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珠体”的逻辑研究

2021-11-28顾佳明

时代人物 2021年32期
关键词:陆机三段式结论

顾佳明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

连珠体的创作机制与逻辑分析

本节中,我们先从先秦韩非的连珠开始介绍,接着是两汉杨雄的连珠,之后是两晋陆机和葛洪的连珠,最后捎带着涉及南北朝颜廷之的“范连珠”、王俭的“畅连珠”以及庚信的“拟连珠”。

1.韩非的连珠。韩非,可以说是连珠的创始者。韩非的连珠主要是在表达逻辑推论。我们以《内储说上·经二必罚》为例: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前提)

其说在董子之行石邑,与子产之教游吉也。故仲尼说陨霜,而殷法刑弃灰;将行去乐池,而公孙鞅重轻罪。(以掌故作例证)

是以丽水之金不守,而积泽之火不救。成欢以太仁弱齐国,卜皮以慈惠亡魏王。管仲知之,故断死人;嗣公知之,故买胥靡。(比喻性质的结论)

2.杨雄的连珠。扬雄评论辞赋创作是欲讽反劝。连珠的具体论式,在《韩非子》中不够精简。而杨雄的二段式的创立,简化了论式。杨雄的连珠大部分散落,杨雄仅存两则连珠录出,今分析其一:

臣闻:天下有三乐,有三忧焉;阴阳和调,四时不忒,年丰物遂,无有夭折,灾害不生,兵戎不作,天下之乐也;圣明在上,禄不遗贤,罚不偏罪,君子小人,各处其位,众人之乐也;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乱则反焉,故有三忧……

此则文字不全,但基本上符合“连珠”的文体形态特征。杨雄的这一连珠具有假言推理的性质,结构上省略了小前提,在句式上更加的简练,并且文学色彩也极具浓厚。值得一提的是杨雄的二段式连珠,为后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值得借鉴的逻辑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了“臣闻(或“盖闻”)……是以(“是故”)……”的比较固定的连珠体形式,并加入了文学成分。

3.陆机的连珠。陆机的二段连珠居多,每段两句话,第一段是前提,第二段是推到出来的结论,用“是以”或(“是故”)作为联结词,构成了“……是以(是故)……”的论式。二段连珠主要分三种类型:

(1)演绎性质的二段连珠。这是由一般性的原理作为前提,推导出更加具体的事物的结论。例如:臣闻披云看霄,则天文清;澄风观水,则川流平。(前提)

是以四族放而唐劭,二臣诛而楚宁。(结论)

此连珠的前提以天文清与川流平作为一般性的自然原理,从而推导出四族放与二臣诛的人事结论。

(2)归纳性质的二段连珠。这是由个别具体事物作为前提,推出更一般性的结论。例如:臣闻灵辉朝觏,称物纳照;时风夕洒,程形赋音。(前提)

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于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匮于心。(结论)

此连珠的前提是以称物纳照与程形赋音的个别自然原理,从而推导出万类取足于世与百姓无匮于心的一般性人事之理。

(3)具有类比性质的。这是由两类事物作譬喻类推。例如:臣闻放身而居,体逸则安;肆口而食,属厌则充。(前提)

是以王鲔登俎,不假吞波之鱼;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结论)

此连珠的前提是以体逸则安与属厌则充归纳出一般性的认识,所以这则连珠运用人事之理类比自然之理。

陆机在运用二段式连珠的同时,还创立了三段式的连珠,用来表现更加复杂的推导过程。陆机的三段式连珠,不仅仅只运用了某一种推理,而是将演绎与类比还有归纳一起结合起来运用。在结构上有两种形式。

(4)“……何则?……是以……”式。例如:臣闻鉴之积也无厚,而照有重渊之深;目之察也有畔,而视周天嚷之际。(前提)

何则?应事以精不以形,造物以神不以器。(结论1)

是以万邦凯乐,非悦钟鼓之娱;天下归仁,非感玉帛之惠。(结论2)

在这个三段式连珠当中,由两则推理组成。第一段举出具体的事物,用照有重渊之深与视周天嚷之际来推出第二段当中的造物以神不以器的一般性道理;第三段又依据第二段的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得出非悦钟鼓之娱与非感玉帛之惠的结论。

(5)“……是以……故……”式。例如:臣闻任重于力,才尽则困;用广其器,应博则凶。(前提)

是以物胜权而衡殆,行过镜则照穷。(结论1)

故明主程才以效业,贞臣底力而辞丰。(结论2)

在这个三段式连珠当中,第一段是一般性的前提才尽则困与应博则凶;第二段使用具体事物物胜权而衡殆与行过镜则照穷来作比喻,进行例证;第三段的结论明主程才以效业与贞臣底力而辞丰,既是对第一段的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得出,有是对第二段来说是类比。

4.葛洪的连珠。葛洪的连珠总有一小部分是沿用了陆机的连珠格式,使用“是故”“故”作为联结词。但大多数则是突破了这种连珠格式,具有葛洪自己的连珠特点。

(1)突破四句一则的限制。因为归纳事例多了,类比的要求也就随之增多,从而提高了结论的可靠性,这对于归纳与连类譬喻的运用上其实是一种改进。例如:

震雷不能细其音,以协金石之和;日月不能私其耀,以变曲照之惠;大川不能促其涯,以适速济之情;五岳不能削其峻,以副陟者之欲。

故广车不能胁其辙以苟通於狭路,高士不能撙其节以同尘於隘俗。

(2)突破了因果联结词(“是故”“故”)的限制,在连类譬喻或进行例证时,直接采用具有比喻意义的语词“犹”进行联结,也是尤为恰当的。例如:

猛兽不奋搏於度外,鹰鹞不挥翮以妄击。若庙算既内不揆德,进取又外不量力。

犹轻羽之没洪炉,飞雪之委沸镬,朝菌之试干将,羔犊之犯武虎虎也。

5.两晋以后的连珠。南北朝时期,仍然有人续作连珠,但是文学成分偏多而逻辑成分偏少。这一时期的连珠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就是引经据典过多,用典排偶过于严重。例如:

南朝颜廷之的“范连珠”:

盖闻:匹夫履顺则天地不违一物投诚则神明可交事有微而愈著理有闇而必昭(前提)

是以鲁阳倾首离光为之反舍有鸟拂波河伯为之不潮。(结论)

齐王俭“畅连珠”:

盖闻:王佐之才虽远,岂必见采于当世;凌云之气徒盛,无以自致于云间。(前提)

是故魏人挥玉于外野和氏泣血于荆山。(结论)

刘孝仪“探物作艳体连珠”:

妾闻洛妃高髻,不资于芳泽,玄妻长发,无藉于金钿,故云名由于自美蝉称得于天然。(前提)

是以梁妻独其妖艳,卫姬专其可怜。(结论)

连珠的特点

在杨雄的连珠之中,大多采用的归纳推理的形式,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一种必然性或者或然性的关联。但杨雄的连珠重点是在于一种推论形式的创立于简化,并且还加入了一定的文学成分。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连珠创作的繁荣时期,连珠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前人,并在形式与内容上又进行创新。在当时,文学上讲究对偶,哲学上盛行玄理,连珠优美的辞藻来阐述理论,正好符合两种潮流。在创作形式上连珠发展到了三段式,而陆机的连珠三段式其实还是属于在实践中去论证从而达到一个劝谏的功效,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论题与论据,但是追根溯源,连珠都是在每一个相同的类这个大前提下,去做到同类相推。

连珠体的形式分为两种:两段式连珠,“臣闻……是以(是故)……”;三段式连珠“臣闻……是以……故……”或者“臣闻……何则?……是以……”。但是南北朝之后,文学家成为连珠的主要创作者,文学性大大的超过了逻辑性,推论的论证性也就大大的减弱了。

连珠的性质

第一,连珠的格式一般都是二段式或者是三段式,并且都具有相关的联结词把各个段落进行联结。连珠的二段式与三段式在推理过程中都表现得较为灵活生动,不过在三段式连珠之中会有一段起一个譬喻的作用,这就是二段式连珠与三段式连珠之间的差别。

第二,从内容上分析,连珠采用的文字一般都是华丽简练,非常注重对偶与用典,从视觉角度上来看具有不错的审美体验,并且还具有讽刺劝谏的社会价值。连珠为了增强说服力,一般都会采用演绎、归纳与类比的推理形式。

第三,中国古代的先人们在制作连珠的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推理形式作出了有益的探讨,但是,他们并没有作出具有理论意义的概括说明,同时也没有更进一步的提出推论规则,使得这种探索未能被世人们所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充分的理解。

其实,对于任何一种在实践中形成进一步发展的文体,它自身都收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且还受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作者本身的创作力等等的影响。同时,还要遵守当时所处于特定时期的语言文字规范和文体创作风格,体现当时的思想与审美观。

猜你喜欢

陆机三段式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黄耳传书
游戏教学法在“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对陆机的批评
结论
浅谈如何提高预科班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效率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编剧艺术
浅论陆机诗歌中的时光意识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