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青年敬业精神的培养

2021-11-27辛志军

山西青年 2021年1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心态精神

辛志军 王 晶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敬业精神是朴素价值观、求实态度、忘我投入热情、不计得失胸怀的辩证统一体,是认真严谨工作态度的全面反映。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弘扬社会主义劳动风尚时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敬业精神是每一个青年能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也是每一个青年寻求自己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敬业精神的欠缺将会极大地制约青年发展,成为当代青年成长的瓶颈,如何通过社会培养、学校教育、自身反思等多种途径培育新时代条件下的可用之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青年就业负面心态

当前,青年就业群体普遍接受过良好的中高等教育,在学校学习阶段就接受了有关敬业精神的职业道德培养,对敬业精神有比较准确的理论理解和认知。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意识到须“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2]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操守等也进行了教育,以便于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必须要认识到,学校更为注重对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负面心态。

(一)浮躁心态。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对于青年的成长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青年人普遍存在择业定位不准、迷茫心态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对所从事的工作认识不够准确,对社会的需求把握不准;另一方面存在着自我期望值过高、自我认识不清、过于重视薪资收入和物质利益,耐挫性差,团结协作精神不够,缺乏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等问题。

(二)功利心态。青年在工作中也普遍存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心态,其关注点不是注重自我成长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是在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的提高,而只是希望工资高一点,环境好一点,工作还要轻松一点,较少考虑其对社会的贡献和给单位带来的效益。青年普遍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供职的单位,只是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跳板,不断寻找机会另图高就,以实现个人的最大利益,对他们来说,每个单位不过是自己人生规划的助力和台阶,个人利益实现在一定时期内不够理想则会谋划跳槽,缺乏对单位的归属感。

(三)畏惧心态。青年在工作中也存在怕吃苦,怕困难,怕冒险,怕承担责任的心态。部分青年缺乏创业精神,缺乏攻坚克难的战斗意志,在工作中不愿付出,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把成功当做一件理所应当、顺其自然的事情。部分青年缺乏应有的朝气和工作热情,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采取的是混日子的工作态度。

(四)矛盾心态。部分青年胸怀理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对成功充满了渴望,但不能和现实相结合,一方面希望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又缺乏在工作中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渴望成功,但又缺乏竞争的勇气,希望得到帮助,却又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想寻求更好的机会,把握更好的出路,却又不去积极地寻找机遇,提高自己把握机遇的能力。

二、当代青年缺乏敬业精神的主要动因

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和核心价值理念,是人们对自己职业高度忠诚的表现。作为成为社会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取得财务独立、为自己的基本生存获取消费资料,是青年走向社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从逻辑上讲,青年应该倍加珍惜自己就业的机会,应该对于自己的职业有更高的忠诚度和依赖度,而敬业精神的缺乏则有它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各类西方不良思潮涌入了国门,对年轻一代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会进入转型期,与此同时,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社会不良思想也在影响着青年一代。这种错误思潮使得部分青年思想上产生混乱,对传统思想的精华认识不足,对马克思主义难以接受,对老一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产生质疑,反而信奉西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

(二)自我认知能力较弱

青年由于社会阅历浅,没有什么社会实践经验,往往抱着对未来过高的期望值,对自我能力有过高估计,存在自我认知能力较弱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具有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群体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由于当前的高等教育趋向于普及性教育而非专业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而大学教育在历史上所具有的精英性质给所有的青年群体的内心还依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出现了眼高手低的这样一种就业实际情况。青年对自己能力的认识缺乏客观性、准确性,对自身价值定位的不准确导致青年和他实际的社会价值相差甚远,从而表现出工作能力不足与虚心求教的精神不足同时存在的状况,最终的工作成效低下,工作业绩不被认可致使青年对工作的热情不足、兴趣不高,这是缺乏敬业精神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观念落后

高等教育对敬业精神方面的培养存在不足,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教育效果相对滞后。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成绩、注重分数而忽视了青年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这种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青年注重考试和书本,思想品质与专业技能发展不协调,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综合素质不高,用人单位对于青年工作能力的期望值与实际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对青年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不足反映比较突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敬业精神是当前青年最欠缺的素质,需要大力加强信仰理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当代青年敬业精神的培养

青年职业道德建设和敬业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得到国家、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关注。“现代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越来越积极地推进公司伦理和价值观念体系建设进程,把培养员工的忠诚和敬业精神视作公司文化的核心和企业伦理的精髓,认为员工的忠诚和敬业精神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资本。”[3]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培养起良好的敬业精神,才能有效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所以加强当代青年敬业精神的培养成为当前青年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改善社会不良风气。在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价值理念深入影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青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排除社会不健康思想观念的侵蚀,努力培养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要加强思想建设,打击社会上不劳而获、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负面社会现象,净化社会空气,积极推进树立典型榜样,发挥英雄模范、劳动能手、道德典型等的正面影响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大力传播正能量。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人本身”,“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处在生产关系中的人都具有共同本质,尊重自己的劳动,并在劳动中“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4]社会心理对青年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只要坚持在劳动中认识社会,在劳动ZHE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则一定会在工作中逐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

(二)丰富敬业精神内涵。强化宣传先进典型能够把高尚的精神生动化、具体化,给人以直观和真实的影响,并释放出正面效应,对弘扬敬业精神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续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5]运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可以引导人把精神内涵化为真实的行动,可以使当代青年感受到敬业精神在社会建设当中、实际工作当中焕发出来的巨大活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从而不断增强学习敬业精神的自觉性从而把敬业精神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形成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还要深入挖掘先进的集体,发掘先进个人,树立精神标兵,引导青年学习先进、倡导先进,以先进的人物鼓励自己、激励自己、反省自己,从而树立踏实工作、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

(三)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利于培养青年立足现实,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实干精神的文化因素。强调成大事者必从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自我培养的方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修为的途径。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年刻苦勤奋、忘我奉献精神的思想内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注重刻苦勤奋的精神,强调忘我的奉献精神,这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大力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当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中汲取刻苦勤奋、忘我奉献的精神营养,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培养忘我奉献等良好的敬业精神。

中华民族复兴是一场震古铄今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的有力支撑,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需要青年一代的接力拼搏。“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可以实现的”。[6]在新的征途之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青年面对,需要年轻一代去征服,这就更加需要青年继承和弘扬敬业美德,培养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心态精神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做谦逊的人
拿出精神
意识
谈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