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景观设计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7唐海燕张泳涛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竞赛教学内容

唐海燕,张泳涛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1 引言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重中之重,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风景园林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但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混合式教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课程还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只有适应建设和时代发展需要的设计课程,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 园林景观行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

根据市场调查的分析结果,园林景观行业的社会人才岗位需求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一些设计师、绘图员、项目经理、施工员等,市场上对其的需求较高,单位对该类人才的选聘标准也较高,针对人才的选聘主要看是否德才兼备,是否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是否有再学习能力,是否具备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知识体系,因此,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也随之激烈[2]。人才需要加大力度给予一定的培养,人才的输出更需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形式,并与市场进行相应的匹配,只有符合市场的专业化人才才能被市场所认可。当下各大院校应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将园林景观设计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例如民办高校要在支教活动中具有自主权和灵活性,主要人才的培养方向就是实用型为主,并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具体化的针对性培养,注重人才发展的实用性技术操作,积极培养改革型的发展人才,全面契合市场需求才是发展的方向[3]。

3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一些教学方法能够影响一定的教学效果,基于理论的教学设计思维和设计实践的结合尤为重要,例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能够在教学上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4]。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由于其综合性较强,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面较广,以及在相关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影响下,通过该种方式学生能够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由于实践性强使得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受到技能型高校的高度重视,学生此时可以借助该课程的体系内容实现多学科、全方位的发展,特别是知识体系中表达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容也能够间接的实现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开拓,学生此时要充分地运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的再现,如实现园林景观的完美设计。由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有着固有性和单一性,难以真正地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性,而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开展[5]。

3.1 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项目的设置是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该特点由于企业项目的开展使得整个设计流程能够得到一定的职业认可,根据项目的设计优化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实践中一些教学方法应该注重项目的设置,注重前期的教学内容的拓展,逐步将各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代表性的项目,并对其进行整个流程的设计,才能最终达到强化学习的目的[6]。例如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设置一系列流程,如前期阶段、概念阶段、主题阶段、方案阶段、方案确定阶段、文本制作阶段、方案汇报阶段,以及最终的师生点评阶段。学生和老师也能够通过项目教学法实现知识的运用,实现技能操作的能力提升,最重要的是该种教学方法能够通过项目的方式提升学生行动能力。

任务驱动法主要以学生为本,以一定的任务为教学载体,把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才能实现真正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通过执行一定的任务进行积极的思考,然后进行主动式的学习。一些任务驱动法首先明确一些项目任务书,根据课程结束后所要达到的一定目标,再参考优秀作业和优秀案例,使得教学过程逐渐的细化,该种方法也能够对项目任务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驱动,有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7]。

任务驱动法与项目教学法进行全面的结合,能够使得教学项目得到一定的分解,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设置一定的任务,通过任务的分解和设置,使得日常教学内容更加的效率化。

3.2 以赛促学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法

以赛促学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法都有助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这些方法是课堂教学方法的延伸,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但是实践中由于民办高校文化基础差的特点,使得其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效率较低,相反动手能力强会使得他们借助竞赛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所以他们更适用于专业竞赛形式,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赛促学的方式也能够为学生搭建一定的平台,便于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8]。竞赛过程通过奖项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知识的魅力,同时竞赛的形式还会吸引一些生源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任务设置教学目标,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如竞赛的形式进行才能达到一定的目标任务。专业竞赛的形式更贴近于教学内容,更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更多的促进高端人才的养成。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引入,如运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能够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最终教学方法更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市场化方向,要面向市场建立常态化的市场管理机制,通过机制内容实现对专业教师队伍的激励。教师应高度重视竞赛的相关项目内容,将一些竞赛内容联系到专业知识,例如景观设计方面的竞赛,要积极地融入全球最高水平的景观设计,积极融入相关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以及国家级竞赛类的组织委员会,才能够使得竞赛设计方案等相关内容更加的优质化[9]。

翻转课堂能够将知识进行传递和内化,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翻转课堂能够通过多媒体形式,实现一系列学习资料的呈现,更有助于老师进行互动答疑,使得知识逐渐的内化。由于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其信息量的巨大,使得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效果不佳,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引领下,传统知识的获取通过传统课堂的形式,也难以真正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10]。网络信息时代下各大学校更要注重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该种形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一定的方式为依托,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的积极配合,使得该种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

例如专业竞赛的形式能够明确一定的教学成果,很多参赛的高校通过方案图册和设计展板实现了向学生知识的传授。实践中教师要将设计内容和方案进行流程化的优化,如设计前期阶段、概念分析阶段、主题立意阶段、方案确定阶段、文本制作阶段、方案汇报阶段,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情形下进行专业知识的掌握。网络化等信息技术手段,如QQ、微信等网络途径可以强化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掌握知识,针对性地进行精准的教学,才能最终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渐让知识进行内化,这才是教学的目的[11,12]。

4 园林景观设计混合式教学的改革途径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通过混合式的教学,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实践中还应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途径的探索[13]。首先,建构开放式的课程教学大纲,逐渐地更新景观设计的技术手段,大纲设计还要以总论部分为主要的基本原理,以各类型的设计为主,同时结合一些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大纲教学更具有趣味性[14]。

其次,园林景观设计结合混合式教学要注重教学重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注重积极营造持续性的教学氛围,将传统课程形式进行优化,例如从早期园林专业的研究造园形式,要不断继承其优势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如坚持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是传统模式的优势所在[15]。信息时代的发展中,教师也应结合传统模式的优势,注重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和联系,使两者实现协调融合并持续性发展,才能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一些园林景观设计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很多教学内容融入了多样化的知识,如一些知识融入了生态和谐观念、融入了人行为心理学、融入了城市规划的方向,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

最后,实践中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要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融合,积极利用硬软件的教学资源,开拓课程架构,全面开放教学实践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传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设计课程知识,使学生全面把握园林景观设计的教学内容[16]。

5 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运用混合式教学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运用该种方法能够使得教学效果更加的明显,最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端人才。高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培养高端的人才,能够符合市场对人才的契合。实践中学校应结合市场的需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结合混合式教学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例如积极调研市场对园林行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和岗位需求,通过教学改革能够使得用人单位更加地认可学生的才能,最终让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竞赛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创新思维竞赛(3)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创新思维竞赛(6)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