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古律部汉译佛典俗语词例释*

2021-11-29丁庆刚

关键词:汉译方言

丁庆刚

(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近年来,汉译佛典中的大量方俗口语材料逐渐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徐时仪指出:“汉译佛经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末以后数百年间汉语的实际情况,弥补了这一时期其他汉语典籍中口语材料的不足,提供了研究汉语实际语言变化的宝贵材料,在俗语词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1)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5页。陈明在《梵汉本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词语研究》中也强调了佛教律典的价值:“佛教律典主要描述了印度古代社会与寺院的日常生活情形,与一般的佛教经论相比,口语词、俗语词更丰富。”(2)陈明:《梵汉本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词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前言第1页。记录和保存大量的方俗口语词是中古律部汉译佛经的一大特色。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词语的“俗”与“雅”也会发生转化。汉译律典中有些当时明了易懂的方俗口语词,往往需要加以训释才能明确其含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排比归纳、审音辨形、钩沉古注、比勘异文、印证方言、参证习俗等训释方法,选取中古律部汉译佛经中较有代表性的、字书辞书未加关注或关注不够的方俗口语词加以例释,以期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展示中古律部汉译佛经的语言面貌。

【苦酒】

(1)有比丘风病,应合和小便、油、灰、苦酒,用摩身体。(《五分律》卷二十二,T22/147/c(3)本文引文标注格式为“T”指《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C”指《中华大藏经》(简称《中华藏》),“X”指《卍新纂续臧经》,“K”指《高丽藏》,“/”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册数和页码,a,b,c分别代表上中下栏。)

(2)酢浆令人醉者,亦不听饮,除苷蔗苦酒、葡萄苦酒,及酢浆。(《僧祇律》卷二十,T22/387/b)

(3)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口痛,若食羹,若食酪、酪浆、酥毗罗浆,若苦酒,无犯。(《四分律》卷二十一,T22/708/a)

按:“苦酒”即醋的俗称,因有苦味且具有酒的特点,故曰苦酒。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如盐性醎,能醎异物;石蜜性甘,能甘异物;苦酒性酢,能酢异物;姜本性辛,能辛异物;诃梨勒苦,能苦异物。”(T12/521/a)“苦酒性酢”即是说苦酒性酸。又译《大般涅槃经》卷四十:“善男子!若言诸法有自性者,当知诸法各有定性。若有定性,甘蔗一物,何缘作浆、作蜜石、蜜酒、苦酒等?若有一性,何缘乃出如是等味?若一物中出如是等,当知诸法不得一定,各有一性。善男子!若一切法有定性者,圣人何故饮甘蔗浆、石蜜、黑蜜,酒时不饮,后为苦酒,复还得饮,是故当知,无有定性。”(T12/599/b)宋智圆《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二十:“后为苦酒者,苦酒,醋也。谓酒变为醋,饮之无罪。”(X37/617/a)明弘赞《四分律名义标释》卷十八“苦酒”条释曰:“即醋也。因有苦味,俗呼为苦酒。”(X44/539/b)清德基辑《毗尼关要》卷十五:“若口痛、若食羮、若食酪、酪浆、苏毗罗浆,若苦酒,无犯。”(X40/624/a)其中“苦酒”后注曰:“即醋也。因有苦味,俗呼为苦酒。”

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五“苦酒”条:“苦酒,醋也。”宋刘昉《幼幼新书》卷四十《果部》:“醋,一名苦酒。”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四·醋》﹝释名﹞引陶弘景曰:“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酰,以有苦味,俗谓苦酒。”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九也收“醋名苦酒”条。清代以来的方志中亦有“醋”称为“苦酒”的记录,如清道光《镇江志》卷四:“酢,出金坛,极酽且美,今以充贡。《释名》:‘酰,苦酒。’即今之醋也。”民国《桓仁县志》卷八:“醋,陶云:‘俗呼苦酒。’今案醋多以酒糟合米酿成。”民国《固安县志》卷二:“醋,一名苦酒,亦谓之酰。”《汉语大词典》“苦酒”条❸释为“醋的别名。”引《晋书·张华传》,例证晚。张显成也指出“苦酒”是“醋的别名。”举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例提前《大词典》例证(4)张显成:《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第204页。。

【马耳树】

尔时,病比丘须种种细末药洗,佛言:“听用种种细末药。是中细末药者,胡桐树末、马耳树末、舍摩罗树末洗。”(《四分律》卷四十二,T22/867/b)

按:从上例可知马耳树末为细末药的一种,汉译佛经中还有不少用例,北凉昙无谶译《大方广三戒经》卷一:“是时山王中,稠林郁茂,枝条无折,多众杂树:天木树、毕利叉树、马耳树、毕钵罗树……沈水、苏合,是等诸树,无不备有。”(T11/687/a)唐义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四:“复以真珠、珓珞、瓶项盖其瓶口,将至寒林马耳树下,掘坑埋之。”(T24/174/a)明弘赞《四分律名义标释》卷二十八“马耳树”:“亦云驴耳,即枇把树。木高丈余,叶作驴耳形,皆有毛。四时不凋,盛冬开白华。至三四月而成实,其味甘酸。少食止吐止渴,多食发热发疼。叶干去毛,理肺脏,下气,除呕哕不已,治热无休。木白皮,主呕逆,不能下食(叶皮治病,皆煎汤服之)。”(X44/616/a)由此可知,“马耳树”即枇杷树的俗称,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也称“驴耳树”。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图经》曰:“(枇杷)木高丈余,叶作驴耳形,皆有毛。”元胡古愚《树艺篇·果部》“枇杷”:“树高丈余,叶似驴耳,其实如弹丸。”“马耳树”“驴耳树”即枇杷树的别称,因树叶形似马耳、驴耳而得名。

【逼】

粥法者,佛住舍卫城,时城内难陀母、忧婆斯荼罗母半月中三受布萨,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布萨日作食,先饭比丘,后自食。至明日,复作布萨食,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中内风除,宿食消,觉饥须食,作是念:“阿阇梨是一食人,应当须粥。”(《僧祇律》卷二十九,T22/462/c)

按:此例中的“逼”当作“滗”,“逼上饭汁”义为“滤出饭汁”。《玄应音义》卷五《心明经》“滗饭”条注曰:“碑密反。《通俗文》:‘去汁曰滗。’江南言逼,讹耳。今言取义同也。经文作匕,俗语也。”(C56/898/c)明凌濛初《三刻拍案惊奇》卷五:“劳氏每日只煮粥,先滗几碗饭与阮大吃,好等他田里做生活。次后把干粥与婆婆吃,道他年老饿不得,剩下自己吃,也不过两碗汤几粒米罢了。”明清俗语辞书多有记录,如清唐训方《俚语征实》卷一:“去渣曰滗,音背。”清翟灏《通俗编》卷三十六:“滗,音笔。《博雅》亦训‘’。《集韵》训‘去滓’,今云‘滗药’是也。”《越谚》卷下:“滗,留渣取汁也。”(5)侯友兰等点注:《〈越谚〉点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1页。也写作“泌”,章太炎《新方言》:“古字无滗,故医经但作分泌。今人皆谓去汁曰泌,引申之谓甚清为泌清。”清乾隆《象山县志》卷一:“去汁曰滗,音笔。”民国《定海县志》卷五:“滗,去汁也。如药在罐中,覆以罐盖,使汁沥出曰滗药,亦作、泌。”郭在贻指出:“审辨字形不仅对于传统训诂学是重要的,在训诂学的新领域——俗语词研究中,审辨字形有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0页。佛典在翻译过程中,受到元典语言表达及译者汉语水平的影响,再加之汉译佛典历经多次刊刻等诸多原因,佛经中存在大量的俗字讹字来记录音同、音近的现象。

【膏】

(1)譬如人以膏油膏车,为财物故,欲令转载,有所至到。(《四分律》卷五十三,T22/963/c)

(2)譬如有人以脂膏车。所以膏者何?以其重载故。(《鼻奈耶》卷三,T24/861/b)

按:从上两例中“以膏油膏车”“以脂膏车”可以看出,“膏车”即用油脂类东西涂抹在车轴或机器上。“膏”有“润”“滋润”义。《诗·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孔颖达疏:“此苗所以得盛者,由上天以阴雨膏润之。”《国语·周语上》“土膏其动”韦昭注:“膏,润也。”《集韵·号韵》:“膏,润也。”汉译佛经中有较多用例,如后秦佛陀耶舍共竺法护译《长阿含经》卷十三:“又如膏车,欲使通利,以用运载,有所至到;比丘如是,食足支身,欲为行道。”(T01/84/c)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二十八:“于食知止足,及诸床卧具者,如彼行人,量食而进,亦不贪餮,趣支其命,行道而已。所以取膏,而膏车者,欲使重载,有所致也。”(T04/763/c)

佛典音义明确指出“膏”的动词义,如《慧琳音义》卷三十六《大日经》第七卷“膏车辖”注曰:“上音告。《考声》云:‘以膏油加车轴曰膏车。’下闲戞反,或作辖,亦通,车轴头铁是也。”(T54/547/b)《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十七“膏车”:“上音告,润轴也。”(K35/196/a)《汉语大词典》释“膏车”为“在车轴上涂油,使之润滑。常喻远行。”首引明何景明《蹇赋》:“昔予膏车而北骛兮,顾九折而返御。”例证偏晚。现代方言中还继续使用,如相宇剑指出安徽淮北方言中也存在表示给物体抹油的“膏”(7)相宇剑:《淮北古语词考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16-118页。,济南方言有“膏油”一词(8)钱曾怡:《济南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82页。。也写作“告”,指给机器或轴承一类的东西加油(9)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706页。。孙玉文在《汉语变调构词考辨》一书中指出表动词义的“膏”属于变调构词,“膏”读去声,是由名词“油脂”义滋生而来,并且认为“膏”的变调构词来自口语,非经师人为(10)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考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20-324页。。

【筑】

(1)有比丘坐睡,余比丘以禅杖筑,便言:“不睡,何以筑我?”(《十诵律》卷四十,T23/289/b)

(2)时有比丘以肘筑女人身,复有比丘以钵钩牵女人。(《五分律》卷二十八,T22/185/a)

(3)六群比丘复重苦求不止,堂内比丘即为开户,得入房已,趣纵横身,床上而卧,或以手肘膝扠筑边人。(《僧祇律》卷十五,T22/344/a)

按:以上三例中的“筑”都有捣、击之义。例(3)中的“扠筑”为并列复合词,“扠”用拳击打之义。《集韵·佳韵》:“扠,以拳加物。”《广韵·佳韵》:“扠,以拳加人。”《随函录》卷十三《修行本起经》上卷“扠之”:“上丑街反,业筑人也。”(K35/36/c)《三国志·魏志·少帝纪》:“贼以刀筑其口,使不得言。”中古律部文献中用例很多,“筑”的对象除了上面三例中的人及身体部位之外,还可以是“岸”“地”等。《僧祇律》卷十六:“若比丘在船上自恣与食,若船筑岸、若触木石、若回波,比丘身离本处,不作残食,食者,波夜提。”(T22/355/b)《四分律》卷十二:“若扫经行来往处地,误拨断生草木;若以杖筑地,拨生草木断,无犯。”(T22/642/a)

《玄应音义》卷十九《佛本行集经》第十一卷“筑搋”:“征逐反,下勅隹反。《广雅》:‘筑,刺也。’《说文》:‘筑,捣也。’搋,以拳手挃曰搋也。”(T54/696/a)又卷二十二《瑜伽师地论》第四卷“或筑”条:“古文筑同,陟六反。《说文》:‘筑,捣也。’《广雅》:‘筑,刺也。’”(C57/78/b)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筑,《说文》:‘捣也。’今昭人言以物或拳捣人曰筑,《诗》:‘十月筑场圃’,其本义也,筑墙屋或曰舂,又以拳筑人或曰揍。舂、揍、筑皆同族耳。”(11)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姜亮夫全集》第十六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3页。

【隐】

(1)诸比丘取软木作床桄、床箦,故隐身苦恼,是事白佛,佛言:“听作褥。”(《十诵律》卷三十四,T23/243/a)

(2)时比丘挟钵腋下,钵口向胁,道行遇雨,脚跌倒地,钵隐胁遂成患,佛言:“不应尔。应钵口外向。”(《四分律》卷五十二,T22/953/b)

按:上两例中的“隐”即“硌”义。例(1)中“隐身苦恼”是说比丘用软木作床桄、床箦导致睡觉时硬物硌身。例(2)中“钵隐胁”即比丘因雨天路滑跌倒而腋下之钵硌胁成患。律部佛经中还有用例,《十诵律》卷四十:“偷兰难陀比丘尼随后来至,以肘隐大迦叶背。大迦叶言:‘恶女!我不责汝,我责阿难。’是时白佛,佛言:‘从今不听比丘尼隐比丘背。若隐者,突吉罗。’”(T23/291/c-292/a)“隐”有“硌”义,学者早已发之。王梵志诗《梵志翻着袜》:“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项楚注曰:隐,犹云“硌”,并引明代李实《蜀语》:“有所碍曰隐。隐,恩上声。”(12)项楚:《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52-653页。蒋宗福认为“‘隐’指身体触着硬物或凸起物而感到不舒服或受到损伤。”并进一步指出,“隐”字的这一用法已见于初唐。(13)蒋宗福:《释“隐”》,《中国语文》,1998年第3期,第224-225页。由以上引例可知,南北朝已经有此用法。清唐训方《俚语征实》卷上:“有碍曰隐。隐,恩上声。”方志中多有记载,如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三十二《遗事》:“兴圣寺铜钟,元至正十年铸。相传铸时有老妪以双股银钗投液中,今见于钟腹,扪之隐手。”清道光《遵义府志》卷二十《风俗》:“有碍曰隐。恩上声。”(14)此两例转引自《四川方言词语续考》,此书中并进一步指出“隐”也写作“硬”“艮”“梗”等,详见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续考》,巴蜀书社,2013年,第701-706页。今成都话中把硌脚叫“隐脚”,贵州平塘话也有这种说法,如“石头隐脚的。”(15)黄武松:《敦煌文献俗语词方言义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86-89页。

【火母】【火子】

时诸比丘须火,佛言:“听比丘于阿兰若处,作火术出火。须火母木,听作。须钻火子,听作。彼须绳、所须之物,一切听与。”(《四分律》卷五十二,T22/954/b)

按:例中“火母木”即取火时所钻之木。汉译佛经中“火母”一词多有用例,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五十九:“犹如东方剎利童子来,彼取干娑罗木作火母,钻钻生火。南方梵志童子来,彼取干娑罗木作火母,钻钻生火。”(T01/794/b)从句义可知,干娑罗木充当“火母”,即钻木取火所用之“燧”。佛典音义中多次释“燧”为“火母”,如《玄应音义》卷九“钻燧”:“又作鐆,同,辝醉反。火母也。”《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五“钻燧”:“音遂,火母也。”(K34/777/c)又卷二十二“燧”:“上子乱反,下音遂,火母也。上正作钻。”(K35/353/c)由这些材料可知,“火母”即“燧”也。

“火子”即取火的器物,汉译佛典中仅见此例。《四分律》注疏中有沿用,如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三:“兰若比丘开以火术出火,火母、火子及钻等并得。”(T40/126/a)《汉语大词典》收录有“火母”“火子”,释“火母”曰:“指五行中的木。五行循环相生,木生火,故称。”释“火子”曰:“古代军队中低级军官的一种名称。”均与上揭例中两词的义项不符。宋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三中明确指出何为“火母”“火子”:“火母,所钻物,如竹木等。火子,取火物,如干艾等。钻,即火钻,亦用竹木为之。”(T40/386/c)所钻之物,如竹、木等为取火之母体;取火之物,如干艾等为取火之子,二者如同母子关系,故俗称“火母”“火子”。

【砖】

阿罗毘国诸比丘,日日檐(16)“檐”,《大正藏》校勘记曰:宋本、元本、明本作“擔”。石、土墼、砖、泥土,治佛塔精舍,衣不净、垢污行乞食。(《十诵律》卷六十一,T23/469/b)

猜你喜欢

汉译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英美人名的含义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Economy”汉译名变迁的文化资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