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冬奥背景下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优化路径研究

2021-11-27孙荣艾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场馆福建省冰雪

孙 滔,孙荣艾,刘 利

(1.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武夷学院 体育教学部,福建 南平 354300)

北京承办2022冬奥会,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和动力,冰雪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位于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经济发达,人均消费能力强,是实现我国冰雪产业跨越式发展重要区域。福建省作为体育产业强省,2017年体育产业总产值达到3801亿元,占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值近五分之一,位居全国前列。[1]但冰雪产业对福建省体育产业总产值贡献有限,一直是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短板。为贯彻落实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精神,2019年8月,福建省体育局印发《关于抢抓机遇发展冰雪运动的若干措施》,其中对扶持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提出五条指导意见,[2]为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抢抓机遇,立足福建实际,加强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有针对性提出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优化路径就显得非常迫切和任务艰巨。同时,研究也为同在东南沿海的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份冰雪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一、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现状

(一)冰雪运动场地不足,制约着冰雪产业链延伸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一年之中,只有北部与江西交界的武夷山山区会有几天降雪,多是一过性的,存留时间很短。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开展室外滑雪和滑冰成本高,故福建省没有室外滑冰滑雪场地。室内冰雪场馆资源也比较稀缺,室内真冰场地仅厦门1座,福州2座,规模小,且消费高。无滑雪场地,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机会少、氛围差。另有2座在建室内冰雪场馆,分别为“泉州海丝冰雪大世界”和“莆田冰雪小镇”。冰雪场地设施的不足,必然会制约冰雪产业的主体产业(大众冰雪休闲健身业、冰雪竞赛表演业)、外围产业(冰雪场馆服务业、冰雪运动用品制造业、冰雪运动设备制造业),以及相关衍生业(冰雪运动教育与培训业、冰雪运动保险业冰、冰雪运动赞助业、冰雪运动中介业)等产业链的延伸。

(二)冰雪主体产业发展缓慢

全省真冰场馆少,且规模较小、无滑雪场地、无冰雪特色小镇,多数民众无法就近开展冰雪休闲健身,对本地消费拉动有限。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福建省体育局在福州开展“万人上冰”活动,陆续引导部分青少年参与冰雪冬夏令营,对于推广冰雪运动取得初步成效。福建民众整体收入较高,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对冰雪休闲健身充满向往和热情。根据《2017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公布的2017年南方省市民众跨省或出国进行冰雪项目人数达到650万[3]的数字测算,福建每年最少有30万民众跨省或出国(主要是日本)进行冰雪休闲健身,随着福建经济快速发展,这一数字还在成逐年上升趋势。冰雪场地的稀缺,同样限制了福建省大众冰雪休闲和冰雪竞赛表演产业发展,至今全省没有举办过一场正规冰雪比赛,没有省冰雪专业运动队,冰雪竞赛表演产业几乎是零。

(三)冰雪用品制造业初步形成竞争力

福建省冰雪运动服装用品制造业依托雄厚的体育用品产业基础领跑全国,其中主要以安踏、361°为代表。2017年9月,福建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与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签约,成为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并陆续推多款冰雪服装产品。2018年12月,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队的服装保障水平,借鉴冰雪强国的成功经验,安踏集团在日本东京设立了冬季运动专业装备设计中心日本办事处,研发具备最新科技含量的专业冰雪运动服装,服务中国运动员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希望以北京冬奥会契机,通过几年运作把安踏打造成国内大众冰雪运动的领导品牌,预期销售份额将占整个产品线的8%-10%。[4]2018年,安踏营收241亿元,[5]预计未来几年安踏在冰雪产品销售方面将有每年约有24亿的营收。

早在2009年,361°就与中国国家冰壶队联姻,成为国家冰壶队官方合作伙伴。2011年,361°成为世界冰壶联合会和瑞典冰壶队的官方合作伙伴,同时也成为2011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主要官方合作伙伴。[6]2013年,361°与北欧著名运动品牌One Way Sport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拓大中华区市场。OneWay Sport在冬季运动领域较有竞争力,其品牌OneWay是2015年瑞典法伦北欧滑雪世界锦标赛和2017年芬兰拉赫蒂北欧滑雪世界锦标赛的国际主要赞助商和官方供应商。[7]福建省服装用品制造业依靠我国纺织工业和服装加工业方面的扎实基础,在滑雪服的生产,设计和品牌方面俱备后发优势,形成在国内领先,在国际初步形成竞争优势格局。

福建省冰雪运动装备器材制造业起步较晚,产品多停留在滑雪板等低端入门级产品生产,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为补强短板,2019年3月,安踏有限公司收购芬兰亚玛芬体育公司,而亚玛芬拥有始祖鸟(Arcteryx)、威尔逊(Wilson)、阿托米克(Atomic)等世界顶级运动品牌,其中阿托米克(Atomic)滑雪板、滑雪鞋、雪杖等滑雪用品是世界高端品牌,是多位奥运滑雪冠军的首选品牌。而造雪车、压雪车、冰刀、雪橇制造等产业领域还是空白。随着冰雪产业的兴起,这些装备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冰雪运动装备器材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优势

(一)政策优势

北京承办2022年冬奥会,将全面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期,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制定的与冰雪运动与冰雪产业发展有关的政策和长期规划就有6项之多(表1),其中在《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2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推动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体育总局从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全国群众冬季运动普及活动的通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冰雪产业发展做出指示,并参与冰雪运动相关活动,如总书记曾指出:“冰雪运动不仅是全民健身运动,还有冰雪产业方面的意义,不是得几块金牌而已。”[8]2018年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天津观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与冰球小队员们亲切交谈、合影,并共同为冰球比赛开球。

表1 国家颁布与冰雪产业发展有关的政策统计表Tab.1 Statistical table of national polici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of ice and snow industry

体育产业是福建省的支柱产业,各级地方政府历来把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作为发展体育产业主要抓手,仅在近2年先后发布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关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福建省体育局抢抓机遇发展冰雪运动的若干措施》等地方性文件。这些国家和地方文件的密集出台,为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供了重要政策支撑,为福建立足实际,抢抓机遇,恶补冰雪运动发展短板,有针对性、有步骤发展福建冰雪运动提供方向指引,引导福建冰雪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经济优势

2019年福建省GDP为42395.00亿元,比上年增长7.6%,GDP总量全国第8位。[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7139元,[10]排在全国第5位,[11]总体达到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水平。发达的经济为福建省冬季体育项目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发达的经济可以建造更多的室内冰雪场馆,带动大众休闲和竞赛表演产业发展;二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全国第5,意味着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富裕起来城乡居民有更多的精神需求,这些都是潜在冰雪消费人群,更有利于冰雪高端体育服务推广;三是福建省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异常活跃,政府稍微加以政策杠杆撬动,就会有很多民间资本进入冰雪产业领域,发挥社会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按市场要求兴建足够数量的冰雪场地和提供优质冰雪服务。

三、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在听取了全国人大代表、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的发言后,指出:“现在南方也可以滑雪,而且冰上运动每个城市都可以搞。冰雪运动必然推动冰雪产业,要抓住这个机遇。”[8]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共表达三个层次的意思,一是,南方城市都开展冰雪运动是可行的;二是,通过发展南方冰雪运动来推动我国冰雪产业发展与升级;三是,一定要通过抢抓2022北京冬奥会机遇期来发展壮大我国冰雪产业。这对福建省发展冰雪产业具有导向的现实意义。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针对当前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应尽快实施相应的优化路径。

(一)坚持政府在冰雪产业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作用

坚持政府在冰雪产业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督职能。当务之急是组织省内外专家编制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整体科学规划,进行冰雪产业发展整体布局,依据各地市发展情况,把冰雪场地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统一规划,并列入招商项目名单,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资。鼓励和支持条件成熟的市、县(市、区)以及社会力量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建设冰雪运动场馆,在体育产业引导资金补助上给予倾斜,对符合条件的场馆给予资金补助。政府可设立冰雪产业发展专项引导基金,对投资、经营冰雪产业的企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土地、税收、用水等扶持政策,创新投资模式,如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冰雪场地建设和运营。

(二)发挥市场在冰雪产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福建省民营经济发达,在全省经济总量中“三分有其二”,民间资本异常活跃,完全可依靠社会力量实现北冰南移。冰雪产业发展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通过财政、土地、税收、人才等政策支撑,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创新融资渠道,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冰雪资源的决定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冰雪产业的热情,逐步实现北冰南移。抓好滑雪产业项目谋划、项目招商和项目落地,着力提升冰雪企业效益,培育大众冰雪消费习惯养成,努力使滑雪产业成为福建GDP新的增长点和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力量。

(三)增加冰雪场馆场地供给

冰雪场馆不足是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了福建省冰雪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应加快冰雪场馆建成速度,近期要扶持“泉州海丝冰雪大世界”和“莆田冰雪小镇”两个在建项目,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日营业。科学规划滑冰馆、滑雪馆建设,力争沿海发达地市城市最少建有1座滑冰馆,有条件的地市建设滑雪馆。厦门、福州作为福建省两个重要城市,一个是经济特区,一个是省会城市,考虑到人口和消费能力,也要尽快把冰雪场馆建设升级提上日程,争取项目尽快落地。龙岩、三明和南平内陆地市根据发展情况,适时启动冰雪场馆建设。在闽西北与江西交界的高海拔山区,利用山地海拔高气温低地理优势,建设室外滑雪场,在冬季开展室外冰雪运动,从而实现较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场馆场地建设与实施冰雪产业精品工程相结合,通过三到五年努力,分批引导建成国家级冰雪综合体2-3个,冰雪特色小镇2-5个,省级冰雪特色小镇若干个,逐步打造一批优秀冰雪运动示范场馆、俱乐部和有一定影响力冰雪品牌赛事。培育冰雪休闲产业新业态,拉动冰雪产业消费。

(四)加大冰雪产业主体核心产品开发力度

冰雪竞赛表演和大众冰雪健身休闲是冰雪产业主体核心产品,而冰雪服装、冰雪场馆、冰雪设施和冰雪器材等则属于冰雪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衍生品,或称之为资源投入品。因此,冰雪产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冰雪竞赛表演和大众冰雪健身休闲市场的开发。应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大众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如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冰雪场馆,纳入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支持范围,分时段向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以发放冰雪消费券的方式支持鼓励群众参加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力争全省每年有百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加快群众冰雪组织建设,分批成立省、市、县级冰雪运动协会,对符合条件的冰雪类社会组织予以资金资助倾斜,充分发挥冰雪运动社会组织在组织群众参与大众冰雪健身和休闲中的作用;按扶持体育社会组织的有关政策文件规定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冰雪运动培训机构;鼓励闽北地区依托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嘉年华活动。

充分挖掘冰雪资源,大力发展冰雪竞赛表演市场,积极申办和承办各类冰雪赛事,促进办赛主体逐渐多元化,推进冰雪竞赛表演市场化运作。采取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冰雪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着力打造冰雪精品赛事,对符合条件的品牌赛事给予经费补助;鼓励支持举办冰雪运动高水平专业赛事和商业表演项目,通过赛事联动,吸引大众观赏比赛,进而产生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和健身休闲习惯。

(五)扩大青少年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培养参与兴趣

努力扩大青少年参加冰上项目的人数,培养他们参与冰雪运动兴趣。推动冰雪运动项目进校园,启动校园冰雪运动项目专职或兼职教师的培训;做好青少年冰雪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普及,扩大冰雪活动宣传;不具备开展冰雪运动条件的学校可优先发展与滑冰相近的轮滑项目,开展以在校为主的青少年轮滑比赛,适时启动“轮转冰”;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设冰雪运动课程,建设一批冰雪项目特色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青少年冰雪运动俱乐部和各类型体育冬令营活动;各地市每年至少举办1期跨省青少年冬季项目训练营活动;创造条件尽快把冰上项目及冰类项目列入福建省青少年年度赛、中小学生体育联赛、阳光体育大赛、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等学生赛事竞赛内容。

(六)做强冰雪装备制造业,完备产业链

利用福建省在运动服装、运动鞋帽研发、制造方面的优势,重点推动安踏、特步、361°、匹克等本土知名体育制造企业加大冰雪服饰、装备的研发,生产适合中国人审美要求和价位的大众冰雪服饰装备,促进冰雪消费升级。鼓励安踏、特步、361°、匹克等这些本土知名企业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合作和海外并购等方式,引进国外高端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向冰雪服装装备高端市场继续拓展。继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装备企业来闽发展,引导本土企业进军冰雪装备制造领域,支持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与冰雪场地等单位联合开发冰雪装备等。

四、结语

北京承办2022年冬奥会,为福建省冰雪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发展机遇期,但同时又面临诸多挑战。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应立足福建实际,抢抓机遇,夯实基础,恶补冰雪产业发展短板,拉长长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备产业链,才能促进冰雪产业蓬勃发展。而浙江、广东、台湾与福建同处东南沿海,气候相似,都属于经济发达省份,故福建省冰雪产业发展优化路径对同一区域其他省份发展冰雪产业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场馆福建省冰雪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