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加速转型期新消费需求分析

2021-11-27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4期
关键词:转型期供需供给

(上海柯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0.引言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推动着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速度不断加快,带来了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也符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需求。我国重大会议中明确提出:“消费为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的消费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将发挥更加显著的优势。”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也按下了暂停键,严重冲击着各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加剧了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面对这一经济发展形势,经济的平稳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内市场,由互联网来实现的生产生活方式,促使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尤其是消费端的表现最为显著,大众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及消费行为均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不断促进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领域的变化。

1.数字化加速转型期新消费需求创造的机理

1.1 消费活动的二维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只是现金支付,更多的是无现金支付,且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理念也渐渐顺应移动互联网消费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实现了产业化、平民化过程中与消费活动的不断深度融合,已不再是以往的面对面交易和独立、单一的供需链,而是转化成由数字交换设备与网状交织、多渠道的供需链。当前产品的各个环节均与互联网进行了紧密连接,主要体现为几点[1]:

(1)产品之间的连接具有二维性。生产供给端实现了物联,也就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相互影响,紧密连接和交互连接的,也可以理解成: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由一对一转变成多对一,一个消费者拥有一个产品就能够具备该产品处于的云端资源,通过云端资源进行连接的各类产品,即可实现云端共享互联,拥有实体和虚拟的二维性;(2)消费过程具有二维性。产品通过供应商和销售商输送至终端消费者的过程应实现二维性,即人们可通过淘宝、京东等网络消费平台来搜索自己想要的产品,平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提供产品信息和实体店信息,以便其能够在线上完成消费,甚至可结合消费者所在位置为其推荐产品最近的实体店,让其能够亲身体验后完成消费,这一过程也就实现了市场的二维性与产品的二维性,进一步突显出产业特色与消费者偏好。

1.2 新消费需求创造

在新形势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中供需之间已由以往的单链的模式转变为网状交互的模式,这就使得新需求新消费的创造出现了新的连接,主要包括[2]:

(1)生产企业在产品与产品间建立起新的连接;(2)产品与新消费者之间建立连接;(3)新的产品和原有消费者之间建立连接;(4)抓住新的偏好,构建起新的“圈”,找到新的关联客户。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借助新的生产力逐步构建起新的生产关系。随着数字化转型期速度的不断加快,数字化技术逐渐得到普及,借助技术、价值、人才及生态的赋能,即可达到供给侧生产端的数字化。

2.数字化加速转型期新消费需求创造的动力机制

新的消费供给带来需求的增长,新的消费需求也会激发供给的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就要求通过新连接撬动供需两端新的增长,供需双侧驱动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不断有新的供给和新需求交替产生,在追求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中提振市场,应对因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分析能够得出四条新连接驱动供需端形成新平衡的动力传导路径,具体包括[3]:

(1)产品之间新连接引发的供需再平衡,即生产企业可借助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让产品的数字内涵之间构建新的连接,让产业原有的消费圈不再单一,而迅速扩大,形成复合;(2)产品与新消费者之间新连接产生的供需再平衡,即其中一个产品捕捉到新客户时,借助消费圈的二维性,消费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会把新建的连接转变成新的偏好,并进行不断扩大,从而获得更多的新客户资源;(3)新产品加入引发的供需再平衡,即当新产品刚投放到市场时,可利用之前的消费圈建立的新连接,对消费者的新偏好进行培养,然后基于消费者二维性与市场二维性的作用,来让新产品逐渐具备自己的消费圈,这就使得旧产品与新产品形成了新的连接,实现需求的增加,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抓取新偏好引发的供需再平衡,即当抓取到新的偏好,消费平台会建立起新偏好的消费圈,通过将符合该消费圈的消费者的偏好的产品进行推动,来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同时增量,实现新的平衡。

3.新消费需求创造与市场提振途径

3.1 生产企业端创造数字化新连接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要想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利用,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还需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新和改革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结合消费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来重新明确产品的内涵,从而不断提升数字化产品的价值。同时,企业应构建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数字化连接,借助远端大数据来对自身的市场供给进行合理调整,并对市场进行精准细分与开发[4]。此外,企业需要积极创造更加多样的新连接,既要注重产品的升级与技术创新,保持企业在市场上的活力,还应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来实现自身大数据资源与其他大数据库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更多的产业跨界融合。

3.2 流通和零售环节创造数字化新连接

对于流通与零售环节而言,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充分渗透到整个消费过程中,即产品生产、进入市场、消费等,能够数据化的分析消费者行为,从而创造出“人工智能+零售”的数字化新连接。当前智能新零售阶段始终围绕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并实现了全渠道营销、精准服务、智能化识别等,强调线上线下的深入融合,主要体现为:(1)店仓一体化模式,即消费者可先在线下进行体验,然后到线上进行购买;(2)制造与零售无缝衔接模式,即网络销售平台通过随时跟踪产品的来源,明确制造商和产品的所有信息,从而及时了解商品流程情况,特别是消费者的购买使用情况,然后对自身平台上的商品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5]。

3.3 消费者终端创造数字化新连接

针对消费者终端而言,可通过对消费者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产生的交易、搜索及咨询等信息数据来搭建一个大数据系统,进行精准地人群画像,然后根据偏好来向目标消费群智能化的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从而让网络消费服务平台的用户与产品构建起新的连接,并为平台带来更多的收益。

3.4 政府端创造新连接

对于政府端而言,需要发挥本地特色来对消费偏好进行培养,即当地应加强与网络消费平台的合作,努力做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加大相应的宣传力度,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当地居民的消费量,还能够借助网络来提高外地居民的消费量。同时,政府需要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颁发一系列财政政策来增强本地居民的消费信心,并通过对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公共支出进行平衡,如:税收减免、企业补贴和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来释放消费量,尽力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传统行业度过难关。

4.结语

在新冠疫情后,我国进入到数字化经济转型期,从生产到消费的所有环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需要积极创造新消费需求,即需从生产企业端、流通和零售环节、消费者终端、政府端出发,创造新的连接,以此来进一步优化供给侧结构,扩大有效需求。

猜你喜欢

转型期供需供给
供需紧张局势拉动煤炭价格上涨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