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与探究

2021-11-27周梵林

魅力中国 2021年46期
关键词:建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周梵林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深刻论述了建党精神的内涵及地位,明确要把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如何将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让学生真正理解把握建党精神的内涵,对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和使命担当,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将建党精神落实到一言一行、贯穿于一生一世。

一、建党精神的形成及内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建党精神的内涵,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并且指出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建党精神的形成

建党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概括。在百年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诸多如长征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建党精神的内涵

建党精神的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是对中国共产党先驱心路历程的高度概括,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且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前进征途中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谋幸福,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改天换地的伟大革命,推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回顾党的百年历史,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带着自己的使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顽强意志、优良作风,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回顾党的百年历史,由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遇到过许多艰难险阻,付出过巨大的牺牲。正因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才能取得百年辉煌成就。

4.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无条件地对党的信念忠诚、对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人民无限的热爱。每一个党员在入党时,都会对着党旗进行庄严的宣誓,要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阻止我们党前进的步伐,任何敌人都没有打垮我们党,依靠的就是无数党员的忠诚无畏和人民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水乳交融、生死相依,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发展壮大,不断取得斗争新胜利,不断打开事业新局面。

二、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建党精神的内涵如此丰富,如何将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当中,这是需要所有思政课教师重点思考研究的问题。

(一)传承理想信念

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而言,理想信念是“钙”,也是动力之源。建党精神中所蕴含的革命先烈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正是指引大学生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生动教材。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先辈们身上学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将坚定理想信念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继续传承下去。

(二)增强社会责任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具有独特的人格特点,处在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型时期,对各类热点事件感知敏锐,但缺乏系统理性思考,存在“看热闹”心态,容易人云亦云。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将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之中,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深刻理解和感受他们身上肩负着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使命和重任,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三)培养奋斗品质

建党精神中包含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等诸多优秀的品质,将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课堂之中,为同学们讲述建党故事,通过生动鲜活的事例激发大学生的不断奋斗的热情,增加大学生面对困难的信心,将建党精神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大学生的心中,让其内化于心、化外于行,增强大学生的信心,使其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无数事例才能让大学生理解并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核,彰显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为了谋求人民的幸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摆在首位。

三、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探究

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建党精神,将建党精神讲好讲深讲透,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践行建党精神,是今后乃至未来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要求,怎样发挥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效力,将两者有效融合,需要进行更多可融合式教学探究。

(一)课堂教学

1.案例教学法

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的第二章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在讲述本章节内容时,可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教学案例,丰富课堂内容。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中,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视死如归,将党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他们毫不退缩,毅然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挺身而出,谱写出了一曲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赞歌。革命先辈们身上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正是当代大学生所欠缺的。因此,在教学此课时,可以通过案例故事分享、案例情景再现等方法让爱党爱国成为学生内心认同的行为习惯,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2.多媒体教学法

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要懂得运用好多媒体,通过动态、丰富、有趣、直观的课件显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化学生对建党精神认识。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图片、图表等,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尤其是在建党、建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以此激发学生的视听效果;同时,还可以借助学习通App,策划知识抢答、选人答题、在线讨论、在线词云等活动,使思政课教学更加丰富有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建党精神由浅入深地进行理解把握。

3.互助讨论教学法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设置相应的问题链,开展互助讨论教学。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三章是“中国精神”,在讲述中国精神的内容时,可以设置“中国精神是什么?”“中国精神与建党精神的关系”“当代青年应当如何正确的践行建党精神”等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联系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在这样的讨论方式中,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得出结论,更加地明白中国精神、建党精神是随着党和国家发展而形成发展的,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深层力量来源,学生也能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精神和建党精神的内涵。

(二)实践教学

除了采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运用好实践教学,让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把握并践行建党精神。

1.开展红色诗词朗诵或电影配音

在百年党史中,我们的革命先辈们通过一首首内容丰富的诗词来表达他们的信念和心情,其中有许多诗词都蕴含有革命乐观态度、使命担当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红色诗词朗诵或红色电影配音活动,选出极具代表建党精神的诗词和电影,如夏明翰的就义诗、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建党伟业》等,引导学生结合思政课程知识,在朗诵或配音中感受其中蕴含的建党精神。

2.开展故事分享会

故事分享能够加深学生对建党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可以通过结合广西的红色文化,开展“我身边的建党精神”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阅读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书籍或是运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组织纪念馆实地参观或是对当地老党员走访等方法,搜集与广西相关的红色故事,并制作成PPT 讲稿,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3.制作红色微视频微电影

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如“七一”“十一”前,布置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制作微视频或微电影,如制作建党微电影、红歌微视频等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程中的历史成就,将学生的艺术表现与对建党精神的理解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制作与欣赏中增强爱党爱国情感。

4.开展系列竞赛

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根据上课的进展情况,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竞赛,如红色艺术画报、电子手抄报等评比,通过具有竞技性的比赛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感,展现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对建党精神的内涵有深刻地了解理解,加深学生的精神感受,升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结语

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育人、协调、激励三者协调的桥梁。上好思政课,将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能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热忱,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使其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猜你喜欢

建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