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资源实时动态监测调查的方法研究

2021-11-27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动态监测

(广元市林业局,四川广元 628000)

森林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工作需要协调各部门工作的开展,而该项工作不仅具有较大信息量和较长的工作时间,而且还涉及到许多人员,需要合理制定规章制度,使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得到有效提高,监控整个动态监测工作的实施过程。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相关问题的产生原因,合理采取对策进行解决,提升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质量,进一步保证相关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森林资源实时动态监测调查的重要意义

在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当中,主要采用资源管理和实时动态等调查方法,需要有效对生态环境开展保护工作。而在实际调查过程当中,通过对调查方法进行改进,一方面可以使森林资源的调查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而另一方面还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为林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提升森林资源的经营效益。对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动态森林资源档案进行合理建立,并对资源调查时间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使相关档案数据的调查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在此过程当中,为了进一步实现调查目标,需要对调查方法展开研究工作。实时动态监测可以有效调查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获取,合理规划和设计森林林区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为相关决策制定提供依据[1]。

2.实时动态监测调查工作的利弊

为了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提供有效保护,需要对传统调查方法进行改进,合理取舍调查技术内容,并按照关键和次要等原则严格筛选技术内容,增强动态监测调查工作的实时性,合理完善技术方案。具体来说,首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森林资源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平台进行合理构建,从而为相关监测工作开展提供服务。其次,可以进一步规范林区的经营管理模式,制定相关经营规程。再次,可在动态监测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变更,从而获取到最新的信息数据。除此以外,通过采用实时动态监测调查方法,可以使外业调查工作难度得到有效降低,缓解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但实时动态监测调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该项工作对相关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人员培训,这便增加了培训成本和培训时间。而且动态监测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需要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因此需要花费人力和物力等资源收集信息,也使监测工作的开展难度有所增大。从实用性角度进行分析,对实时动态监测调查方法进行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的信息调查效率,并使相关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得到有效提高[2]。

3.森林资源实时动态监测调查方法

3.1 森林资源动态档案管理方法

在对小班数据库档案进行建立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3S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以此来合理构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工作人员可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对林区相关森林资源的属性和矢量等信息进行了解,完善森林资源的动态档案管理系统,更好的了解相关资源信息。针对小班档案项目而言,其具体需要涉及到面积检测、维护以及变更等相关内容,在具体更新后需要检查逻辑,并对统计表进行制作,统计小班变化情况,对档案资源及时进行更新。此外,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使森林资源的整体经营水平和监督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3.2 使用两期遥感数据判断森林资源变化区域

在林地变更过程当中,通过对两期遥感影像图进行使用,可以有效提供相关参考依据。具体来说,工作人员需要对二者变化进行明确,并要合理划分影像图当中具有明显特征的区域和不明显区域,对局部位置的地类面积变化情况进行明确,规范监督质检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遥感判图区进行矢量化处理,从而对标准图层以及变更调查底图等进行有效构建,确保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3]。

3.3 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为了使森林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调查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需要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具体而言,需要由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布置,而主管部门组织则需要针对相关调查企业的资质情况进行审核,并对动态调查技术进行有效更新,从而为相关监测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主管部门还应对动态监测信息数据库进行合理构建,确保能够更加规范合理的开展动态调查服务工作,使森林资源的相关动态数据能够得到有效获取,同时还应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监测以及评价等效果。

3.4 遥感监测方法的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遥感技术也在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对此,在森林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调查工作当中,通过对遥感监测技术进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调查工作效率,并进一步保证相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对遥感技术进行应用前,需要对监测指标进行明确,具体需要涉及到林木群落、植被覆盖等相关指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分辨率较高的卫星进行使用,从而有效监测数据,并对比监测结果和往年记录,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明确,一旦出现指标变化,需要对卫星系统进行使用,从而找到变化原因,了解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使监测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此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需要受到时空限制和采取周期性的监测方式,一旦监测时间间隔相对较短,则无法对变化情况进行客观评判,也无法有效保证相关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4]。

3.5 内业与外业调查互补

结合专项调查的相关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时,需要有效实现内业和外业调查的互补。例如,在调查林地年度变更情况时,内业需要以森林资源的相关档案数据作为调查基础,并充分参考最新的经营资料,以此作为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依据,在对比前后两期卫星的遥感影像后,准确判别发生变化的林地小班,对调查因子进行填写。如果相关小班无法辨别,则应进行现地补充调查,使小班数据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

3.6 强化质量管理

在实时动态监测调查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充分保证工作质量。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具有较多要求,而且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专业,不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还具有较大的信息采集工作量。在开展野外作业时,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和岗位制度,并合理制定责任机制,确保由专人负责各个岗位。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进程管理,及时沟通、上报和整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此外,需要健全问责机制,有效处理存在品质问题的任务,使监测结果准确性得到提升[5]。

3.7 合理使用动态智能调查监测系统

国土空间资源动态智能调查监测系统包括外部硬件与内部软件组成。外部硬件包括:控制设备、气象监测设备、生物监测设备和交互设备。主要有全电子集成气象监测装置包括风速仪、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雨量监测仪、烟雾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报警器;全电子集成地震监测装置;生物监测设备包括多普勒激光雷达、光普仪、远红外线高清热成像仪、超高清智能摄像仪,地面野外履带多足球形机器人、无人飞机与停机库等;交互设备为信号收发天锅(结合利用专用资源卫星和地面5G、6G移动网络信号相结合进行信号的传输与接收);电源设备包括风力发电组件、光伏发电板、变压器和蓄电池、交流电。

该国土空间资源实时动态智能调查监测系统由太空卫星,天空无人机、地上固定基站、地面野外机器人、地下地动波监测仪组成五维一体的调查监测网络。系统在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后,可以逐步替代人工野外调查监测工作,并使我国现有国土空间资源调查监测的手段与技术标准得到改变。该调查监测设备属于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可以使调查监测工作中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得到减少,并将相关信息经处理器处理后,形成相应的时实统计图表。对该统计图表进行使用,可以直观的显示被调查数据,提升调查数据的精确性,避免人为错误问题的发生,减少人员野外调查时的安全隐患。系统中的生物监测设备等可以监测到植被物的消长信息、野生动物的活动状况、鸟类的栖息情况、基地农田受保护情况、森林火灾、查寻人员、地质灾害点江河水资源以及环境污染情况等数据信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App操控基站固定监控装置、天空无人机、地面野外机器人的监控范围或者角度,使该国土空间资源实时动态智能调查监测设备的使用更加的方便。国土空间资源实时动态智能调查监测系统实时调查监测出的图像数据将按照林草、农业、自然资源、交通、水利、环境、公安、应急等各部门各自所需自动推送至部门数据终端平台。该设备内置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者为GPS定位系统;调查人员可以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者GPS定位系统进行编号,以便于调查人员的观察、组网、查找、维护等,将设置在各地的国土空间资源实时动态智能调查监测设备通过国家资源卫星或者电脑系统组合成国土空间资源调查监测的智能天网,并形成国土空间资源调查监测的大数据供国家资源开发、空间发展等方面提供战略数据支撑。

4.结语

森林资源是我国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开展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调查工作,可以对森林资源情况进行了解,合理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划分,从而使我国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实时监测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可以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全面推动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