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灾种、大应急”形势下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的新思考

2021-11-27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4期
关键词:指战员战斗力器材

(镇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苏镇江 212000)

1.当前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面临的问题

(1)救援力量和战训人才问题。一是救援队伍总量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出现了诸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特大城市群,消防救援队伍的责任区也在不断扩大,灭火救援的任务也逐年增长[1]。而且在“全灾种、大应急”的形势下,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能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艰巨。二是现有消防救援队伍编制不足。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人数占全国总人数不到万分之一,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下,虽然大部分地区都新建或改造了消防救援队伍营房,购置了车辆装备器材,但由于编制缺乏,部分地方出现“有站、有车,没有兵员”的局面。近几年来,基层消防救援队站出警量持续增加,部分队站出警量成倍数增长,而消防救援队伍现有的消防员编制依然停留在10年前的标准。三是战训人才不足。培养和保留战训人才的政策力度不大,真正热衷于练兵打仗的指战员不多,战训专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战训专家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基层队站的战训专业人才急缺,能够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战训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消防装备和基础设施问题。一是装备总量不多。虽然近几年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都在装备上进行更新换代,力争器材配备符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但是,《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所列装备器材主要针对火灾扑救,对抢险救援装备器材的配备标准较低,对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装备器材基本没有提及,这与消防救援队伍抢险救援职能增加以及任务量的增多不相适应。二是装备质量不高。《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了消防装备器材的种类和数量,但没有规定购置消防装备器材的质量标准,即装备器材最低的技术指标。各地在采购装备器材时因没有质量标准,加上把关不严,以致出现所购装备器材鱼龙混杂甚至粗制滥造的现象。不少队站主战车仍是灭火作战效能很低的普通水罐消防车。三是装备结构欠科学。一些地方片面进口价格昂贵的专勤消防车,忽视装备的系统配套,出现了配置的闲置不用,急需的未能购置的情况。四是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单位对装备器材的维护保养不力,器材损耗现象严重。同时,在“全灾种、大应急”形势下,长时间、大规模、跨区域的作战越来越多,对战勤保障装备、物资、药剂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迫切需要及时、充足、专业、有力的战勤保障。

(3)实战化训练问题。尽管近年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大力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每年评比表彰一大批训练先进单位和个人,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练兵热情,有效提升了消防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但是,在消防救援队伍的训练体系和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制约了队伍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一是训练的对象、内容和方式与实战需要结合不够紧密。由于比武竞赛基本上成了训练的指挥棒,多数大练兵停留在了练体能、练操法的水平上,与实战联系紧密的技战术训练受到一定影响,高温、有毒、缺氧、泄漏、倒塌或爆炸等复杂情况下的实战演练和合成训练更是少之又少。二是组训能力不高,部分指挥员只会组织体能训练,对火场指挥、协同作战等实战化训练组织水平不高,训练秩序还不够规范,训练的形式和方法还需要不断改进。三是训练设施和手段缺乏、训练保障不足。基层单位训练的设施、场地、资金保障不到位,无法开展特种灾害事故和复杂条件下的模拟训练、仿真训练。

2.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的几点思考

(1)围绕学习培训发力。一是强化学习培训力度,提高消防员整体素质。能否完成灭火救援和其他灾害事故处置任务虽然取决于消防装备,但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因此,“全灾种、大应急”形势下的指战员要求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和一定的作战经验,整体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在消防中,虽然消防员基本上都接受过高中教育,但是受灭火救援和自然灾害事故处置实战经历较少和心理训练不足等因素影响,在执行任务中表现不尽人意;一些救援队伍培养的指挥员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原有的知识储备无法应对新形势下遇到新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自然灾害事故处置,绝大多数指战员都没有经历过正规、系统的培训,都是在实战中学习、实战中积累;少数大学生指挥员虽然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基层锻炼时间较短,实战经验不足,临战指挥能力较差。针对指战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问题,在继续强化指战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需要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心理训练、实战演训等方式提高指战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指战员树立正确的“三观”,忠于祖国和人民,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通过新出现的各种复杂性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现象特点、处置方法的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和个人安全防护意识;模拟执勤战斗中可能对人心理产生障碍和影响的因素,培养指战员在执勤战斗中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2]。二是开展科技练兵,创新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尽管近年来消防救援队伍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强调以实战为背景的科技练兵,但是在一些基层队站依然没有把握住训练重点,平时不去积极围绕科技含量较高的消防装备、训练设施和通信设备组织训练,而是针对传统科目为主的达标建设和考核评比,突出指战员的体能训练,以冬训体能科目和夏训操法科目作为主要训练内容,这样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不仅消防员的兴趣不高,而且在日趋增多的超高层建筑火灾、新型材料火灾、化工灾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灾害事故面前实现不了“练为战”的目的。因此,必须以科技练兵为主导,创新训练方式,丰富训练内容,真正做到以作战的方式训练、以训练的方式作战。首先,营造以实战背景的训练环境,有条件的队站在训练基地进行实战化训练,没有场地条件的队站在训练时要以信息化为基础,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生成模拟现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将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作为一个整体;其次,针对危险品化学品泄漏、新型材料火灾、高空救援、交通事故救援、水域救援、地震救援等灭火救援展开专项训练;再次,为了提高指战员训练热情,丰富干部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基层练,机关也要练,不但消防员练,指挥员也要练,使在不断创新实践中的科技练兵更具活力。

(2)围绕基地化训练发力。很多消防执勤队站驻扎在城市中心地带,较小的营区内难以设置更多的训练设施,更不具备模拟实战的训练条件,由于营区环境和训练场地条件的限制,日常训练只能以体能、技能训练为主,使实战化训练科目多数流于形式。为了解决实战化训练问题。近年来,全国大部分消防救援总队和部分消防救援支队建立了实战模拟训练基地,这是一种适合时代发展和消防救援队伍现状的训练方式,对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可以通过基地训练提高复杂情况下的灭火救援能力,对于参加培训的指战员都是难得的体验机会,实践证明消防训练基地建设值得大力推广。然而,目前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基地化建设不是很均衡,有些总队训练基地仍需要不断完善,训练基地建设还需要全面推进到支队一级,仍需要加大对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的投入。同时,还要以“练技术、重程序、讲效能”为原则合理规划训练内容,尤其是在“全灾种、大应急”形势下,训练设施和训练内容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配套的训练方法,推出全员参与的基地轮训机制,不断通过基地实战化训练提升指战员的战斗力。

(3)围绕装备建设发力。消防装备是消防救援队伍作战的“武器”,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前提,为了在有限条件下满足消防救援队伍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需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可以在仔细研究责任区内的灭火救援和其他灾害事故处置作战对象的基础上,根据主要作战对象的灾害事故特点,合理配置消防装备,切实做到装备能满足实战和训练需求[3]。每一种新型装备配备后,都要组织指战员进行操作管理和维护保养培训,探索实战中如何能使装备发挥最大效能的具体方法,实现人与装备的完美结合。此外,消防救援队伍要结合实战情况,及时总结目前器材装备设计和配备上存在的问题,给出优化方案,并定期与器材生产厂家召开器材适用座谈会,反馈器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促进器材装备的发展,从而推动战斗力的提升。

3.小结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国家队,承担着防范化解各种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尤其是改革转隶以来,在“全灾种、大应急”的形势下,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特别是消防救援队伍已经成为应对自然灾害的中坚力量,与之矛盾的是消防救援队伍的综合能力还达不到“全灾种、大应急”的形势需要,很多影响战斗力提升的新课题亟待解决。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部队体制下和改革转隶以来制约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为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提供一定的思考。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对新事物不断学习研究,对新方式不断实践探讨,对新经验不断总结归纳,只有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依托科技的发展提升救援队伍实战化训练水平,才能适应“全灾种、大应急”形势下完成各项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的要求。

猜你喜欢

指战员战斗力器材
“和”文化激发偏远井站战斗力
漾濞不会忘记你
——谨以献给漾濞5.21地震救援的消防指战员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浅谈救援指战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
为“蓝朋友”身上增添“文艺范”
动物军团的战斗力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战斗力大PK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