留守型”大学生

根据《国务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3]。留守儿童是“一面城市繁荣发展,一面农村经济凋敝”[4]的直接产物。一方面,当前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衍生大量就业机会,城市人口相对缺乏,致使大量农村人口外流,争取就业创业机会,力图在城市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农村走向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传统的人力生产模式被社会所淘汰,青壮年劳动力在农村出现冗余,大量农村青年直接外流。由于文化程度不够,初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城市社会的底层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将孩子接在身边更是变得有心无力。农村变得空心化,据2016 年7 月教育部公布的《201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019.24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383.66 万人,在初中就读635.57 万人[5]。大量孩子受托于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留守农村,不免出现两种教育倾向,进而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倾向集中表现在隔代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老人过度溺爱孩子问题、老人不懂教育,无法指导孩子学习问题、老人无形中向孩子传授读书无用论思想问题等。另一种倾向在于孩子受外出务工父母的影响,寒暑假短暂的城市生活悄然激起孩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并且在父母鼓励下励志走出农村,在城市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家庭教育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实属不易。

(二)“农二代”大学生

“农二代”大学生是指父母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常年在农村生活,靠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家庭收入来源,而此类家庭的孩子中小学阶段接受基础性教育,最终考取本科院校,因此称为“农二代”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大概率出现在此类家庭,无奈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从小在农村学校接受基础教育。由于农村随迁子女不断增加,农村校舍供过于求,留守农村就学的孩子愈发减少,大多呈现几个村子合并办学的现状。虽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资源得到整合,但无形中增加了“农二代”学生的就学成本,同时,优质教师人才不断流失,学校教师大多由老教师、青年教师、临时代课教师构成,其师资队伍相对落后,对外界信息接受不够敏锐且相对滞后,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较为传统保守。受农村传统就业文化影响,在外务工挣钱成为大多数孩子初中辍学后的首选。客观的农村教育环境使成就一名大学生变得困难。但是,欣喜之处在于受时代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虽处农村,但大多家长鼓励孩子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寒门出贵子”。“农二代”学生的家长无力在学业上进行专业化的辅导,但有心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较差的受教育环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促就了农村孩子成为大学生的可能。加之孩子自身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爱,即便所受教育资源相对欠缺,但仍能抓住机会,成就自我,完成个人价值的塑造。此类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农村教育更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此环境下艰难的走出农村,他们更想让相似经历的孩子走出农村。

(三)“后富家庭型”大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受城市发展需要衍生出的大量就业机会使早批外出的农村青年在城市已小有成就。他们获得相对丰厚的报酬,过着相对体面的生活。但他们的孩子大多在小时候留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与农村留守孩子无异,同等地接受基础性教育。与前两者相比,这类孩子一方面具有留守儿童的共性,另一方面在物质上比“农二代”更具有获得感,因此本文暂定义为“后富家庭型”大学生。该类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城市生活,父母外在物质条件的支持使他们成为大学生的机会选择变得丰富,如可通过校外上补习班提升文化课成绩、选择美术、声乐等特长专业走艺术生发展道路等。这些都促进了此类孩子成为大学生的可能,也成为鼓励农村大学生“回流”的重要动员对象。

二、农村大学生“回流”农村的现实困境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标志着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2018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6]。随后,在2018 年3 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不是说到2020 年中国就没有贫困了,而是到2020 年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7]。这说明2020 年后,相对贫困问题仍长期存在。在2020 年10 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与2021 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重点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解决好农村大学生“回流”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但当前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回流农村的现象少之甚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不愿回乡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许多农村大学生“不愿回乡”。每一个回乡的农村大学生都要遭遇这些重大阻力:世俗的目光、家人的反对、物质的贫乏、生活的清贫、自我价值的怀疑[8]。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人们往往将教育、求学视为“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升官发财”的重要途径,所以许多农村大学生毕业后自身不愿返乡,且学生家长强烈反对子女返回农村就业或创业。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主观上农村大学生在大学之际有幸跳出农村,大学四年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方便快捷,内心渴望留在城市,深受城市文化熏陶和朋辈群体影响,对自己的站点定位变高,逐渐在自己内心形成鲜明反差,毕业后自然不愿回流农村;其二,客观上虽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支持下,众多农村环境有所改善,但不可否认,从整体上看,相较于城市环境,农村面貌依旧落后,工作条件仍较艰苦、交通不便、设施不完善、就业机会紧张、待遇偏低等严重挫伤了农村大学生毕业回乡的积极性。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农村大学生“回流”难以发挥用武之地,这也是许多农村大学生“不愿回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回不了乡

抛开“不愿回乡”的农村大学生,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回不了乡”。农视网中一篇标题为《农村大学生:我还可以回去吗?》的文章中谈到,大部分农村学生,在读了大学后,还是只能在大城市里面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形成一种回不去的农村,又在城市里面留不下来的尴尬现象。正所谓农村放不下肉身,城市安不下灵魂[9]。根本原因在于总体上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大学生返乡往往黯然失色、大失所望,现实的返乡就业环境与求学期间构建的服务基层愿景落差较大,学生无事可做、被动失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村大学生有返乡之心,但却“回不了乡”。即使暂时性能够返乡,但也基于种种现实因素“站不住脚”“出不了彩”。

农村大学生“站不住脚”“出不了彩”。一是学生所学专业不适应农村市场发展需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但并非每位农村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都具备农村建设所需的专业技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专业型人才的支撑,对规模化生产、数字化运营、土地改良等具体农业事务提出极具专业性的要求,只有精准供给人才队伍,才有助于构建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乡村。但立足当下,专业选择的多样化与农村市场的发展不成熟形成较大反差,很多农村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不适应农村发展需求,甚至在基层岗位报考时无相应岗位可选,致使多数大学生被迫选择不限专业的招考岗位,造成报录比的急剧扩大,严重加大了就业压力,使农村大学生刚毕业就深受农村就业环境打击。二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每个村子大多有着深厚的“亲缘关系”和“感情基础”,长此以往形成稳定且相对保守的“人治”管理模式。管理干部大多由本村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他们有经验、懂村情、爱农民。相比而言,农村大学生生活阅历较少,工作经验不足,资本、技术、社会经验等较少。基于此,农村大学生很难“补得上位”“站得住脚”“出得了彩”。

三、农村大学生回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对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都给予了人力的支持,是乡村全面振兴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乡村产业振兴要靠人才来实干,文化振兴要靠人才来培育,生态振兴要靠人才来作为,组织振兴要靠人才来加强[10]。而农村大学生作为人才振兴的中坚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回流”乡村的现实状况,做好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让大学生“愿意回乡”;保障“回流”乡村的客观条件,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整体环境、健全农村人才回流机制等,使大学生不仅“回得了乡”,还“站得住脚”“出得了彩”。

(一)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学生“愿意回乡”

教育关乎乡村振兴的根本[11]。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人才的就业离不开市场和价值的引导。其中,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教育。如何使农村大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回流”乡村,必须发挥好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做好农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要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父母的就业建议或态度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对中国大学生学习和发展进行长达数年的追踪研究,总结了2011—2018 年全国本科生家庭情况,发现70%以上大学生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其中,69.74%的第一代大学生来自农村且76.89%大学生的父母从事普通职业[12]。由此看来,农村大学生的父母基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思想观念上较为传统,受世俗文化影响较深,对孩子返乡的就业选择多持反对意见。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做好对农村大学生家人的就业动员工作,转变父母的功利性就业价值理念,对优秀人才采取精神表彰或物质支持增强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后的获得感,让农村大学生愿意回乡,产生裂变效应,激发更多农村大学生“回流”热潮。

2.高校努力解决好农村大学生的就业观异化问题

城市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将留在城市作为自己的最佳就业选择,而日渐激烈的就业环境使普通的农村大学生不占优势。他们没有出众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工作经验、宽阔的格局和视野,更缺乏城市孩子相对丰厚的物质条件支持,他们普遍认为,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自身不具备捷径条件时,容易产生仇视、自卑等消极心理,且往往把就业困难或失败归因于社会关系,挫伤了农村大学生在大城市寻找“好职业、好工作”的意愿。同时,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允许他有过长的事业“过渡期”,若不能在短时间有所成绩便难以在大城市继续体面生存。基于上述的就业现实困境,必须发挥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作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就业方向、做出职业选择。2020 年5 月4 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习书记邀请我们返家乡搞农村调研》给广大学子提供了就业引导[13],帮助大学生在农村市场中发现适合自己专业特长的职业领域,改造传统的就业文化,开拓好农村市场,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才重要一员。

3.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留住学生乡愁

一方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澄清社会各界对农村的固守印象和错误认知,营造“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就业导向,鼓励社会各界踊跃向农村市场投资,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去,合力开拓农村市场,为农村大学生“回流”乡村创造机遇和条件,激发学生回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向农村大学生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学生对故土的眷恋,通过乡愁连接起学生“回流”乡村的感情桥梁,把对家乡的情感和思念化身为建设农村的内在动力,使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保障“回流”乡村的客观条件,使大学生“回得了乡”

内在的心理建设是实现农村大学生“回流”的行为起点,外在的条件保障是实现农村大学生“回流”的行为动力,两者密不可分。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人才留不住的地方,也吸引不了人才。自己的人都走了怎么能指望别人来,这种希望是不大的。因此,要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整体环境、有效落实惠农辅助政策等来保障农村大学生回流乡村的客观条件,调动大学生回流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让农村大学生“回得了乡”

加强对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农村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基本前提。一是完善农村道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长期以来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保障前提,它将生产、交换、消费等方面联系起来,为城乡流通提供了有利条件。畅通的交通直接推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大学生毕业返乡的回流率。然而当前还有部分农村地区道路依旧坑坑洼洼,尤其雨雪天完全阻断了交通线,家家户户只能“闭关锁门”,静等天气向晴。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相对完善的交通枢纽工程,保障城乡之间互通无阻,让农村大学生“回得了乡”。二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大学生返乡后可能遇到的生活难题和就业问题精准制定解决策略,解除大学生返乡后可能遇到的种种担忧。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具体到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方面,如建设农村图书馆,购置与“三农”相关的书籍,满足大学生返乡后的文化需求;完善基本娱乐设施建设,购置基本的锻炼器材,满足大学生返乡后的娱乐需求;开发建设农村文化一条街,宣扬农村特有的文化产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大学生返乡后的归属感等。

2.改善农村整体环境,让农村大学生回乡后“站得住脚”

良好的农村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首先要着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垃圾处理、废水废气的合理排放、厕所改革等具体举措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脏、乱、差”的偏颇认知,使大学生毕业返乡后与城市生活相比落差感缩小,较快适应回过去熟悉的生活,且意识到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提升大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期待值,让他们在农村不仅住得下去,而且住得舒心。其次着力营造好良性的农村就业环境。农村是一块尚未全面开发的巨大市场,充满各种机遇和挑战,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一大批惠农政策将向农村市场倾斜。学生要努力抓住现有的农村市场,开辟潜在的农村市场,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找准职场定位,实现专业供给和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如农学背景的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帮助农民致力于农业建设,让农业品种更优质,让农业产值更丰厚,促进农村经济更繁荣;经济学背景专业的学生可以帮助农民学会投资,在农忙之余开展第二职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法学背景的学生可以帮助农民维护可能存在的侵权行为,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治素养;工学背景的学生可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农业与科技接轨,让农村与城市接轨,真正实现农村“物”和“人”的现代化。

3.优化农村人才回流机制,让农村大学生回乡后“出得了彩”

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返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何让农村大学生在回乡后“出得了彩”,最关键的要优化好农村人才回流机制,创造有助于农村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就业平台,实现政策“搭台”、学生“唱戏”的和谐氛围。一是要加大人力投入,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农村大学生初返乡后,工作阅历较少,社会经验不足,对自己所学专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急需社会实践的检验。因此,根据不同行业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精准化的岗前培训,并在实际操作中实行“职业导师制”,任聘有相似经历、经验丰富的前辈担任导师,对农村大学生由内而外地进行教育指导,增加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肯定自己返乡的就业选择。二是加大物力投入。落实好创业孵化基地,使进入创业基地的农村大学生,可以得到低成本或无成本的各种服务,解除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大财力投入。家乡情怀使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回流乡村,而物质支持使大学生回乡后“生根发芽”,为自己的就业创业选择提供“充足养料”。为引进更多的农村人才,2016 年7 月《南京市引进青年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学费补助实施办法》出台,高校毕业生来南京农业领域创业、就业,读大专、本科、研究生时的学费将全额“报销”[14]。大学生在毕业初期,空有创业之心未有启动之实,相关部门应制定一套翔实的就业启动基金计划,对大学生的创业规划进行严格专业的可行性分析,邀请企业家、成功人士等做出中肯建议,根据预估标准进行合理性投资,给予学生物质保障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潜在创业能力,让人才在农村大地上充分涌流。

四、结束语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而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农村大学生是乡村人才振兴的中坚力量,如何让农村大学毕业后“回流”乡村是人才振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大学生的主要分类,深层次的挖掘了留守型大学生、农二代大学生、后富家庭型大学生的群体特点,由此对农村大学生不愿回乡、回不了乡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要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整体环境、健全农村人才回流机制等方面保障农村大学生顺利“回流”。未来,希冀从相关领域如将现代化手段融入农村现代化建设当中,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大学生回乡创业带来新机遇,使农村大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自觉自愿的回归农村,致力于乡村振兴,为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绵薄之力,助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人才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毛遂自荐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