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规划原理》的课程思政改革探讨

2021-11-28沈妤喆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原理城乡

沈妤喆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36)

基于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在分析城乡规划教育思政课程的基础上,提出思政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倡导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需把立德树人当成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还需探索城乡规划原理的理念和思路。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的基本简介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开设的主干课程是在城乡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城乡规划专业基础理论的扎实掌握,从而为未来管理城乡的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刚步入大学时段学习城乡规划的学生,其实不过是刚从高中升上来,来到大学阶段的过渡段,其心智都处于未成熟阶段,思想都处于刚刚进入了解社会的阶段非成熟时期,整体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完整的形成。

刚接触到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相关专业的知识结构才处于初步了解阶段。对于该行业的职业道德、操守等更是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十分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换句话说,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否成为城乡规划的专业性人才,思想政治文化课程其实是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时候,理应在课程中结合课程的特点,融入当今时代许多社会主义价值观理念,这样才能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1]。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很多学生在学习完《城乡规划原理》课程之前,已经学过了不少专业基础知识。不过即便如此,很多学生对这项课程的认知,依旧还只是一部分。《城乡规划原理》所涉及的公共空间、居住区、道路交通等多方面的概念,基础知识中并未有提及。很多还需要《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的理论来重新引导。

思政教学意识太过淡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虽然设计了思政道德修养、职业规划等多种课程,但总体来说却是缺乏对城乡规划专业性的指导和规划,更难体现教育环节的正确价值观。整体来讲,思政教育意识还太过淡薄。

缺乏有关思政教学的正确评价指标。在城乡规划学科中,很多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正确的评判指标。对于城乡规划思政教学的过程、质量、效果等各方面都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毕竟,对于城乡规划工程来说,是很难得拥有一套不错的优劣标准。尤其面对的还是城乡这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规划师在面对很多问题时,难免疏漏,很难完完全全遵循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城乡中很多问题、工程问题也都不可避免的冒了出来。

缺乏思政教学课程体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内容中,要切实保证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多方面课程的内容,才算是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不过目前,有少数课程并未形成真正的思政课程,但书中所提倡的规划伦理学相关知识,依旧不够完备。

城乡规划伦理案例还不够健全。城乡规划伦理案件中的重大规划工程项目,包括正面和反面的素材内容。将实际过程中的重大规划项目,配以伦理性规划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规划伦理案例。找出一个城乡的问题和缺点,自然比发现城乡的优点更加容易。总是忽略关注城乡的缺点,也就难免会影响未来对该城乡规划的决策。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的基本改革思路

《城乡规划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和系统性都十分之强的课程。以往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并没有认识到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基本关系。很多时候,中国城乡的很多建筑物寿命很短,其原因也都十分复杂。例如,规划不如变化等。因此,高校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时候,不仅要激发学生对城乡建筑物的热爱,更要懂得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校教师要强调的学生课程思政改革主要集中在学生的个人专业成长和精神进步两方面,其主要的改革思路分为以下几点:

组建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团队。要想组建一个完整的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团队,应汇集集体力量,组建包括主持教师、辅导教师、骨干教师等在内的无名成员,作为团队的中坚力量。思政专业教师不用参与到城乡规划建设中来,但必须有最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好包含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责任等多方面的内容。当然,教师在运用这些育人元素的时候,可不能生搬硬套的将德育内容直接强塞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懂得如何将育人内容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将这些道理润物无声的的融入到城乡规划教程之中,从而真正为学生的日后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调研专业社会需求。思政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更加优质的课程内容。首先,我们需明确,国家和社会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社会哪方面的需求。经过调研之后我们明白,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地方一般都是规划局、设计院、资源资源局、房地产公司、咨询机构等。调研结束后,将社会对城乡规划学生在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层面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准确无误的总结出来。《城乡规划原理》课程中的环节不仅需要体现人才培养的需求,更需要体现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实是由每所高校、专业部门专家、家长和考生主管政府部门、评估专家等多次审核对比,这才出纳的重要文件。而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最主要的是要满足全国高等高校的培养目标[2]。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的载体。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其实是十分广泛的,将其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结合并发展之后,并从中体现出共同的创新。比如在讲解城乡公共空间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可以用现有的建筑物让学生产生好奇和兴趣。再者,可以通过一些代表民族自信心的建筑物来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让学生了解我国城乡中重要的建筑物,提高学生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兴趣。再比如讲授学生所在的商业中心区时,最好能够带着学生去专业的中心区看看,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城乡规划的重要性、慎重性以及责任心。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做得是一项伟大的事情,是一件十分崇高的事情。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懂得自己所学专业绝不是无用的专业,而是可以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专业。

教师可以借用智能教学软件教学。很多教师觉得手机是教学的敌人,因而每次教学时都不准学生使用手机。其实完全可以转变一下思维,将手机从娱乐工具转化为学习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手机当成是反馈学习的有效载体。这些年出现了不少学习软件,既能够随时随地反馈学生的学习,还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获得反馈,从而加强跟学生的互动。

完善教学体系评价标准。教学评价标准是教学环节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课程内容中需要反应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学习情况。目前的教学体系既能够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中心,还能全力考察学生的教学理念,更能对学生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目前,现有教学体系中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等多个内容。这就导致教学体系评价很难做到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评价[3]。今后应在了解城乡规划基础之上重新掌握专业知识,并通过社会担当和以人为本的德育内容来达到思政教学的主要目的。

《城乡规划管理》思政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项目,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在考试内容中加入思政内容,才能更进一步的体现职业道德内容等。通过《城乡规划原理》的思政课程改革,既能取得一定的成效,还必须在专业课程上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原理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