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英语写作中中式化倾向的研究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式母语汉语

孙 蕾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的写作要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当中,中式英语随处可见。中式英语是一种畸形、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一种语言文学,可以把它称之为独具汉语特色的英语。本质上来看,中式英语指的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当中,由于其思维受到了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和汉语背景的干扰,把汉语当中的语言运用规则和英语当中的语言应用规则结合起来,从而说出一种不符合英语语言规则[1],也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最终也就导致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听到这些语言之后都会觉得云里雾里,匪夷所思,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国的英语教育密切相关的。因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将进一步探讨高中英语写作当中中式化的形象,对于中式英语出现的成因以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从而找到后续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规避英语写作中式化的对策。

一、中式英语的成因

英汉两种语言本质上是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语言的习得过程当中这些语言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共性和差异的存在,也就导致了学习过程当中学习者往往会把两种语言混为一谈,尤其体现在英语写作的应用过程当中,产生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体现在语言迁移、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等几个方面。

(一)语言迁移

根据错误分析理论,中式英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语言迁移有很大的关系。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当中,尤其是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经常会把自己的母语当中的经验积累以及储存组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自身所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的语言系统民族的语言体系,作为自己学习语言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在语言的学习和表达过程当中形成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尤其是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与母语的语言规则存在着共性时,语言迁移的现象也就最为明显,甚至会导致很多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用自己母语的规则来正确的说出第二语言的语句[2]。而当母语规则与目的语言的规则存在着明显差异的时候,就会明显地出现语言的负迁移,由此便导致了中式英语的产生。我国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大多数学习者都是在学习了汉语之后才开始逐步接触英语,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基于对于英语思维以及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而更多的是基于本国母语的语言环境。在母语的语言环境下,学生的思维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与他们所学习的英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所以在表达遇到障碍的时候,通常他们会借助汉语的思维,把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汉语的语言规则不自主的迁徙到英语的表达当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直接导致了语言文化迁移的问题,从而在英语日常交际以及英语的写作过程当中会出现中式英语的倾向。

(二)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中式英语产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本质上来看,一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也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语言往往是相辅相成的[3]。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文化的反应,又是掌握一种文化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工具。每一个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掌握一种文化,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到这些文化背后所包含的特殊性,需要洞察文化背后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

(三)思维方式差异

从本质上来看,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最为深层次的机制,语言在形成之后,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着思维方式得以逐步地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把语言作为思维的主要表现工具,是思维的重要构成要素。语言层面的差异,其核心也就是思维层面的差异,造成英语中式化的原因,也就在于中外思维存在的不同。著名的翻译学家傅雷先生也曾经说过,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上是存在着最基本的分歧,具体表现在中国人更加重视总结归纳和暗示含蓄,而西方人则更加擅长把一些本质上的东西挖掘出来,更加具有缜密的逻辑和形象的表达能力。思维模式的不同,则是语言文化层面所存在的主要差异。高中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一个最为明显的问题也就是主谓一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反映出中国人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当中,更加重视意思上的理解,而忽略了分析的思维形式,所以学生在学习和写作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

二、高中生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一)选词不当

由于高中生对于词汇的积累相对比较少,受汉语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在英语写作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选词不当的情况。简而言之也就是英汉语言的机械对应,很多高中生在进行英文写作之前都会用汉语打腹稿,或者借助中文的提纲,把汉语一字一句地机械的转换成为英文,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学生并没有掌握单词的核心含义,没有清楚地了解到单词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本质上来看,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之间并没有完全对等的概念,由此学生在使用这些单词的过程当中,便很难保证这些单词使用的准确性。所以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经常把经受严峻考验翻译成为“experience a service test”,在这句话当中“test”这个词经常被用作试验、检验、考核一类。而考验则应当使用“challenge”表现得更好。在教学过程当中也经常发现,高中生有一个出错频率极高的词“lack”,这个词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及物动词,但是学生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经常会把它当作形容词使用,所以在文章写作的过程当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the flower is lack of water”,这句话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就具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本质上在于学生没有对于这个词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再比如虽然……但是……这一类词也经常被迁移到英语的写作过程当中,导致出现一些最为基础的语法错误。

在选择的过程当中,除了选择不当之处,还有一些高中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当中,经常重复用词,使得语义不断地重复。在汉语当中经常会使用大量的修饰语,而由于受到了母语的影响,学生在遣词造句的时候,往往也会或多或少地使用一些修饰语,而这些修饰语本身具有明显的程度递进,学生并没有掌握这种递进的方式,所以导致了使用之后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反而画蛇添足,影响了英语结构的严谨性以及含义表达的准确性。

(二)句法不当

句法也是英语学习过程当中的一个知识板块,在高中生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句法的地位极为重要,但是在写作过程当中,因为受到母语语法的影响,学生的句法写作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在西方背景之下,西方人更加重视个人的思维,在语言当中重视形式上的合理,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手段使句子进行一个合理的连接,从而形成更加完整的句子结构。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经常会把英语的句子比作成一棵参天大树或者是一串葡萄。而汉语民族在语言的使用过程当中,则更加重视语言的感受,很大程度上会忽略语言本质的意思,所以在行文的过程当中经常多用省略,但是意思完整,好似一盘散落在盘中的珍珠。汉语的表达也更多以人为中心,强调客观事物的存在,所以在英语的主语当中,我们经常看到会把一些没有生命的名词作为主语,不过对于这些内容不了解,那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然会遇到很多误用的情况。

比如汉语当中多用动词和形容词,而英语当中则多用名词介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他带着学生去工厂参观”在这一句话当中有四个动词,而英语为了保证句子结构的严谨性,所以只能有一个限定动词,在翻译的时候主语和谓语的表达之间就需要穿插一些介词或者非限定动词来进行完整的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句子结构和句子逻辑的完整性。再比如在英语句子学习的过程当中,让学生经常头疼的“there be”句型,这句话翻译成“这儿有”,而一提到有很多学生,往往会用“have”来代替“be”。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式英语是高中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当中的一个必然的过渡期,都是因为出现有其极为客观的原因,本质上来看,也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性,所以并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刀切地否定中式英语的存在,而应当尝试采取一定的策略来最大限度地改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式英语。

三、解决高中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的对策

从高中英语写作当中的中式英语出现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根据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策略。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中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当中产生中式英语,其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学生自身的英语阅读量不够,英语相关的知识储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所以高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应当有针对性地去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对于相关的英语材料进行深刻而细致的品读。

四、结语

对于中国的高中生而言,普遍认为英语比汉语更加难学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更加容易掌控,而且英汉的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的学习需要同汉语区别对待。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正视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中式英语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不能避免它的发生,但是却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它对于学生学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中式母语汉语
学汉语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中式餐厅包间设计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